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掉入废弃井中牺牲的战友——机枪班长赵俊岭

(2016-11-21 14:57:20)
标签:

回忆

纪念

分类: 我是一个兵
掉入废弃井中牺牲的战友—机枪班长赵俊岭
     掉入废弃井中牺牲的战友——机枪班长赵俊岭
    1970年8月28日,我们连三排机枪班长赵俊岭在作夜间科目时,不慎掉入一口废弃井中牺牲了。那时大部队还在内蒙执行军管和战备任务,我们连队从集宁撤往晋中部队营房留守,我被借调到留营机关帮助工作。(左图前排右边拿毛主席像的战士就是赵俊岭
    晚上,我正在团值班室值班,就听说连队有人掉到井里了,于是赶紧跑到营房前的菜里,只见人已经救上来送到运输队去了,人们正在给下井救人的副班长擦身上的水,披上衣服。
    听连里的同志说,吃过晚饭,天刚黑,三机班长赵俊岭带领全班在营房前的菜地里练习战术动作。他们呈三角队形前进,跑着跑着,副班长发现班长不见了,四处寻找,发现周围有一口废弃的水井,井口还长满了杂草,班长掉到井里了。井看上去很深还有水,他们不敢贸然下去,就到附近的运输队求援,连队和运输队都赶来不少人,还带来了马车上捆东西的大绳和手电筒,那时部队还没有机械化,部队运输还要靠骡马拉的大车。副班长把大绳捆在腰上,借着手电筒的亮光下到井里,还好水不太深,他潜到水中抓住了班长,让人们往上拉绳子,没想到赵俊岭全副武装,又经过水的浸泡,他一只手根本抓不住,人一出水就又掉了下去,第二次他用双手紧紧地抱着赵俊岭,才把他们两人一起从井里拉上来。这时,赵俊岭已经没有呼吸了。人们赶紧把他送到运输队去抢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正值夏季,尸体腐烂的快,赵俊岭的后事需要尽快处理,团里派人到赵俊岭老家河北元氏县接来他的父母,8月30日在团大礼堂开了追悼会。赵俊岭是家里的独生子,1968年入伍,根据规定独生子可以免服兵役,是在本人和家庭坚决要求下,他才入的伍,我记得他在部队开赴内蒙执行战备任务的誓师大会上表决心时说,“独生不独生一样为保卫毛主席而战斗,我要把浑身的血管放开,让每一滴血尽情地为保卫毛主席而流……”他为人忠厚老实,平时话语不多,工作勤勤恳恳,很快被任命为班长。在追悼会上不少战士发言回忆了赵俊岭生前的点点滴滴,为失去一位好战友而悲痛。他的父亲也站起来表示,儿子是为苦练杀敌本领不幸遇难的,同志们要苦练杀敌本领,不要辜负贫下中农的希望,一看就知道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那时抚恤金只有几百元,部队又给了老人家军大衣、大米和钱,他表示,自己是个老党员了,有什么困难自己可以克服,不愿意再麻烦部队,坚决不要部队给他的东西。多么好的老乡啊。因为尸体已经开始腐烂了,老人家也就同意将儿子埋在营房后的山坡上。团里买了口木头棺材,还做了个水泥墓碑,让我写了赵俊岭的名字,将他安葬了。
    送走了赵俊岭的父母,我听见赵俊岭的一些老乡说,老家的人听说赵俊岭殉职的消息,有些迷信的群众就对他父母说你家的房子修歪啦,算命先生早就说你家儿子有血光之灾,要不是入伍,你儿子早就死了赵俊岭有个姐姐,在外面工作,后来在她丈夫和当地民政部门的陪同下来到部队,说,赵俊岭是她家的独苗,要运回老家安葬,还要开棺再见弟弟最后一面。她的要求也不算过分,于是部队调来了一辆解放牌大卡车,还动员他们班的战士把棺材挖出来。事后,我听他们班副班长说,他们喝了点白酒壮胆,在连队干部带领下,把坟刨开,用绳子拴住棺材,往上拉时,由于使劲不均衡,棺材有些倾斜,再一晃动,有些腐烂的液体渗出来,一股恶臭,估计尸体已经腐烂,赵俊岭的姐姐也就没再提开棺的事。他们又用草绳将棺材缠了个严严实实,以防止路途的颠簸。
    处理完赵俊岭的后事,一连几天,大家都沉默寡言,不像以前那么说说笑笑。还是王副主任最先打破了沉闷,他说,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吗。没有火灾,哪有救火的英雄,部队有训练的积极性是好事(赵俊岭组织班里进行夜间训练并不是连队安排的),这次事故也提醒我们把营房周围的情况彻底清查一下。
    说到火灾出英雄,我想起那年7月份军里召开双代会(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和四号连队五好战士代表大会),郑维山司令员到会并作了重要指示,他首先表扬了我军工作取得的成绩,接着指出在抓典型树榜样工作上的不足,他说刘忠勇思想境界这么高的英雄,你们却只当事故处理(刘忠勇是188师的一个班长,在组织民兵投掷手榴弹训练时,为保护民兵不幸牺牲,后来他们师的宣传队编了台节目宣传刘忠勇的事迹)。张计辰节油的经验总后很重视,让他到各大军区介绍经验,办学习班,你们就不宣传。他要求我们出更多的像红九连、钢八连那样的英雄单位。陈伯达也到会讲了几句话,最后喊了几句口号:“毛主席万岁!”“毛主席的战士万岁!”“我们的人民万岁!”(这是在第二次庐山会议之前)可能是受当时大环境的影响吧,在赵俊岭的追悼会上,他最要好的老乡说,赵俊岭临牺牲前还挣扎出水面,断断续续喊着:“毛主席万岁!”我想这可能是他想象的,如果还能挣扎出水面,他就不至于淹死了。不管怎么说,那个年代的人对毛主席的热爱与崇拜是毋庸置疑的。
    事情已经过去46年了,但在我的印象里还是那么深刻。
下图是1968年3月15日我们刚入伍时,全连的合影,许多人都叫不出名字来了。掉入废弃井中牺牲的战友——机枪班长赵俊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