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饲料原料储藏损失与对策
(2020-07-16 09:00:26)
<</span>三>、饲料原料储藏损失与对策
饲料原料储藏期间,经常发生的原料储存管理问题和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是原料质量和数量的损失。因此,饲料厂欲成功储存饲料原料,则必须重视饲料原料损失问题,随时发现原料损失迹象,并针对损失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使可能发生的饲料原料储存损失降至最低限度。饲料厂储藏饲料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损失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重量的损失、质量的损失、经济的损失。这些损失多起源于昆虫、微生物、啮齿类动物的活动危害,储存过程不当的操作,以及物理和化学环境因素的变化等,所有这些因素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加重饲料的损失程度。
1.昆虫对饲料原料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昆虫在吞食饲料原料的同时,其粪便、肢体残片、污浊气体和微生物严重污染饲料,甲虫和娥对谷物饲料损害最大,它们大量出现时可以毁坏全部储存饲料原料。
大量昆虫的出现预示着饲料的严重损失。虫害造成的饲料原料损失程度受很多因素影响,高温、高湿的环境,质地松软和营养价值高的饲料,以小批量储存的饲料,都有助于虫害发生,且难以避免。被虫害侵袭的饲料原料的重量损失一般不明显,但是当幼虫排泄物出现在料袋表面时,便意味着有大量昆虫蚕食饲料。除了重量损失外,饲料质量损失多种多样,大多数储存饲料在经历化学变化后,其味道和营养价值会发生改变。害虫在采食饲料原料的同时,还促进一些有害的化学变化发生。昆虫本身分泌的酯酶将增强油脂成分腐败的化学变化,导致饲料发生酸败。
环境气侯玉害虫的生长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储存场地的环境气候条件是决定饲料原料储存系统的重要因素。另外,害虫的污染有时会带来微生物感染,通过环境控制不仅能预防害虫感染,同时也间接控制饲料原料中微生物的存在。害虫严重污染的谷物原料禁止进入储存仓库,一旦接收了被害虫传染的原料,必须尽快用烟熏消毒或高温灭虫的办法隔离灭绝害虫。及时打扫撒漏的饲料原料,保持储存场地清洁卫生,可有效制止食腐害虫和啮齿类动物出没,这也是现行控制虫害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2.微生物对饲料原料的危害
农产品中的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霉菌毒素,这些毒素对人类和动物有毒害作用。其中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最强且有致癌作用的黄曲霉代谢产物。在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饲料的污染程度高于其他所有的真菌毒素。毒素不仅污染饲料,而且还能通过采食污染饲料的畜禽传播到肉、蛋、奶中,对畜禽和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饲料原料中花生饼、玉米、高粱、葵花饼、棉籽饼、干椰子肉和木薯易感染黄曲霉。其次还有玉米赤酶烯酮、呕吐毒素等毒素对养殖动物都会造成不良的饲养效果,如呕吐毒素会造成动物拒食或食后呕吐,玉米赤酶烯酮会造成种畜流产,死胎或受精率降低等。虽然毒素的含量要求都有规定的国家标准,但在实际使用中,要充分考虑毒素的叠加效应或动物对某一种或几种毒素的耐受性。
3.储存饲料的酸败变质
饲料酸败是生产过程中不可阻止的一种动态过程,这种过程不可逆,而且是向着不利于饲料品质的方向进行。为减少这样的损失,在原料品种的选择和存储条件上应加强注意,如添加一些抗氧化剂和防霉剂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是高,其生物学价值越高,但在高温高湿季节保管越是困难,酸败越是迅速,而且在初期至反应期是几何级速度进行。大多数原料在经历化学变化后,其味道和营养价值相应改变,这些使饲料恶化变质的化学反应与饲料原料营养成分中脂类物质的氧化分解密切相关。其结果将使饲料原料中的脂类物质在储存过程中被氧化分解,并产生游离脂肪酸。决定储存饲料恶化变质的环境因素,同样也影响害虫和微生物群落的生长。这些环境因素包括相对湿度、温度,储存场地的环境清洁卫生状况。储存仓库的建筑设计情况,尤其是防雨、防鼠和针对食腐害虫的隔离设施等都构成影响储存饲料的环境因素。害虫和微生物侵害饲料时的主要作用方式是分解饲料原料中的脂肪养分,脂肪被分解后形成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饲料酸败变质,易被害虫和微生物破坏而酸败的饲料有鱼粉、谷物麸皮以及油料来源的饲料。
4.饲料原料储存损失
饲料原料在储存过程中的损失不可避免,其损失程度受以下因素影响:储存场地的环境卫生状况:卫生状况决定饲料储存区周围的场地是否可以滋生害虫;原料货物的周转:周转的快慢决定储存的时间;废弃物清理:储存场地原料废弃物是饲料受害虫和微生物感染的直接来源;原料堆放体积的大小和堆放密度:多数害虫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原料堆放面积的限制,堆放区边缘地带的饲料损失最大。散装堆放内部高温条件不利于虫害滋生,但对饲料原料本身的营养价值有一定的危害作用;由于物料在存储过程中,谷实类仍存在呼吸产热,加之微生物作用,物料温度会升高,必须通过通风方式来降温,在温度下降的过程中,水分随之丢失,物料重量也会损失。
<</span>四>、不同种类原料的储藏要求
饲料厂的物料种类很多,物料、微生物、害虫都是活的有机体,它们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如保管不当,就会发热霉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
谷物类原料在饲料厂内的储存时间一般为10~20天,这一存储时间受原料资源、运输时间、季节因素、储存容量等多重因素影响。由于饲料厂受到多方面资源的影响,存储能力的不断增加,以及便于合理价位饲料原料的采购,谷物实际储存的正常时间为1~2个月。储藏前首先必须检验物料的水分、含杂等情况。实行按不同质量分开存放,以便分期使用。为了防止饲料自热,应配备通风或转仓设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列配备烘干与制冷设备。油料饼粕常为片状、粉状、团状等形式的混合体,大小很不整齐,空隙度较小。堆垛时,包堆不能太高太大,防止自热或倒塌、垛与垛之间留有一定宽度的走道,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使变质。由于饼粕内含一定的油分,在含油高、水分低的情况下,容易局部自热甚至自燃,应加强管理,掌握温度变化情况。鱼粉等动物蛋白原料,含丰富蛋白质,并含有盐分,容易吸湿,应尽量防止吸湿及腐败变质,一般以包装存放为宜。这类物料在高温高湿季节还可进行包裹处理,以尽可能避免与空气接触、减少氧化和微生物污染,从而延长保质期。
石粉、骨粉、盐等矿物质添加物一般用量较少,应采用包装或容器存放,保持干燥,防止潮解。其他粉料或液体添加剂都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包装或瓶装。
药物或微量原料必须设专门的地方或划分的专储区域储存。添加剂一般要求在低湿、干燥、避光处贮藏,包装要密封。维生素的稳定性受贮藏条件、有无微量元素存在、载体的水分等因素影响。许多矿物盐能促使维生素分解,因此矿物质添加剂不宜和维生素混在一起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