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高低年级美术教育的不同

(2013-03-31 23:05:11)
标签:

小学

应视

全体

每个

于高

分类: 制度文化

    对于小学美术教育,高年级与低年级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针对于在近期内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一些教育方法与细节。

    低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对于美的初级接触程度。针对于这部分学生,关于培养他们对于美的初步认识,首先一定要在他们的心理当中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正确的认识审美、懂得审美、欣赏审美。美术课程在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方面有很大作用。例如在一年级的教育当中,学生通过对第一课《七彩飞虹》的学习,对于“彩虹”这一观念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以此为绘画创作的切入点,放飞想象,大胆表现出对彩虹的情感以及人和彩虹之间的故事。在这一课当中,由美丽的自然景观导入,再到自主绘画,描绘彩虹美景,因此学生大多都能掌握、认识常用色,并饶有趣味的画出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在这一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在对现实中的自然景观有初步认识后,通过自己的自由想象和发挥,创作自己的美术世界,由此激发他们的想象,使他们形成对于美的认识。对于低年级学生,我认为应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感知觉是思维的必要前提。美术课程更多的使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美术课程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思维水平。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认识理解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首先,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其次,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趣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适应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人类社会的丰富性。

    高低年级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个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针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应采取稍有区分的教育方式,以培养他们对于美术的热爱和创造。

 

 

                                                                                        李婕

                                                                                     2013.03.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