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就读初中时的“科学梦”

(2020-08-31 08:40:20)

      就读初中时的“科学梦”

                        谢选武

                    2020年八月)

   我是五三年秋至五六年秋季在四川云阳中学读完初中的。重庆市云阳高级中学校(简称“云阳中学”或“云中”)创建于1902年,属原四川省重点中学,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之一,首批示范高中创建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设备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规范科学,教育质量一流,名扬重庆,誉满巴蜀。

云阳中学作为三峡库区的移民迁建学校,于20028月全迁到新县城。新校占地190亩,布局合理,绿化率达60%,环境幽美怡人,是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学校占地190亩,学生5680余人,共有在职教职工350人。学校现已完成建设投资1.48亿元,建有教学综合大楼26000平方米、学生公寓16800平方米、学生食堂5000平方米、教职工宿舍36000平方米和办公综合大楼8000平方米。学校拥有标准化塑胶运动场等齐备的各类体育设施,并装备了在重庆市重点中学行列领先的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天文馆、天象馆、同步卫星报时钟、电教中心、网管中心、多功能演播厅、学术报告厅、“班班通”(每班安装电脑、投影仪、自动屏幕)工程。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当年的云中规模约为当今三分之一至一半规模,有师生一千多人,坐落在老县城西郊长江之滨,五峰巅山麓下一缓坡上。校址分三大区:生活区为可容千余人左右隹宿的寝室,饭厅和礼堂两用大厅一座,均为旧室改建而成,处学校最西端,从西无人居住的山溪上修建有引水菅道引水入食堂蓄水池中,供师生生活用水有余;体育运动场地区分三块:生活区东面有一足球场大小的操场,为综合运动场,生活区堡坎下河边大遒北侧,有两个兰球场,综合运动场北坡上建有一百米跑道的田径场;第三区为教学区,处于综合运动场东北方向一缓坡上,解放前只有酷似遵义会议会址的两层建筑一座,仅四间教室,解放后先在其北坡上顺山势修了一楼一底新教室一排,可容一千多人就读,其后又在老教室东侧修教室两间,南下侧修建阅览室一间(200平米),原老教室改为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堂.

尊师重教是云中历耒的传统。当时云中有几位名师:一是教化学的肖()云老师,我读三年初中,未听过他上课,本想进高中了可以聆听他的教学了.谁之,就在进入高中这年,他却突然去逝了.当时全校停课一天,为其送葬,县政府也耒了人.给予高度评价.送葬绕城一周,所到之处,市民自动放鞭炮送别.在我幼小心灵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二是教物理的胡岗老师.解放前曾是云阳农干校校长.此人年岁较大,擅长物理和化学两门课,我的化学课从他那里受益不少:三是历史教师陈守绪.大家称呼的历史活字典.但讲课艺术水平不高,常带什种什仲等口头裕语;三是几何老师熊仲丸和张少珍两位老师.他二位的逻辑推理,确实使我受益匪浅.此外.云中的体育教师邬季辉和刘少宁抓体育有方,特别是器械和球类不错,我为三年都能保住四分,而费力不少班主任佘纯碎不但引导我对代数感兴趣,更是关心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老师,是他指引我成为当年的三好学生的,是他使我在思想上确立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尊师重教思想,直至今日不衰.

云阳中学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确立了“为人正、为学勤、为业精”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绩。云旧中学学习风气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思想根深地固,科罕气氛特浓。百余年来,培养了众多的革命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等杰出人才。连续多年来,高考高分段尖子生人数、重本上线人数、总上线人数和相关升学率都遥居云阳县第一,居渝东北市级重点中学前茅,居重庆市100多所重点中学前列;每年有一大批云中学子跨入清华、北大、复旦、人大、中科大、浙大、同济、南开等全国一流名校的大门。我在此校就读三年初中的最大收获就是热爱自然科学,立志将来成为一名对国家有贡献的,为实现我的科学梦,迄今我已奋斗了六十七年仍矢志不移!

记得当年第一次跨进校门,便有一种与城关完小完全不同的全新感觉和由然而升的自豪感:全新的教室和书桌,一流的实验室,这是我从未见过的,也是全城最好的建筑;考入该校录取率伉,难度极大,我又是全城关首批才录取的四个人中的一个,哪有不上进的道理?所以谟书特别认真努力;国家崇尚科学的政治湖流对我的科学梦起了推波逐浪的作用。记得那是五六年夏天.当时我家租二贤祠陈远通家铺面.他家耒了重庆市某厂的一位工人.大约比我大五岁左右,被他们单位推荐去考中专学校.当时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云阳县委和县政府也有几人被推荐.但据说都不愿去考.原因一是怕考不上遭人笑话;二是生活不如当前好.而这位来客却与此相反.大谈其前途光明.因此,特别吸引我的注意,从此我放弃了绘画.集邮,听评书三个爱好,一心只读 圣书;

云中是全日制寄宿完全中学,除城关镇居住的少许学生走读外,其余全为寄宿生,他们几乎全来自农村,又都是清一色助学金包吃包住,学杂费全免的农村子弟,我明知在校食宿有利学习,虽然学校伏食费每月才六元钱,可我家人口多拿不出钱耒,镇政府又不开申请助学金证明,只好当走读生,不但每天多跑四趟共约二十华里路,早晚自习,下午两节课外活动,心中逼气要在学业上胜过他们才解气!

真正让我立志将耒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做着科学梦的最根本原因是进入初中后,各门学科色彩滨纷地展现在我面前:平面几何的逻辑推理解题方法;化学分析破解世间万物的结构及成分;物理力学对建筑及机械制造中的压力和压强的分析;米邱林的遗传育秆理论和方法;

如此等等滨纷的世界,让我产生探秘大自然的梦想,它成了我的一种兴趣和爱好,读书也就不觉得累了,再加上当年全国第一次召开了科技颁奖大会,记得华罗庚得了数学一等奖,一个叫龚升的最年青的数学家也得了三等奖,物理一等奖是钱伟长和钱学森获得,当年我对他们真是崇拜得五体投地,我给龚升写了信,他不但回了信,还给我寄来了一张他的相片,真让我受 若惊,当年我也真不知天高地厚,受丁铃“一本书主义”影响,开始写小说,还给西南文艺投过稿,

      一混三年初中就过去了,毕业那年我加入的共青团,评为三好学生,并被保送升入该校59高三班学习。当时国家为了满足对多层次人才的要求,,学校对该届初中毕业生,首先划分成普高或中专两档次.条件是看是否有读大学的基本素质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记得最清的是一位姓伍的同学,与我关系不错,虽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却因被认为更适合读中师而被分到云师,,另外对一些体育,音乐,美术较好,数理化一般的同学也动员去读中师,为本县培养全科小学教师,看似有些本位主义,实则更符合社会要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