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逊(Sebastian)凯萨琳(Kathryn)安妮(Annette)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33736/(内容介绍)
这部电影看到结尾,我的三观差点给毁了。本来我以为斯巴逊会浪子回头然后和安妮有一个happy
ending,结果男主竟然就那么死了;男主死后我又以为安妮应该非常悲伤然后将斯巴逊的遗物----那本日记珍藏让后当做自己永久的回忆,没想到安妮竟然把它复印分发以致学校里人手一册,最后还坐着男主的车笑得特别开心。。。。
看完后我又仔细想了想,感觉这部影片确实有它的高明之处。
首先关于安妮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的问题。部分人认为安妮才是最大的boss,是这场游戏最大的赢家,作为新校长的女儿除掉了到处害人的斯巴逊,揭发了道貌岸然的凯萨琳,并且开走了赌注捷豹跑车。他们觉得安妮和兄妹实际是一种人并且更加精于此道。但是我认为导演的本意并不在此。从安妮与斯巴逊恋爱过程中安妮的表现看我认为安妮也是真的爱上了斯巴逊。我认为导演在结尾处并没有排除这一可能反而略有暗示应该是刻意营造的模糊结局,符合一般美国电影的特点。
所以我认为安妮可以当做一个正面人物来看。至于导演出乎我意料的安排,我想了想还是中美文化的差异。中国佛家有句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说的是回头就是岸。所以我们的思维便是浪子回头了以前的一切便可以既往不咎了。然而在基督教不是。基督徒认为上帝看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已经犯下的罪只能靠以后来弥补。所以虽然斯巴逊浪子回头,最后依然被安排了死亡的结局。我想他的死亡和他日记的公开以致揭露凯萨琳都是一种赎罪。说到这也就解释了安妮复印分发日记的目的:惩罚教坏利用斯巴逊的凯萨琳,并且替斯巴逊赎罪(我认为公开斯巴逊以往的罪行也是一种赎罪的方式)。这里就又涉及到个小问题:公开日记不是会伤害到以前斯巴逊伤害的女孩么?对这个问题我也把它归结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或许在美国这并不是多么严重的事,不像在中国或许会毁了女孩的一生。
那么安妮作为一个正面人物结尾为什么会开着斯巴逊的车笑呢?我认为这一方面是导演模糊结局的一种安排,一方面也是中美电影文化的差异问题。中国电影男女主有真爱后一方死亡一般都是另一方痛不欲生终生不娶(嫁),或者至少到此结束不提后事。然而在西方电影的经典之作《泰坦尼克号》中女主后来不是依旧结婚并且都有孙子了么?由此来看安妮作为正面人物将日记放在副驾驶笑着开车也是可以理解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