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系统调控理论及方法》
(修改稿)
第二篇 动物营养系统调控理论的应用方法
第九章 消化吸收系统的营养调控原理及方法
原成都奶研所研究员 谢选武
四川省畜牧枓学院助研 骆世梅
(2019年7月)
第三节 反刍动物瘤胃调控技术
五,促反刍动物消化吸收的制剂
《一》调控瘤胃发酵的制剂
1,)脲酶抑制剂。主要有磷酸钠、乙酰氧肟酸等。
磷酸钠为磷酸盐,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在干燥空气中易潮解风化,生成磷酸二氢钠和碳酸氢钠。在水中几乎完全分解为磷酸氢二钠和氢氧化钠。一是.作品质改良剂,有提高食品的络合金属离子、pH值、增加离子强度等的作用,由此改善食品的结着力和持水性。中国规定可用于奶酪,最大使用量5g/kg;在西式火腿、肉、鱼、虾和蟹中最大使用量为3.0g/kg;在罐头、果汁、饮料和奶制品中最大使用量为0.5g/kg。二是.用作分析试剂和软水剂,还用于糖的提纯
乙酰氧肟酸: 本品易溶于水、无水乙醇;水溶液呈调酸性反应。乙酰氧肟酸又称醋羟胺酸。在饲料行业作为瘤胃微生物脲酶抑制剂,用于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1》乙酰氧肟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随着奶牛日粮中粗蛋白含量的增加,瘤胃当中NH,浓度也相应升高,此时添加乙酰氧肟酸可以减少尿氮的排出,使粗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奶牛饲养管理方式和日粮配方条件下,每头每天饲喂25mg/kg,日粮干物质的乙酰氧肟酸,其成本为0.70元,却能使每头奶牛增加产奶量3.6 kg,产奶量提高16.7%,按1.40元/ Kg计算奶价每日每头奶牛增加收入为5.04元,投入产出比为1 : 7.2 ,经济效益非常可观。《2》 能够节约蛋白质饲料,降低饲料成本《3》 能够增加奶牛奶产量,可以使奶牛增加产奶量15.05%,即使在炎热夏季持续高温高湿的情况下,仍能使投入产出比达到1:2.7-1.4。《3》 避免氨中毒或氨应激
2 瘤胃代谢控制剂。主要有莫能菌素、盐霉素等。
《1》 瘤胃素
瘤胃素又称莫能霉素或莫能菌素,是一种在反刍动物中运用较广的饲料添加剂,原为链霉菌产生的一种聚醚类抗生素,具有控制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比例,减少瘤胃中蛋白质降解,降低饲料干物质消耗,改善营养物质利用率和提高动物能量利用率等作用。瘤胃素能够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减少革兰氏阳性菌和原虫数量,抑制乳酸产生菌、氨产生菌和产气菌活性,提高乳酸利用菌活性。瘤胃素在消化道内几乎不能吸收,因此一般不存在在组织中残留和向可食性畜产品转移的问题。在进行高精料肥育时应用瘤胃素,能增加丙酸的产生,减少饲料中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而增加过瘤胃蛋白质的总量,增加净能及氮的利用率,并使肠壁变薄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渗透和吸收,瘤胃中纤毛虫和细菌总量增加1~2倍,还剌激脑下垂体分泌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增重速率和饲料转化率。。
瘤胃素的作用机理:莫能菌素作为一种离子载体物质,能够于Na+或K+形成脂溶性络合物,并使它们通过生物膜的转移,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此外,它能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减少乙酸和丁酸的摩尔浓度,增加丙酸的摩尔浓度,增加过瘤胃蛋白和抑制产气量。
肉牛:焦平林等报道,阉牛日粮中添加30 mg/kg和40 mg/kg瘤胃素分别可提高日增重6.8% 和11.1%,饲料转化率8.6%和10.7%。在另一些试验中,添加100~360 mg/d•头瘤胃素,育肥牛日增重提高幅度为10%~22.37%。Purvis等报道,日粮中添加200 mg/d•头头瘤胃素可以提高初配母牛发情率和受孕率,但最终的妊娠率不变。这可能与瘤胃素改变LH(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情况有关,具体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奶牛:腾云等报道,日粮中添加20 mg/kg瘤胃素可以提高乳产量8.32%,并可缓解热应激。早期泌乳牛使用瘤胃素可以减少体失重,并能预防和缓解酮病的发生。Grings等在以氨化麦秸为主的干乳牛日粮中添加瘤胃素,提高了此期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史清河等在试验组牛精料补充料中添加30 mg/kg 的瘤胃素,结果发现奶牛每日每头增产0.9 kg;乳脂率增加0.4个百分点;乳蛋白率无差异;每日每头奶牛乳脂肪产量增加120 g,乳蛋白产量降低3 g;乳体细胞数无显著变化;每日每头奶牛多收入1.7元。
羊:试验研究表明,舍饲绵羊饲喂瘤胃素,日增重比对照羊提高35%左右,饲料转化率提高27%。生长山羊饲喂瘤胃素,日增重比对照羊提高16%~32%,饲料转化率提高13%~19%。瘤胃素的添加量一般为每千克日粮干物质中添加25毫克~30毫克,均匀地混合在饲料中,最初喂量可低些,以后逐渐增加。
《2》 盐霉素
盐霉素为一元羧酸聚醚类动物专用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各种球虫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和交叉抗药性,排泄迅速,残留量极低,用于猪可防治腹泻、促生长、提高成活率,主要用于家禽防球虫,促进畜禽生长。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1.提高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消化率5% 以上;2. 提高氮沉积5.9%;3. 降低血氨含量8%。
对能量代谢的影响1. 提高碳水化和物消化率2.5%;2. 提高能量转化4%以上;3. 显著促进盲肠和大肠内纤维素发酵生成挥发性脂肪酸(丙酸增多,乙酸和丁酸减少);
4. 防止营养源性消化紊乱,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
3 )缓冲剂。主要有碳酸氢钠、氧化镁等。
《1》 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分子式为NaHCO,相对分子质量84.01。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碱,易溶于水。在潮湿空气或热空气中即缓慢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加热至270失去全部二氧化碳。遇酸则强烈分解即产生二氧化碳 [1] 。
碳酸氢钠固体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常利用此特性作为制作饼干、糕点、馒头、面包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在食品加工中,它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疏松剂,用于生产饼干、面包等,是汽水饮料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可与明矾复合为碱性发酵粉,也可与纯碱复合为民用石碱;还可用作黄油保存剂
《2》氧化镁(化学式:MgO)是镁的氧化物,一种离子化合物。常温下为一种白色固体。用于食品添加剂、色泽稳定剂、pH值调节剂作为保健品、食品的镁元素的补充剂。用做砂糖精制时的脱色剂冰淇淋粉PH调节剂等。作为抗结块剂和抗酸剂用于小麦粉、奶粉巧克力、可可粉、葡萄粉、糖粉等领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