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2022-04-19 06:01:00)
标签:

中法大学旧址

杂谈

分类: 北京风光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2020年3月,北京市组织开展了“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北京地区与中国共产党创建活动有关的重要会议场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党史人物故居以及重要纪念设施等31处,中法大学旧址位列其中。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根据旧址院落中的简单介绍,中法大学旧址位于北京东城区东皇城根北街甲20号(离北大红楼不远),是一座灰色西式三层楼房,一座两层礼堂和一组中式建筑组成。中法大学前身是民国初期蔡元培等发起组织的留法(勤工)俭学会创办的法文预备学校,1920年改称中法大学西山学院,原校址在西山碧云寺。1925年迁至此处,改称中法大学福尔德学院。中法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地之一。1922年,建立了以肖明为书记的中法大学支部。同年,陈毅进入中法大学学习,并由团员转为党员,1924年-1925年陈毅担任中法大学党支部书记。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中法大学旧址三层西式楼房(教学楼)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1984年,中法大学旧址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中法大学保持原貌的中式建筑大门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中法大学旧址院内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院内关于中法大学旧址的介绍
    2021年10月,中法大学旧址国庆假期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旧址同时开放的还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两个专题展览,设在中法大学旧址的教学楼和礼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专题展,以图片和实物等文物以及相关绘画作品简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等,从一个视角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丰富了党史学习的内容。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教学楼中的专题展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马克思和恩格斯学生时代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中国画《24岁的《莱茵报》主笔》,1842年10月24岁的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笔,发表了很多反映民众呼声,揭露剥削阶级本质的文章。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水粉画《“博士俱乐部”里的年轻人》,柏林的知识界有一个“博士俱乐部”,马克思是其中最年轻的成员。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水粉画《忠贞的爱情》,马克思离开《莱茵报》后,与燕妮结婚,在克洛伊茨纳赫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德国特里尔市马克思故居,每年来此的游客络绎不绝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在马克思故居留影(摄于2007年)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中国画《伟大的会晤》,1844年8月底,恩格斯到巴黎拜访马克思。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中国画《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大会上》,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 ,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纲领。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木刻《起草《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写成了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共产党宣言》手稿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木刻《忘我地工作》,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艰苦的生活条件、过度的工作和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病痛时时折磨着他,但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至1865年底,《资本论》全卷原稿基本完成。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中国画《在《新莱茵报》编辑部》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油画《向恩格斯报捷——《资本论》第一卷完成》,1867年8月16日深夜,马克思看完了《资本论》第一卷最后一个印张的校样,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写信给恩格斯。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中国画《《资本论》在工人阶级中传播》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1848年2月24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军占领杜伊勒里王宫,推翻了路易·菲利普王朝,巴黎成为革命运动的中心。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国际歌》的作者工人诗人欧仁·鲍狄埃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中国画《公社原则永存》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素描《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上》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油画《支持恩格斯撰写《反杜林论》》19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杜林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工人党内广泛传播,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严重危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必须肃清杜林思想的影响。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素描《帮助制定法国工人党党纲》,1880年,马克思向法国工人党领导人口授《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中国画《撰写《哥达纲领批判》》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中文版《哥达纲领批判》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马克思撰写《资本论》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丙烯画《简朴的葬礼》,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遵照逝者的遗愿,葬礼非常简朴,除亲属外只有几位老朋友参加,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演讲。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伦敦海格特公墓内的马克思墓地是1954年英国共产党为他重修的,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国共产党都为修建这座墓地捐了款。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素描《整理遗稿》,恩格斯在马克思小女儿爱琳娜等人协助下,用了一年的时间整理马克思遗留下的大批手稿。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木刻《撰写《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中国画《口授《资本论》手稿》,马克思生前《资本论》只出版了第一卷,1884年6月开始,卧病在床的恩格斯整理并编辑《资本论》第二卷,他每天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向秘书口授马克思的手稿,晚上对口授的笔录进行修改和加工。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中国画《少年时代的列宁》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油画《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1899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文报刊上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最早一批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学者、革命先驱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南湖红船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油画《曙光 中国共产党成了(上海)》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中共一大代表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留法勤工俭学
参观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在旧址礼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展览
    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有关中法大学的展览,查看了网上的资料,才知道中法大学其前身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李石曾等人发起建立的留法俭学会,得到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的支持,1920年中法大学正式成立,李石曾任校董事会董事长,聘蔡元培先生为校长。1921年,在法国成立了中法大学海外部,称为里昂中法大学,同年又在比利时设立晓露槐工业专修馆。1926年1月22日,中法大学奉民国教育部第112号指令,正式得到认可。中法大学历经沿革,下设研究部、大学部、专修部、中小学部、海外部和特设部等,在中国教育界占有特殊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中法大学正式由政府接管,改称为“国立北京中法大学”,1950年夏,与从解放区迁京的华北大学工学院合并,1951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中法大学结束时,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的决定,其相应的学院、科系分别并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上海医学院等院校。
    1919年至1920年间,先后有20批1700多人到法国勤工俭学,形成了勤工俭学的高潮。其中一些热血青年,如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领袖。
    作为中法大学海外部的里昂中法大学,从1921年到1951年的30年间,注册的中国学生人数为473名,大部分获得了高等教育文凭,其中131人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界、教育界和文化艺术界的中坚力量,如朱洗、汪德耀、罗大刚、戴望舒、常书鸿、王临乙等。中法大学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法大学旧址原来是清末理藩部旧址。理藩部的前身是理藩院,原在皇城外东南角, 1903年后旧址为北京饭店占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官制,理藩院改为理藩部,在此地建造了新衙门,民国后撤销。改作大学后,大门、配殿、主殿及个别附属平房仍保存原状。
    关于中法大学以及中法之间的教育交流还有很多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