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2024-04-05 08:07:02)
标签:

镇江

焦山

南山

分类: 旅游扎记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焦山是万里长江中唯一一座四面环水可供游人观光探幽的岛屿。因东汉末年焦光隐居于此而得名。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焦山万佛塔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焦山四面环水,山下定慧寺前有游船码头
  焦山碧波环抱,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古称“浮玉山”。我们从东门进景区,从后山登顶,经过建在原自然庵旧址上的听书房和郑板桥曾在此读书的别峰庵,来到山顶的万佛塔。万佛塔是一座明清式具有江南风格的仿古塔,塔高七层,因塔内供奉佛像一万余尊故而得名,现塔内暂不对游人开放。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焦山胜境导游图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在自然庵旧址开设的听竹书房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建于北宋的别峰庵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郑板桥曾在别峰庵读书备考,庵中的板桥书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万佛塔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塔院墙
  从山顶下山经过壮观亭、三诏洞来到焦山脚下定慧寺,寺庙始建于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是我国较早兴建的古道场。宋代称普济禅寺,清康熙南巡游焦山时将寺名改为定慧寺沿用至今。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壮观亭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东汉末年,焦光隐居于此,汉帝三次下诏书,均被其托词谢绝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山脚下佛祖和罗汉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焦山定慧寺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进山门过桥是天王殿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大雄宝殿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寺边的焦山碑林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由摩崖石刻与碑林组成,碑林源于宋代的宝墨亭,经明清扩建,现占地7000平方米,庭院错落,回廊曲径,珍藏碑刻500余方,集江南碑刻精粹,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六朝著名的摩崖石刻《瘗鹤铭》,相传是王羲之所书,原刻于焦山西麓崖壁之上,后因山石崩塌坠落于江中,清康熙五十二年陈鹏年募工打捞,得残石五方,现展于碑林园中修建的一个仿古殿中,整个碑林是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园林。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碑林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碑林园中对中国碑刻的展陈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御碑亭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瘗鹤铭展厅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被打捞上的瘗鹤铭残片
  焦山东麓的古炮台建于1840年,面向长江呈扇形布局,由八个炮堡、一个大弹药库和营墙营门组成。每个堡身以青石为基,圆木为骨,用粘土、石灰、细砂配以糯米汁分层夯筑而成。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侵略者发动扬子江战役,直逼镇江和南京,遭到圃山和焦山炮台守军英勇抵抗,恩格斯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文中称颂镇江军民的英勇抵抗:“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1937年12月9日,日军乘十几橡皮船强登焦山,被炮台守军击退,后炮台被日军飞机炸毁。现存的遗址成为中国人民抗击外辱的重要历史见证,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焦山古炮台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在镇江除了以上“三山”之外,我们还游览了南山风景名胜区,南北朝以来历代文人名流曾在此居住、游览,留下了珍贵的古迹和名篇。其中有梁朝昭明太子萧统邀《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等天下贤才,在招隐增华阁编簒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居此四十年,创“米氏云山”画派。东晋著名雕塑家、音乐家戴顒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了“广陵”、“游弦”、“止息”三首古曲。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鹤林寺留下“苏公竹院”,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留下了“茂叔莲池”等。
  1980年南山先后恢复了招隐区、竹林景区、黄鹤山景区、九华山景区等四大景区,景区内重峦叠翠、茂林修竹,山深水秀,泉涌溪流,被誉为“城市山林”。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招隐景区入口“城市山林牌坊”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招隐景区导游图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始建于明朝万历的招引牌坊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读书台,南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读书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南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编纂完成了我国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2002年10月在镇江召开《第五届文选学国际研讨会》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景区内虎跑泉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山顶飞云阁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景区内亭台楼榭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文苑景区牌坊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景区湖光山色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在镇江我们还寻访了沈括的《梦溪园》。学历史时就知道沈括的《梦溪笔谈》是我国古代科学历史上的光辉巨著,原来他完成这部巨著是在镇江。沈括出生于杭州,父亲曾在镇江为官。他三十多岁方进士及第,遂受到王安石和宋神宗的赏识,协助变法。后受命出使辽国,力挫辽人提出的割地要求,回国后升任翰林学士,达仕途高峰。他还曾被任命为安抚使经略西北,后因兵败获罪,晚年得赦获居住自由,选择了在润州(镇江)梦溪园终老。原来的梦溪园是一座山水园林,后来破败,被工厂占用,1985年,镇江市政府在原址休整设立了沈括纪念室,纪念室虽不大,但有茅以升、赵朴初、方毅、钱伟长、钱三强等题写的匾额,可见其在我国科技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梦溪园大门,茅以升题写园名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入口处赵朴初题写的匾额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古人绘梦溪园全景图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为配合二期恢复建设对梦溪园进行考古发掘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上台阶是梦溪园的陈列室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展室方毅题写“梦溪园”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沈括题写的“梦溪”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展室钱伟长题写的“学坛巨擘”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沈括博学多才,梦溪笔谈涉及自然科学领域、人文社会的方方面面。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镇江的三山一渡——到江南过春节(五)(下)
钱三强题字“通学硕才”
  2月18日,我们结束了在镇江的旅游,回到了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