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0125日记

(2021-01-26 07:57:41)
分类: 读书

20210125 日记 第一回

 

“祖母”一天。其中两个会还重叠了半个小时!上一个结束,立刻赶去另一个祖母间开下一个;几个会下来,工作日历上繁繁密密地出现任务,脑壳都木了!

 

说了该重读西游了,就重读。离上一次嚼骨头般的阅读至少十五年了吧。 上次读得哪个版本也不记得了,学校中文图书馆借来的。昨晚从书架上挑了一套体积小、趁手,重量轻的版本,人民文学1985年的本子;以明刊本金陵世德堂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为本。

 

扉页上戳了一个红色公章:研究生部;公章后面写了个字:赠。 这是研究生部送爸爸的书吧?

 

再翻一页,看见一页插画,很不坏。以圆形和弧线达至构图之视觉统一。孙猴子相对于那师徒三人果然疏离一点,不要紧,紧箍咒在脑壳上箍着呢。古干的插图和装帧。

 

慢慢细细地读了第一回。

 

既是开始重读,那么就不着急。不着急着读 —— 昨儿读了第一回,后儿能不能有时间读第二回,也不晓得,随意。  不着急着写,不着急写的意思是 —— 不着急着正确,想到什么、想起什么就写什么;也不成文,也不成章成回,这就是不着急了。

 

以为过“不显著的生活”乃福气,啥都不显著,尤其是爱好,要藏着,要不以多人知,要与铜钿没关系 —— 不显著。那日茜茜说起参加教学国赛,我居然没忍住:何苦再为这些教学竞赛投入时间和精力了,教书的事搞什么竞赛对于教学究竟有多大促进呢?” 很多很多年前我也参加过教学比赛,隔壁的叔叔喜滋滋地告“你得了第二名!”,他当然没想到我竟哭了  —— “为什么不是第一名?! 原来曾经也很想显著啊。

 

这么推算,必定是因为显著不了才如此自我安慰,甘居p<.05。  

 

不显著,就不怕不正确,不政确,我写我的,你读你的;写不出来,自然闭嘴,绝不勉强为文。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开章就大,从混沌天地未分开始;再由大至微,皆在一条时间线上,直写到生了人、生了兽、生了禽,有国和君如此等等,最后聚焦至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不过两页不到的字。

 

l  Agency

石猴子诞生了。

究其所以,是石头受了天与地(亦即:阴与阳,乾与坤)的灵气而生(“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全在无意二字,天地乾坤无意中将山顶上的一块石头受了孕,石头也没有主动要求受孕,一切皆在无意偶然 —— 机缘凑合了,就有了。

 

这样的“石猴儿”的诞生没有一个agent(这个词真难翻:主动的带有目的性的人或其他物)在整个过程中,带着目的性的谋划和策动,直至目的实现;而是—— 偶然,无意、机缘 —— 石猴儿诞生。 石猴儿的诞生不需任何或 ‘物体’为其负责。

 

这正是前段时间在说哪副圣母领报时提到过,圣母领报或耶稣诞生之过程后面有一个极强大的agent,出自于某个人或某个个体的主观意志、有目的性的策划以及主动实施,不但有目的、计划与实施,还有人提前通知。这样的agency and autonomous的框架在二者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分野和不同。

 

盘古是怎么生的?在神话中,他的诞生本质上与石猴儿差不太多 ——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

 

中国古代神话中也有什么吃了红绳子怀孕的,踩了巨人的脚印怀孕的,吃了仙鸟衔来的果儿怀孕的,吞了玄鸟之卵怀孕的,…… 不一而足,都有点“无意得之”之意;当然也有很强的目的性的策划,比如流星入梦怀孕的,哪个晓得是不是偶然呢。不继续做考据了。

 

倒是想起细时候常常辗转睡不着,担心自己怀了孕,必定是神话读得走火入了魔!

 

l  Hierarchy (差序)

 

石猴儿聪明、勇敢。花果山那么多猴儿,就它敢跳入水帘洞。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好猴!

 

猴群们居然讲信用,石猴儿发现了水帘洞福地洞天,带着猴儿进去享福,猴群们守诺拜石猴儿为大王;换做另一批人或猴儿,一定早已把猴儿撕了,自己在水帘洞天享福了。

 

猴儿称了王,遂将石猴”的石字隐去,而换名美猴王。 (倒要看看,写到(读到)什么时候,才将这个换做?) —— 正名,这倒不用教。

 

再分派了君臣佐使 —— 排定差序结构,哼,这也不用教。

 

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美猴王想起了

 

终于,美猴王想起了。齐全了。

 

猴儿想起了才有了后文。原来“会死”才是真正的驱动力。

 

好些时间之前,读莫扎特写给友人的信,他说

 

‘Death, when looked at closely, is the true goal of our lives (…) for a number of years I’ve familiarized myself with this true best friend to such an extent that his image is not only no longer a terror to me but offers much that is comforting and consoling! – And I give thanks to my God that He has given me the good fortune of finding an opportunity – you understand what I mean – of realizing that death is the key to our true happiness.’

 

不显著的读书笔记就是这幅鬼样子,中英夹杂,不惮于牙缝里塞着肉。 


(古干的人物‘照’)

20200125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