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2021-08-12 13:47:27)
分类: 文化艺术
回顾奥运会(下)
    奥运会源于公元前776年希腊的城邦,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革新了宗教仪式,将大规模的体育竞技融入祭祀活动,使奥运会成为古希腊的盛大节日。古代奥运会延续了1168年,直到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才最终由衰落走向终结。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对古希腊文化体育思想的高度赞美,引起了人们对古代奥运会的向往。德国人库齐乌斯花了多年时间挖掘古希腊的奥林匹亚村,1852年在柏林宣读了考察报告,并建议恢复奥运会。被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法国教育家顾拜旦于1892年提出恢复奥运会,并将范围扩大到全世界。1893年,顾拜旦致函各国体育组织,邀请他们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大会,6月16日23国的代表在巴黎举行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大会。会议决议每四年举行一次全球范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希腊人维凯拉斯出任主席,顾拜旦任秘书长,并亲自设计了奥运会的会徽、会旗。会议还通过了奥林匹克宪章。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正式举行,以后每四年举行一届至今已是第三十二届,其中第六届(1916年柏林)、第十二届(1940年赫尔辛基)、第十三届(1944年伦敦)由于战争的原因没有举行,但届数仍然按顺序排列。
    1915年,为了避免战争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干扰,顾拜旦将国际奥委会总部由法国巴黎迁至瑞士洛桑。2015年,我们有幸参观了位于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毗邻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它是在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努力下于1990年落成开馆的,保留着奥运会最齐全的资料。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位于日内瓦湖畔的奥林匹克公园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奥林匹克博物馆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参观时遇见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
    在希腊雅典举办的首届奥运会,参加的国家有13个,参赛的运动员311名。第一个获得奥运冠军的是美国选手詹姆斯·康诺利,他三级跳远的成绩是13.71米。田径比赛是本届运动会参赛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个项目,美国队获得了12个项目中的9项冠军。最引人注目的马拉松比赛的冠军被希腊运动员斯皮里东·鲁易斯获得。当他第一个冲入运动场时,全场欢声雷动,担任总裁判的希腊王储康斯坦古情不自禁地陪着鲁易斯跑向终点。赛后,鲁易斯获得了希腊民族英雄的光荣称号,但却没有享受高官厚禄。他仍回到了偏僻的家乡,当了一名邮递员,和妻子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1940年,他去世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奥林匹克五环的标志。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第一届奥运会举办地,圣火发源地希腊雅典(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泛雅典娜体育场是首届奥运会的举办场馆,它在古希腊时期主要用来举办纪念雅典娜女神的泛雅典运动会。1896年,为举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进行了重建。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在这里宣布运动会开幕,全场随着优美庄重的古典管弦乐曲唱起《萨马拉斯颂歌》,这首如宗教赞美诗般的管弦乐曲后来被选定为奥运会会歌。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泛雅典娜体育场(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当年运动会的老照片,上面的文字写着10岁另218天的希腊运动员参加了奥运会(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田径比赛(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1900年在巴黎举办的第二届奥运会,第一次有女运动员参赛,国际奥委会对女子参赛由默认转为公开支持。古代奥运会是禁止女子参加和观看的,1928年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女子田径项目被纳入正式比赛。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获得了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的举办权。为此他们修建了设施先进的克罗列夫运动场,并第一次在竞技场内试验性地安装了电子计时器和终点摄影设备,使计量精确到十分之一秒。在这届奥运会上东道主设置了三个不同高度的授奖台,授奖的国王、皇太后、亲王站在台上分别给获得金、银、铜牌的运动员颁奖。现在的颁奖仪式由此演变而来。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第五届奥运会举办城市斯德哥尔摩,参赛运动员2547名(57名女选手,2490名男选手)(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克罗列夫体育场上正在给运动员颁奖(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运动员在终点冲刺(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原定在柏林举办的1916年奥运会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被取消了,为了对战争中遭受不幸的比利时人民表示敬意,1920年奥运会承办权交给了安特卫普。开幕式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升奥运会会旗和运动员代表宣誓,奥运史上第一次放飞了和平鸽,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也被以后的奥运会承袭下来。国际奥委会还正式确认“更快、更高、更强”为奥林匹克格言。顾拜旦在阐释奥林匹克精神时指出:“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8月14日运动会开幕当天上午,由比利时大主教在安特卫普市中心的教堂举行弥撒,以悼念大战中丧生的奥运名将,下午才在安特卫普体育场举行开幕仪式。这届奥运会的比赛从4月20日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9月12日奥运会闭幕。72岁的瑞典射击选手斯瓦恩在“跑鹿”双发团体赛中摘得银牌,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最年长的奖牌获得者。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192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比利时安特卫普(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纽约时报上刊登的美国运动员照片(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希腊体育代表团(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运动场上的拔河比赛(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1936年,柏林奥运会首创了火炬接力并在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的仪式,火种来自希腊奥林匹亚。参加运动会的国家达到49个,中国也派代表团参加了这届奥运会,同时还派出了武术表演队,深受欢迎。但这届奥运会的举行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纳粹元凶希特勒利用奥运会的召开为自己造势,为法西斯主义的扩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54年国际奥委会在纪念奥运会60周年的公报中承认,当时在纳粹主义十分嚣张的德国举办奥运会是不适宜的。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纳粹元凶希特勒步入奥运会会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苏联及新兴独立国家的参加,每一届奥运会参赛的国家和人数都在增加,奥运会的影响已扩展到各大洲。与此同时,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东西方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奥运会上形成了美苏争强的局面。
    政治问题影响了奥运比赛,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发生了5名巴勒斯坦“黑九月”成员袭击奥运村以色列选手的流血事件,虽然奥运会在休会一天之后,又继续举行,但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团因担心安全得不到保证提前离开了慕尼黑,这促使后来的奥运会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除此之外,还发生过多起抵制参加奥运会的事件,美国和其他59个国家因苏联出兵阿富汗抵制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而苏联、民主德国等19个国家则以不同的借口未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由于新西兰橄榄球队访问南非问题遭到了非洲国家的集体抵制,规模远逊于上一届慕尼黑奥运会,但这届奥运会依然留下了不少闪光的记忆。该届奥林匹克圣火的传递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做法,在奥林匹亚引燃的火种传到雅典后,利用卫星传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然后进行火炬接力跑,7月17日传递到蒙特利尔。最后点燃主场馆奥林匹克火焰,是一对少年男女共同完成的,这是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两人共同执行这一光荣使命(用卫星传递圣火未被以后的奥运会认可)。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了开幕式并宣布奥运会开幕。在这次运动会的田径、游泳、举重、射击、射箭等项目中共82次破世界纪录,其中34次为世界纪录。游泳成绩最为突出,共26项比赛,刷新了25项奥运会纪录,其中21项世界纪录,是一次高水平的奥运会。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一对少年男女共同点燃了奥林匹克火焰(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蒙特利尔奥运会开幕式(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开幕式(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加拿大运动员入场(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蒙特利尔奥运会的财政赤字问题相当突出,以至有“蒙特利尔陷阱”的说法。蒙特利尔市自1940年起,多次申办奥运会,这次申办成功,该市提出了两个诱人的口号:一是“蒙特利尔奥运会将免费招待各国代表团食宿”,另一是“蒙特利尔市将自筹资金办一届最简朴最完美的奥运会”。但是由于经济萧条,物价暴涨,建筑工人长期罢工,工程一再拖期,加上管理不善,使得经费不得不多次追加,大大超出了预算。有人讽刺说,为了15天的奥运会,增加了纳税人20年的负担。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蒙特利尔奥运会主体育场模型(摄于2011年)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运动场的游泳馆,奥运会后一直被使用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体育场外观(摄于2011年)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它是现代奥运会创办以来首次由民间承办的奥运会,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商业运作,不仅没有亏损,而且还有盈余。但其浓厚的商业色彩也受到体育界人士的批评,例如火炬在美国境内的传递,参加者每跑1英里就需支付3000美元等。
    1992年巴塞罗第二十五届奥运会时,北京正在首次申办奥运会,中国队走出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阴影,取得了16金、22银、16铜,共54枚奖牌的好成绩。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澳大利亚的悉尼。经过多年的准备,2001年北京终于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北京申奥代表团在现场得知申奥成功后集体欢呼的历史瞬间(图片来自吴季松《亲历申奥》)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会场(摄于2008年)
    在100多年后,2004年奥运会又回到了它的发源地希腊雅典,这届奥运会盛况空前,有202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多名运动员参赛,其开幕式表演,展示了古希腊文明,相当精彩。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以88枚奖牌位列奖牌榜第二。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开幕式
    2008年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给世界一个惊喜,运动会的主会场鸟巢,以及游泳馆水立方成为中国的新地标,奥组委提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以“北京欢迎你”的歌声,迎接五大洲的朋友。精彩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表演,更是美轮美奂,展现了中国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奥运圣火的传递顺利地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后奥运会体操多项冠军得主李宁以空中漫步点燃了祥云主火炬。除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各国政要齐聚北京出席奥运开幕式,包括俄罗斯总理普京、法国总统萨科齐、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美国总统小布什等,小布什还派老布什作为“北京奥运观礼团”的名誉团长先期抵达北京。要知道,美国承办过四届奥运会,只有里根总统出席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中国运动员在旗手姚明的引导下入场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圣火传递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开幕式盛况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开幕式表演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美国总统布什在北京奥运会
    为了保证北京奥运会的安全举行,北京市公安局与航天科工集团合作,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大大提升了安全防范的能力,也为组织大型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体现了科技奥运的理念。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参观奥运安放指控中心
    2016年奥运会首次走进了南美,在巴西里约举行,并以巴西人特有的激情,创造了奥运史上独一无二的、狂欢式的奥运会。为了倡导环保,里约圣火盆的火焰并不大,圣火盆后面的背景是圆形火炬塔,显得非常炫目,火炬塔以螺旋方式转动,如太阳的光芒照射整个体育场。圣火虽小,但呈现的方式比起往届一点也不逊色。
    奥运会主会场马拉卡纳球场,是两次世界杯足球赛的比赛场地,可容纳18万观众,球王贝利足球生涯的第1000个入球地等诸多荣耀,成就了马拉卡纳球场的辉煌历史,在巴西乃至世界球迷心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它是个专业足球场,没有跑道,因此,田径项目只能转移到里约的奥林匹克体育场,这也是奥运史上首次田径比赛和开闭幕式不在同一个场地举行。
    里约奥运的比赛同样充满激情,41岁“高龄”的乌兹别克斯坦运动员丘索维金娜,第七次参加奥运会。2008年,她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已经30多岁的她毅然参赛,赢得了跳马银牌,那句“你未痊愈,我不敢老”曾打动了无数人。在里约奥运会上,她在跳马决赛中,向最高难度冲击,虽未成功,仅获得第七名,但她的精神让人敬佩。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一句“洪荒之力”赛后成为金句。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2016年里约第三十一届奥运会(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里约奥运场馆(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马拉卡纳球场(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耶稣像俯瞰运动场(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奥运会开幕式(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跨栏比赛(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回顾奥运会(下)(修订稿)
平衡木比赛(图片来自《旅游天地》杂志)
    2020东京第三十二届奥运会在因新冠疫情延期一年举行后已落下了帷幕,奥运会会旗已经交给了下一届奥运会举办城市巴黎,奥运圣火将继续传递下去,奥运精神将不断发扬光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