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2018-12-12 07:20:24)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了圆明园,英军执意放火烧了圆明园。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转载]1873年,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

1867年,一个名叫恩斯特·奥尔末(Ernst Ohlmer,1847-1927)的德国人在厦门开设了一家照相馆,不久之后他进入中国海关工作,到1872年,他被调往北京,他的照相机也随同一起北上。当时在北京工作的外国人经常去圆明园东北角的西洋楼景区野餐游玩,彼时的圆明园还没有彻底废弃,朝中也正进行著重修的议论,不过西洋楼景区由于地处偏僻,守卫稀松,外国人可以自由进入。这座光华不再的废园给奥尔末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日记中他不仅称它为建筑样式中西结合 “最极至的样本”,更醉心于建筑残迹上那些精美绝伦的琉璃装饰。凭著一个摄影师对美丽画面敏锐的直觉,他用照相机记录下了他看到的西洋楼。
奥尔末退休后回到德国,于1927年在家乡去世。他去世之后,他的遗孀将这些有关圆明园西洋楼的底片交给了德国建筑及艺术史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柏石曼同时也是一名汉学家,他曾在中国的12个省旅行,行程数万里,出版了至少六部论述中国建筑的专著。柏石曼与中国的缘分因这组西洋楼底片再次相连,1929年,一位名叫滕固的中国留学生听说他藏有圆明园西楼早期底片一组,“乃请使馆备函往访,布氏(即柏石曼)果出示照片十二帧,暨平面图一帧;乃圆明园东长春园毁后未久时所摄也。”在这幅由奥尔末亲手绘製的西洋楼景区平面图上,标注了照片拍摄的位置和角度,并注有绘製日期——1873年11月,以此为照片的拍摄时间划定了界限,从目前找到的资料来看,这组底片已经是拍摄时间最早,最接近西洋楼原貌的影像资料。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