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饲料鱼粉的开发及应用
(2020-06-29 08:47:29)《动物营养系统调控理论及方法》
第二篇
鱼粉由整条鱼或除去可食部分的剩余物经蒸煮、压榨、干燥和粉碎而制成,是畜牧养殖业中的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集营养性、适口性和功能性于一体。本文将对鱼粉的营养特点。加工方法及其在现代养殖业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作一综述。
一,鱼粉的主要特性
对单胃动物而言,鱼粉作为饲养业的主要动物蛋白源至今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的粗蛋白含量高,蛋白质消化率最高达90%左右,富含各种必需氨基酸,且组成较为平衡;碳水化合物含量特别少,粗纤维几乎等于零;钙、磷含量较高,且比例良好,利用率高;除此之外,它富含较高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和重要的脂肪酸及未明生长因子。表1给出了鱼粉及几种常见蛋白质饲料的部分养分组成。
表1
数据来自于中国饲料数据库,1999年第10版
二,加工方法
1、将原料蒸煮后,压榨除去鱼油和大部分水分。
2、将脱水脱油后的鱼料轧碎干燥。
3、压榨液用自然沉降或离心机分离除去鱼油后,浓缩混合于轧碎的榨饼中,干燥即得鱼粉。
4、鱼粉采用麻袋或聚丙烯编织袋包
《三》,
目前秘鲁超优级鱼粉价位在13500-14000元/T左右,日本级基本在13000元/T,鱼粉价格居高不下,考虑到生产成本问题,这也易造成市场上鱼粉的质量参差不齐,如何正确评价鱼粉品质非常必要,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希望对养猪朋友们有所帮助。
1.
1.1
1.2
1.3
2
立体显微镜检测纯鱼粉包括鱼肉、鱼骨、鱼鳞和鱼内脏的混合物。其境检特征为:
鱼肉:颗粒较大,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呈黄色或黄褐色,有透明感,形碎蹄筋,似有弹性。鱼骨:包括鱼刺、鱼头骨、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碎块,大小形状各异,呈白色至白黄色一些鱼骨屑成琥珀色,表面光滑,鱼刺细长而尖,似脊椎状,仔细观察可看到鱼刺碎块中有一大端头或小端头的鱼刺特征;鱼头骨呈片状,半透明,正面有纹理,鱼头骨坚硬无弹性。 鱼鳞:平坦或卷曲的藻形片状物,近似透明,有一些同心圆线纹。鱼眼::表面碎裂,呈乳色的圆球形颗粒,半透明,光泽暗淡,较硬。
3
检测粗蛋白粗蛋白质是鱼粉中含有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含氮物质两部分,后者主要包括游离氨基酸、硝酸盐、氨等。国产鱼粉粗蛋白质一般45-55%,进口鱼粉粗蛋白质一般60-67%。
4,衡量鱼粉新鲜度主要指标
在做鱼粉品质分析时,除了做常规营养测定等,同时还要测定其新鲜度,否则缺乏客观性。衡量鱼粉新鲜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作为规模猪场效益推动者,新邦严把质量关,对每批采购的鱼粉都做详细检测,除了蛋白、盐分、灰分及新鲜度(挥发性盐基氮)等基础指标严格把控外,还关注组胺和真蛋白含量。选用秘鲁超优级蒸汽鱼粉,确保饲料营养优质健康。
三,养殖业中的应用
《一》主要作用
(1)
在单胃动物日粮中,鱼粉特别适于同其它饲料配合,以弥补其它许多原料尤其是低质植物蛋白中必需氨基酸(EAA)的不足。鱼粉的赖氨酸与蛋氨酸含量都很高,而精氨酸含量却很低,这与绝大多数饲料的氨基酸组成相反,因而在使用鱼粉配制日粮时,很容易在蛋白质水平满足要求时,氨基酸组成也容易平衡。基于此点,当用已有的饲料原料不能配合出营养平衡的日粮,添加鱼粉即可确保日粮养分的平衡,使由于养分缺乏造成的生长受阻或限制得以避免或降低到最小程度。崔淑文(1999)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鱼粉AA组分分析,研究与探讨了鱼粉AA之间的比例关系对鱼粉蛋白质质量的影响,给出了优质鱼粉AA的理想比例,见表2。
(2)
鱼粉中的脂类多为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ed
日粮添加鱼粉可提高种猪的繁殖性能,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使用鱼粉使得日粮的蛋白质品质得到改善;其二是鱼粉中独特的n-3型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与胚胎发育有关(郑长仪,1996)。 试验显示,母猪日粮添加鱼粉可使产仔数增加(Perez等,1995;Palmer等,1970;
产仔数较多的母猪或初产母猪,其产奶量往往不足,无法满足乳猪的哺乳需要,因此必须给乳猪提供一定的补料。Miller等(1984)研究认为鱼粉适合作乳猪的补料,尽管在初生的几周内,乳猪的消化酶系统还未发育完全,除了母乳外的其它蛋白源在乳猪消化道会引起过敏反应,尤其是植物蛋白更为明显,但鱼粉引起的过敏反应十分轻微,和其它奶蛋白如牛奶近似,所含的高蛋白和能量能被乳猪很好地消化吸收。
鱼粉中所含的独特的长链n-3型脂肪酸是大脑神经组织和视网膜组织重要的组成部分,n-3型脂肪酸对于初生动物是必需的,主要通过哺乳来供给,如果从奶中摄取不足,就必须由日粮来补充(郑长义,1996)。此外,许多研究发现n-3型脂肪酸还能在受到感染时帮助小猪抵抗疾病(Murray
3
Bergstra等(1997)用两批14日龄断奶仔猪研究了日粮添加步鱼粉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一的猪只健康状况良好,断奶时实施异地保育,在玉米-豆粕为基础的日粮中分别添加0、2.5、5.0和7.5%的步鱼粉,饲喂时间为断奶后5-19天,并延续观察14天。结果发现,整个饲喂期内,猪只
表4
摘自Stoner等(1990)
试验二的猪只断奶时实施就地保育,同样在玉米-豆粕为基础的日粮中分别添加0、2.5和5.0%的步鱼粉,饲喂时间为断奶后7-21天,并延续观察7天。结果发现,整个饲喂期内,猪只ADG无差异;但在7-14天中,添加鱼粉组的FCR比对照组提高25%(P<0.05);7-21天中,加鱼粉组的
4
表5
5,
日粮添加鱼粉可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动物的生产性能,使众多的养殖单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在鱼粉的使用中必须注意几个问题:因脂肪含量高,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酸败;由于含蛋白多,营养丰富,极易染菌发霉生虫;贮存不当易自燃;鲜鱼主要是内脏中含VB1破坏酶,加工时温度不够,破坏不充分时,可致食用动物VB1缺乏;鱼粉用量大时,其腥味可转移到畜产品中,影响产品风味(Valaja等,1992);同时会增加饲料的成本。更重要的一点是,从全球的观点来看,鱼粉资源极其有限。这些现象提醒我们一方面要提高鱼粉的保藏与利用技术;另外一方面必须从长远着眼,克服饲料工业对鱼粉的依赖性,使饲料工业的发展不能因鱼粉资源的短缺而受到阻碍。
鱼粉的使用同饲料工业发展水平有关。在弄清鱼粉所含成分和饲用价值以及饲料发展到一定水平时,鱼粉应用与否及其用量必须综合考虑世界鱼粉资源量、鱼粉质量、价格、必需氨基酸尤其是限制性氨基酸的缺乏程度以及它对猪肉质量的影响等因素,看它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目前世界范围内鱼粉资源量短缺的情况下,研究与开发无鱼粉日粮和代鱼粉饲料是当务之急,我国在鸡的无鱼粉日粮研制方面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