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农场”,却成就硅谷的斯坦福大学

标签:
旅游 |
分类: 旅游扎记 |
被称为“农场”,却成就硅谷的斯坦福大学
有一则关于斯坦福老先生建校的轶事很有趣,说的是:
一对老年夫妇来到了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办公室门前。
秘书问:“请问你们找哪位?”
老年夫妇说:“我们想找校长。”
秘书问:“你们有没有事先预约?”
老年夫妇说:“没有,我们是慕名而来。”
秘书看这对老年夫妻穿得皱巴巴的衣服,一副平民模样,好像刚从乡下来,就拒绝了他们,说“校长工作很忙,他没有时间见你们。”
妇人说:“好吧,没关系,我们等他。”
他们便坐在那儿等,秘书以为他们会知难而退,谁知他们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秘书于是告诉了校长艾略特。校长为了打发走这对固执的夫妇,便约见他们。老年夫妇对校长说:“我们的儿子曾经在哈佛上学,但是他现在死了,我们想在校园里为他留点纪念物。”
校长打断了他们的话:“对不起,我无法满足你们的要求。如果每一个在哈佛上过学的人,去世之后都要在校园中留下纪念物,那哈佛大学不就成了墓园吗?”
老年夫妇解释说:“不,我们的意思是捐建一座大楼。”
校长觉得好笑:“你们知道捐一座大楼要多少钱吗?”老年夫妻摇摇头。
校长自豪地说:“我们所有的建筑值750万美元。”
老年夫妻听完,不言语了。过了一会儿,这对老年夫妇说:“建一所大学只要750万美元,我们何不建造一所大学呢?”
校长听完,以为他们是痴人说梦,就转身离去了。
不久,一所大学投入建设,投资方就是这两位老人,大学就以这两位老人儿子的名字命名,叫斯坦福大学。
艾略特校长没有料到的是,这对夫妇用其姓名所建立的学校后来会与哈佛大学齐名。更难想像的是,那所学校一位名叫博克的毕业生后来竟会成为哈佛大学的校长,并且主政哈佛
老斯坦福夫妇的这一决定为以后的加州及美国带来了无尽的财富,尽管当时在美国人眼中这里还是荒凉闭塞的边远地区。斯坦福的腾飞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后的事情,由于斯坦福的校园极大,8000多英亩的面积,用于教学怎么用也用不完,于是1959年学校工程学院院长特曼(Frederick Terman)提出了一个构想:将1000英亩以极低廉、只具象征性的地租,长期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斯坦福就成为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正是得益于这个建议,斯坦福使自己置身于美国高科技研究的前沿。工业园区内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张,不久就超出了斯坦福能提供土地的范围,于是向外发展扩张,形成了美国科技尖端、精英云集的硅谷(Silicon Valley)。如果说,哈佛和耶鲁大学代表着美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那么,斯坦福大学则是21世纪科技精神的象征。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也可溯源于硅谷,下图是位于硅谷的Cisco和Appl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