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huhu
huhu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5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于小学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2020-10-19 12:13:52)
标签:

教育

附件2

蓝田县教科局教学研究室

2020至2021学年度教育教学科研县级小课题申报表

小课题

负责人

魏 祎

学科

英 语

学历

本 科

职称

一级教师

参   加   工作时间

200308

手机号

15929722220

工作单位

蓝田县洩湖镇中心学校本部

新浪博

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3018796682

申 报

课 题

基于小学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审 定

课 题

 

小课题 其他成员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帅扶伶

一级教师

蓝田县洩湖镇中心学校本部

杨   

一级教师

蓝田县洩湖镇中心学校本部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教研员(签名)      

年   月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研究方案(课题研究背景、课题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课题研究价值分析;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研究分工、成果预设等,字数不低于3000字)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核心素养”在国内外掀起了一场学术热潮。我国对基础教育进行深化改革,倡导素质教育。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了“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英语作为小学的必修课程,其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四个方面。而深化英语课程改革需要发展该学科核心素养,便于培养出更多创新型高质量的人才。因此我们将对基于小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知识技能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同步稳步进行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英语教学是大部分学生接触英语的初期阶段,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适应并投入到英语学习中,为之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传统英语教学侧重于英语知识的灌输,注重课本英语知识的讲解,课堂教学模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忽略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对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这也是如今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作出改进,帮助学生融入课堂学习,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核心素养体系概念”首次出现于我国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指在特定的情境下使用语言来传递意义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它要求学习者整合所学的语言技能,然后结合语境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学习能力指学生在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环境下能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选择优化的学习途径,最终实现有效学习。它主要表现为能保持学习兴趣、有明确学习目标、能有效获取学习资源并选择合适的策略通过监控、反思、调整、评价等方式进行合理学习。文化意识指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和文化,特别是对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影响颇深的内容,从多元的角度把握文化意识然后进行培养,通过对比分析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实现跨文化的沟通。思维品质指不同的人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具有个人特色的部分,其中包括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等。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分析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学生的认知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所以小学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一是利用语音素材培养信息获取能力,创设科学的语言环境,利用试听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模拟跟读引导学生获取学习方法。二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随时与学生保持交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三是用故事启发学生的思维。故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四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世界。教师要额外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来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认识,开拓学生的眼界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创新之处

    具体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研究:

    1.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2.结合东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教育,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设计有教育意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创新之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精心设计依托情境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教学活动可以包括个人探究、角色扮演、小型辩论等形式教师在关注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将其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从做中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主题恰当的英语阅读书目,待学生阅读后交流分享心得体会。

其次,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使学生能够互帮互助一同进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保持最良好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去,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英语属于一门非常重要的沟通语言,发挥着沟通与交流的作用,还具备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展示给学生们英语语言的工具作用,还需要让学生打破国家的限制,建立起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逐步养成文化内涵,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打好基础。在这样的教学之下,学生所学习到的并不单纯的是英语的语言,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语言的来源。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当中,加深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与记忆。

    最后教师要组织开展与德育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谓“教书育人”实质上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和文化底蕴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校四、五、六年级全体学生。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了解,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并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2.文献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借助理论和经验,指导教师实验研究。

3.行动研究法。通过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在研究的同时重点写好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

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七、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0.9—2020.10)

理论学习,确立课题,申报课题;确立研究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二)试验阶段:(2020.10—2021.4)

通过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分析、讨论和研究,探索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英语教学方法。

(三)总结阶段:(2021.5)

 整理档案,进行数据分析;论证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总结实验操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形成成果报告;通过开设研究课,撰写实验论文以及编定优秀课例、案例集等形式推广研究成果,根据反馈信息,修订下一轮的课题研究。

    八、课题组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 魏 祎

在本课题研究中负责组织工作,制定总体研究计划,各阶段的实验研究方案及撰写调查报告和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帅扶伶

    课题组成员:杨  

在本课题研究中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数据的分析处理,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测试,撰写各阶段研究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基于小学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调研报告。

    2.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

    3.基于小学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4.基于小学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调查报告、教学设计、课例集、典型案例、教育叙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