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中的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遗产。我国的石窟造像虽源自于古印度,但传入我国后,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其规模和艺术成就,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今年入夏,我们到甘肃天水游览了位于南秦岭山脉的麦积山石窟,至此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还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包括有人类石窟艺术最后丰碑之称的大足石刻,我都游览过了。
早在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就发行四组特种邮票“伟大的祖国”,其中第一组、第三组都是敦煌壁画,1987年之后,又先后发行了6组敦煌壁画邮票。1993年,1997年,2002年,2006年和2008年分别发行了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刻、云冈石窟和龟兹石窟壁画等邮票,可以通过这些邮票欣赏我国延绵千年的石窟艺术。
敦煌壁画一般指地处甘肃省敦煌县三危山与鸣沙山之间的莫高窟中的壁画,敦煌莫高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首,开窟造像始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了世界历史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胜地。这里是古代中西交通、丝绸贸易的必经要冲,自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化迅速繁荣发展,这里成了佛教雕刻,壁画艺术精华荟萃之地。莫高窟,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为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
1952年发行的“伟大的祖国”(第一组)敦煌壁画共4枚,4-1 狩猎·魏,4-2
供养人·北周,4-3 飞天。唐,4-4
乘虎天人·唐。囿于当时的印刷水平,邮票是单色的,经过线描处理。
特种邮票“伟大的祖国”(第一组)敦煌壁画(图片来自点购收藏网)
“伟大的祖国”(第三组)敦煌壁画也是4枚,4-1 马夫和马·魏,4-2 伎乐人·魏,4-3
战斗·隋,4-4 牛车·唐。
特种邮票“伟大的祖国”(第三组)敦煌壁画(图片来自点购收藏网)
马夫和马·魏
伎乐人·魏
战斗·隋
牛车·唐
1987年开始发行的系列邮票《敦煌壁画》(第一组)包括4枚邮票和1个小型张。邮票分别是4-1 北凉·供养菩萨,4-2 北魏·鹿王本生,4-3 北魏·天宫伎乐,4-4 北魏·飞天,小型张是敦煌254窟《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讲述的是一则经典的佛教本生故事:太子萨埵那和他的两个哥哥哥哥一同出游,在山中见饿虎之状,心生怜悯。萨决心舍身饲虎,裸身并刺颈出血,从崖上跳下,被群虎所食,两个哥哥悲痛万分,还告父母,收拾遗骨,筑宝塔供养。这幅画构图完整而严谨,以饲虎为中心,前后情节重叠交错,巧妙地组织在一起,充分利用了画面的空间,壁画设色厚重,形象感人,悲剧气氛浓厚。(佛陀说,在他成为佛前的轮回中不知修行了多少世,发生在前世的种种经历,被称为本生故事。)
敦煌壁画(第一组)(图片来自点购收藏网)
第一组小型张(图片来自点购收藏网)
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
1988年发行的《敦煌壁画》(第二组)共4枚,4-1 狩猎·西魏,4-2 战斗·西魏,4-3
农耕·北周,4-4 建塔·北周。
敦煌壁画(第二组)(图片来自点购收藏网)
《敦煌壁画》(第三组)1990年发行,也是4枚,4-1 飞天·隋,4-2
供养菩萨·隋,因颜料变质,人物肌肤成了黑色,但仍不失为隋朝人物画的精品,4-3 观音济难·隋,4-4
帝释天·隋,帝释天名因陀罗,是佛教的天帝,壁画中帝释天驾四龙车巡天。
敦煌壁画(第三组),左上角为帝释天(图片来自点购收藏网)
1992年发行的《敦煌壁画》(第四组)反映了初唐时期敦煌艺术的又一高峰,包括了4枚邮票和1个小型张。4-1 唐·菩萨,为401窟壁画,菩萨身体健美,犹如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步履轻盈地走来,反映了初唐菩萨女性化的倾向,4-2 唐·伎乐,壁画中为一组乐队,反映宫廷乐舞的场景,4-3 唐·乘龙升天,是取自佛经的故事,4-4
唐·出使西域,壁画为张骞出使西域临行前拜别汉武帝的情景。小型张选自57窟面壁说法图中的观音菩萨,是一幅杰出的工笔人物画,图中的菩萨容颜秀丽,其宝冠、项饰、臂钏、璎珞珠串都是用沥粉堆金画成,披巾和衣裙上的花纹极尽工细,白色线描表现出丝绸的纤薄、柔软。
敦煌壁画(第四组)(图片来自点购收藏网)
敦煌壁画(第四组)小型张,唐·观音菩萨(图片来自点购收藏网)
《敦煌壁画》(第五组)1994年发行,4枚邮票中壁画均为唐代绘制的。
敦煌壁画(第五组)(图片来自点购收藏网)
4-1 唐·飞天
取自321窟
4-2 唐·维摩诘(早期佛教著名居士)
取自103窟
4-3 张议潮出行图
取自156窟
4-4 唐·魔女
取自196窟
1996年发行的《敦煌壁画》(第六组)是该系列邮票的最后一组,内容为唐代以后的敦煌壁画,共4枚邮票和1个小型张。唐代以后,敦煌石窟历经五代、北宋、西夏、元等时代的发展、演变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出现不少新的壁画题材。4枚邮票分别为:4-1
第61窟西壁的五代“五台山图”(局部),描绘了当年朝山的行旅;4-2
第98窟的五代“于阗国王”是一副大幅供养像,反映了当年敦煌地方政权特别注意同周围少数民族政权的和睦相处;4-3
第55窟的宋代“观音济难”(局部),描绘一只船在水中遇难,船上人念观音名号,观音显形救助,其艺术形象更加贴近现实;4-4
第328窟东壁的西夏“供养菩萨”,4个菩萨姿态各异,形象优美,是很有代表性的西夏壁画。小型张的画面为第3窟的元代“千手观音”图,画出观音菩萨以千手千眼普济众生的形象,用笔一丝不苟,集中国古代人物画造型技艺之大成,是敦煌壁画最后发展阶段十分辉煌的作品。
敦煌壁画(第六组)(图片来自点购收藏网)
五代·五台山图
五代·于阗国王
宋·观音济难
西夏·供养菩萨
小型张
元·千手观音(图片来自点购收藏网)
1993年9月5日,龙门石窟拓建1500周年之际,洛阳市人民政府举办了纪念活动,邮电部为此发行了一套《龙门石窟》邮票,共4枚和1个小型张。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龙门山和香山的山崖上。始开凿于北魏太和十七年,后经各代大规模营造,至宋初已具现在规模,现存窟龛2100多座,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700余品,是我国最大的石雕艺术宝库。著名的古阳洞、宾阳中洞、潜溪寺、奉先寺、极南洞、看经寺是龙门石窟中最高水平的典范。在中国雕刻史上写下了最光辉的一页。
唐·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北魏·宾阳中洞释迦牟尼
唐·奉先寺天王足踏药叉
北魏·古阳洞左胁侍菩萨
《龙门石窟》小型张
唐·奉先寺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国外文物商人的怂恿下,龙门石窟遭到盗贼的严重破坏,大批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宾阳中洞的两幅巨型浮雕至今仍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中。有关情况可参见我的博客《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
龙门石窟的宾阳中洞
龙门石窟被盗凿严重
原宾阳中洞的浮雕《北魏孝文帝礼佛图》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为了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1997年6月13日,我国发行了《麦积山石窟》特种邮票,全套6枚:
6-1
北魏·佛与胁侍菩萨
6-2
北魏·胁侍菩萨与弟子
6-3
西魏·女侍童,天真可爱,呼之欲出
6-4 西魏·佛 圣洁端庄
有东方蒙娜丽莎之称
6-5
北周·胁侍菩萨,安详自得,恬静虔诚
6-6
宋·供养人,形态逼真,宛如生人
麦积山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671.4米,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堆积在农民打麦场上的麦垛,因而得名。麦积山开凿于5—13世纪,是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大型石窟群,是中国石窟遗产中西魏、北周石窟的代表窟群之一,敦煌石窟以壁画为主,麦积山石窟则以木胎和石胎的泥塑为主,造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造像的时代特色鲜明,神态栩栩如生,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我国中早期的敦煌、麦积山、云冈、龙门等石窟主要分布在古丝绸之路和黄河流域,在唐朝天宝年后,北方的石窟慢慢褪去了历史的光晕走向衰败,而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县境内的摩崖造像却异军突起,把中国石窟艺术建设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2年我国发行了《大足石刻》特种邮票,共4枚邮票和一个小型张:
4-1
北山·日月观音(宋)
4-2
北山·普贤菩萨(宋)
4-3
宝顶山·华严三圣(宋)
4-4
石门山·三皇洞造像
小型张
宝顶山·千手观音(宋)
云冈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它的佛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是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2006年4月我国发行了《云冈石窟》特种邮票和小型张邮票。至此,我国为四大石窟都发行了邮票。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的石窟群绵延1公里长。云冈石窟是由北魏著名高僧昙曜主持开凿的,雕刻技术继承了我国秦汉雕刻艺术的传统,又汲取和融合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
《云冈石窟》邮票宣传页
4-1
释迦牟尼佛(北魏)
4-2
供养菩萨(北魏)
4-3
供养菩萨(北魏)
4-4
胁侍菩萨(北魏)
小型张
释迦牟尼佛(北魏)
我游览大同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还是上个世纪的事,那时数码相机还不流行,没有留下太多的照片。2019年,我游览了重庆大足石刻和洛阳的龙门石窟,今年又游览了天水麦积山石窟和甘肃临夏炳灵寺石窟。
1994年,大同云冈石窟
1998年,敦煌莫高窟
大足石刻,宝顶山·千手观音(2019年3月)
宝顶山·华严三圣(2019年3月)
宝顶山,卧佛(2019年3月)
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2019年6月)
龙门石窟奉先寺二力士(2019年6月)
天水麦积山(2021年6月)
麦积山东崖大佛(2021年6月)
麦积山127窟,供养菩萨(2021年6月)
麦积山133窟,小沙弥(2012年6月)
甘肃临夏炳灵寺石窟高27米的弥勒坐像(2021年6月)
炳灵寺第82窟,一佛二菩萨(2021年6月)
炳灵寺第125窟,二佛并坐像(2021年6月)
炳灵寺第169窟,西秦佛头像(2021年6月)
敦煌莫高窟于1987年12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于2000年11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云冈石窟于2001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申遗成功,遗产点包括了麦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也是遗产点之一。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古龟兹国境内(今库车县),是龟兹石窟的六处主要石窟之一。龟兹石窟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遗址,遗存洞窟600多个,保存壁画1万平方米,壁画内容题材丰富,对于研究西域佛教文化及佛教艺术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我国发行了一套《龟兹石窟壁画》邮票,共4枚,使我们能足不出户欣赏到古龟兹壁画的风采。
《龟兹石窟壁画》宣传页
《龟兹石窟壁画》介绍,其中的石像是中国古代著名高僧鸠摩罗什,据说他就出生在克孜尔石窟,他的母亲是龟兹王白纯的妹妹。
4-1
龟兹石窟壁画·菩萨
4-2
龟兹石窟壁画·护法天王
4-3
龟兹石窟壁画·飞天
4-4
龟兹石窟壁画·弥勒说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