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千年古都西安(之四)——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其所处的陕西有丰富的历史遗存,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博物馆,来到西安有机会要去参观一下。参观博物馆需要预约,没想到预约免费的票要提前四五天,只好买了旅行社参观特展的票进去参观,博物馆确实人气很高。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全景(来自网络)
博物馆的设计者张锦秋院士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是原陕西省博物馆,1944年6月,当时的陕西省政府利用西安碑林、西京图书馆所藏的历史文物,西安民教馆的工艺陈列品和前考古会收藏的各种文物,成立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由于碑林地方狭小,收集到的文物无处陈列,在成立之初便曾拟议另觅馆址修建新馆。但当时正值抗战后期,这一设想当然无法实现。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陕西历史博物馆被陕甘宁边区政府接收,后归属西北大区管理,改名为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又称西北历史博物馆。西北大区撤销后,馆名又改定为陕西省博物馆,1963年陕西省博物馆新建的西安石刻艺术室正式对外开放,从此历史陈列、石刻艺术和碑林就成为陕西省博物馆的三大常设陈列。随着陕西省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馆藏文物已达数十万件之多,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与此同时,场地狭小,展示环境差的问题也日益突显。
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陕西省博物馆参观时,感叹:“碑林拥挤,空间太小,光线太暗,看起来不方便。”1973年6月20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总理范文同再次来到陕西省博物馆,有感于陕西作为13朝古都的特殊的历史地位以及丰富的文物遗存,当即指示:“在适当的时候,新建一个博物馆。”并且明确指出,新建馆的馆址可选在大雁塔附近,投资可以多一些,搞的宏伟一点。
为了落实周总理的生前指示,陕西省文化局和省博物馆从1977年就开始筹建新馆,国家计委在当时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将新馆建设列入国家基建项目。1983年,新馆建设正式启动,1986年1月,国家计委确定新馆的馆名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并明确指出“陕西历史博物馆为国家级博物馆”,由国家计委和陕西省共同投资兴建,工程总投资1.44亿元。
1991年6月20日,中共陕西省委和省政府主持召开了盛大的开馆典礼,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瑞环出席了开馆剪彩,出席开馆典礼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指出,陕西历史博物馆完全可以进入世界一流博物馆之列。新馆开馆后不久就迎来时任法国巴黎市市长后为法国总统的希拉克,他高度评价陕西历史博物馆,认为:“从建筑风格之宏伟、陈列文物之丰富、所藏精品之精粹,反映历史之悠久等方面,堪称世界最美的博物馆”。(以上内容摘自陕西自然与文化之旅丛书《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采用仿唐式宫殿建筑,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成为西安又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设计者是有大唐气象建筑师之称的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张锦秋师从建筑大师梁思成、莫宗江教授,她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倾倒得到了两位大师的支持和指导。人们说,在西安大街每走几步就能见到她设计的建筑,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图书馆、长安塔、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南广场、……都出自她之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建成了一大批现代化博物馆,对这些博物馆建筑,大多褒贬不一,有的争议还很大。唯独对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人们一致公认它是一座成功的博物馆建筑。
据导游介绍陕西历史博物馆目前的馆藏已达130多万件,陈列主要分为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两大类,基本陈列按陕西古代史划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阶段,精选了2000余件有代表性的文物展出。其展出文物的精品,包括西周青铜器、历代陶俑、秦砖汉瓦、汉唐铜镜、三彩器以及唐代墓室壁画等。在这些精品中国宝级文物就达18件(组),一级文物更多达800多件,故有“华夏宝库”的美誉。
下面是我们在博物馆拍摄的一些文物的照片。
博物馆大厅摆放的乾陵石狮
陶罐
青铜器
多友鼎,腹内壁铸铭文22行,记录了西周与匈奴的一场战争,是重要的上古文件(国宝级文物)
青铜器盛酒具丙卣
青铜兽
大型青铜器龙形底座
秦兵马俑出土的跪射俑
神态各异的兵马俑
秦陵铜马车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原为未央宫之物,后赏赐给汉武帝姐姐阳奉长公主家,为古代罕见艺术品(国宝级文物)
汉唐铜镜
彩绘雁鱼铜灯(汉代)
秦汉瓦当
墓葬壁画
彩绘天王俑
历代陶俑

鎏金舞马衔杯皮囊式银壶,是唐代中原汉族与北方契丹族文化交流的物证(国宝级文物)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迄今已知唐代银壶最大气和精美的一件(国宝级文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