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在美国七十天(38):海明威故居的小猫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如果说串起佛罗里达州西南海域50个宝石般小岛的一号公路是一条美丽的项链,公路终点的西礁岛则是项链的吊坠。小岛海边,立着一个染着几种颜色的水桶形“地标柱”。它自上而下依次标注着“海螺共和国”、“距古巴90英里”、“美国大陆最南端点”等。对那标注,游客最感兴趣的是“美国最南”,但本地人最骄傲的却是“海螺共和国”。因为“地标柱”距离真正地理最南点仍有数百米的距离,选在此地的原因是海景更佳。而“海螺共和国”虽然只独立了一分钟,但“在别人失败的地方我们成功了”。而且迫使美国边境巡逻局撤销了检查关卡。
串起佛罗里达州西南海域50个宝石般小岛的一号公路
离“地标柱”不远,是一堵坑洼不平的红砖墙。它像极了农舍的围墙。墙上挂着的牌子写着“Ernest Hemingway Home(欧内斯特.海明威之家)”。海明威与第二个妻子帕琳在这里住了近10年。创作了他的百分之七十的作品。墙内庭院立着一座西班牙风格的二层小楼,它有着奶酪色墙壁,草绿色窗棂,墨蓝色屋顶。透过庭院的植物叶缝,可见不远处有个白色灯塔。那些植物已不是当年的植物,只有这灯塔,照耀过晚上醉熏熏的海明威觅家的身影。
西礁岛海明威故居
西礁岛海明威故居的主建筑
海明威故居附近白色灯塔
走进故居,一只黑、黄、白色混杂的花猫在路边瞪着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你是找《雨中的猫》中那只玳瑁猫吧?我就是。”啊,这里到底是故居还是猫园?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见猫,白色的、黑色的、灰色的、棕色的、杂色的,不知凡几。我数到50几只。它们不是跑来跑去,就是坐在路旁张望,或悠闲自得的在草地打盹。这些猫咪见惯了参观人群,任人亲热。一名游客坐在一个石墩子上,一只猫咪款款走来盯着他,不时咪叫两声,他站了起来,那猫立即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上去。几个孩子正在低头仔细看着猫的脚趾,数数是不是真的有六个趾。它们大部分都是“名人后代”,其祖辈分别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卓别林,梵高,毕加索,狄更斯,雪莱等。都是海明威命的名。庭院有一个猫儿的墓地。动物专家定期来检查猫的生活生长状况,并为猫治病。房间内有“不要坐在家具上”的警示,但猫咪们从不管它,它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客厅沙发,主卧室睡床,饭桌橱柜......。在故居主卧房还放着一只世界上最著名的“猫”----毕加索特地为海明威制作的“雕塑猫”。雕塑的对象是海明威家里第一只猫。
![[转载]我在美国七十天(38):海明威故居的小猫 [转载]我在美国七十天(38):海明威故居的小猫](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我在美国七十天(38):海明威故居的小猫 [转载]我在美国七十天(38):海明威故居的小猫](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第一个将西礁岛搬上地图的人就是记者海明威。在西礁岛,他觉得要是那天没去钓鱼,那么这一天就是白过了。西礁岛的这座房子,虽然树叶婆娑,海风习习,但却留不住记者出身的作家。他更向往海湾另一边的哈瓦那。1939年,他离开了西礁岛的房子,重返11年前到过的哈瓦那。
70年多前,哈瓦那小渔村科西玛尔的黎明,和太阳一起归来的,还有那些半夜出海的渔夫们。他们中有海明威的面孔。他的眼睛,被大海染得蔚蓝。每日和渔民出海打渔,是海明威的主要生活。也因此,才有了《老人与海》。
哈瓦那东郊的瞭望山庄(La Villa Vigía),是海明威住了21年的地方。那里陪伴着他的是另一群几十只古巴猫。它们占据了庄园小楼的整整一层。在那里,第三任妻子玛莎·盖尔霍恩昵称海明威为“小猫”。海明威给每只小猫起了名字,名字都有英文字母S。成名后的海明威似乎一直保持着柔软的内心,尤其是对猫的爱。他写过这样的话:“人类往往由于某种原因隐藏自己的感情,而猫却不会。”短短一句,对猫的欣赏表露无遗。“猫是最善良、最忠诚的伙伴,养了一只猫,就会再养一只!”数量最多的时候,海明威在这里养了34只猫。海明威舍不得对爱猫做绝育手术,所以,猫得以大量繁殖,他将家里戏称为“喵呜制造基地”。当他与妻子吵架后,满怀愤怒与孤独在庄园徜徉时,身边总会跟着一只小猫。小猫走一会儿,就会调皮地停下来,在地上就势一滚,露出粉红的肚皮,它的四条柔软的小腿举起来,像白色的花瓣在开放。高大魁梧的海明威不由得蹲下来,他伸手把她抱在怀里。柔软的皮毛,明亮神秘像玻璃一样闪光的大眼睛,这世界上的光芒与美都凝聚于此。猫乖乖地蜷在他怀里,好像与他融为一体。妻子给他带来的不快,在这样的依偎里完全消解了。在瞭望山庄,海明威最疼爱的猫咪是一只叫做波伊斯的黑色小猫。每次海明威外出归来时,一进门就会看到,波伊斯带领其他猫儿,在庄园入口处的树旁迎接他。当它看到海明威靠在沙发上看书时,就悄悄的跳到他的怀里,海明威一边轻轻的抚摩它,一边看他的书。它自由自在地在各个房间跑来跑去,海明威从不阻挡它。还跟它一起用餐,合影留念,他还将波伊斯的打鼾淘气的音容神态写进他的长篇小说《海流中的岛屿》,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猫带给了海明威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在短篇小说《雨中的猫》里,他以猫作为场景,传达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挣扎。他的几部主要作品都是在猫咪的环绕中写就。猫也给海明威带来爱情裂痕与心灵痛苦。玛莎·盖尔霍恩趁他外出时阉割了家里一只爱咬人、随意喷尿的公猫。海明威回家后看到爱猫的遭遇发了脾气。玛莎·盖尔霍恩很委屈,大喊说:难道在你心里,我不如一只猫?两个本来就难容的强悍灵魂,因猫而加深隔阂,7年恩爱于1945年终结。1953年,瞭望山庄一只叫“威利叔叔”的猫被车撞伤,半身瘫痪,终天痛苦呻吟。为了解除它的痛苦,海明威不得不枪杀了它。此事在给海明威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他给友人写信倾诉自己的内心伤痛:“我杀过人,但是我从来没有杀过认识或者深爱的人,这就好像对着一个我了解并爱了11年,断了两条腿并且痛苦呻吟的人开了枪。”
我所看到的所有关于介绍瞭望山庄的博客,包括被获准走进庄园的中国记者的文章,都没提到猫,只提到游泳池旁有海明威的四只爱猫的墓。看来,那庄园的猫是没有了。同是故居,猫的命运为何不同?作为不同意识形态人类的共同朋友,用制度来解释其原因显然牵强附会。其原因我想只有一个,一个人们连牛奶都无法吃到的贫穷国家,哪有资金养一群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