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咖啡猫

分类: 听玉 |
是咖啡猫猫,不是加菲猫。
猫蛋对咖啡(咖啡粉、咖啡豆,咖啡!)都有万分的兴趣,导师说:“果然是宝蛋的猫,我的猫猫都不喜欢咖啡和茶。”
即使二蛋相随,也不能给她喝咖啡。
不过今天清早,就那么眼错不见的几秒钟,她已经从自己的食盆(工作室)跳到了宝蛋的书桌(阅览室)上的咖啡杯旁,被抓住的时候,俨然已经喝了好几口,咂摸有声,分外得意。
观察了一天,未见异常。
宝蛋只好重新再做一杯咖啡。
想起好久不做手冲咖啡了;这两三年,吃穿用度上减省。至于煮茶、做手冲一类总不大再肯再花时间了,到如今做手冲咖啡的次数不到一个巴掌。想起前年玉倩带来的豆子还未消耗完毕,不若做一次手冲。坐在条桌上磨豆子,猫蛋全神贯注观察宝蛋磨豆子,小爪爪时不时伸出来想参与参与。
用大银幕看电影的时候,一看我摆开排场,她就跳到书画桌上等待看电影。她看得很认真: 比如昨天,她看着电影里的妈妈的抹布和扫帚怎样移动,孩子们的球怎样跳到了门口,年轻的小学老师怎样离开了家,走入巷口…… 她与我为同一件事情或东西而凝视的时候,我很感动。 我喜欢她,知道猫蛋也不讨厌我,虽然我们各自喜欢不同的事情。但是当我们为同一件事都真诚地凝视的时候,觉得很感动。比如有一天晚上,我一边看画一边写东西,一边把身边谱架拉近,打开谱架灯对照另一幅画的时候,她呆在我的腿上一起凝目。 这,当然不过是人的自作多情。
喝了手冲咖啡,中觉很浅;好像梦见了什么,在梦里笑了;听见猫蛋舔我的头发的声音,睁开眼睛 —— 她站在枕头上注目良久了。
噢,今天多了一个外号:咖啡猫猫!
自上周以来,想看看周遭的人有些什么反应和变化,并不是从报章或者不同的社交媒体上地看,而是亲身亲眼地看周遭的人们的反应和变化,是否有讨论有争论? 寒假期间,又逢柯罗娜,大伙儿各自隔离,唯一的“亲身”途径就是学校的群发邮件。周四校长和政治学院发出一份给所有人的邮件,员工、教师和学生。前几天有一位教育学教授发了一封家庭教育的邮件,大意是父母怎样观察孩子们的coup倾向, 这位老师因其他同事们向他(她)咨询因而发出的一封回答性和帮助性的邮件。今天一早一位英文教授对这封邮件做了一些回应,大体是学校群发邮件平台不应谈政治,顺便说了些其他。此时,果然是李最先发声,到中午时分政治学院再次回复,到晚饭前后李再次回复,这一轮邮件到现在也许大体应该告一段落了。
人们遇到与自己价值系统、所谓信仰相左的事情的时候,会发生的反应和行为包括:
正名或歪名:用不同的标签和名号将某一类或某一个特定的行为和事件归类,归类之后就好办了。比如“学校群发的邮件不应该政至化”,意图将正常讨论parental style的邮件归于‘political’的名下,这样教育学老师所发的邮件就‘不正确’‘不合适’。 比如‘这件事已经跨越了政质范畴,而是属于犯罪范畴’这是另一种标签和归类方法,那么就给定了群发邮件能够谈论某些事件的空间和假设。很遗憾,“学校平台的群发邮件不能讨论政治”的假设却没有人挑战。
正名或歪名之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减少认知不协调性。正如李在邮件中写道:“您(即写信的英文教授)的反应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作:‘dissonance reduction’”。(李的回信挺有礼貌,但绝不客客气气;有的事情大概不存在虚伪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空间。但他绝没有叫他人闭嘴.) Dissonance reduction的方式颇有几种,邮件(们)看来有:前面提到的“正名或歪名”的方法之外,还有:划清界限(我们虽有同样的理念,但是,他们是他们,我是我。);寻找归因或者责任方 (这件事不怪他,也不怪我,怪叉叉叉 …… 哦,天下可以推搪的人多了!);既然无法改变既成事实,那就改变对于事实的认知(perception:“这是为了你好!” “这是为了拯救全人类” )。至于还有其他,比如玩耍文字的游戏等,明明摆着有许多不同方法可以解决的问题,大家却不用;比方,机器学习的语义分析,很简单,操作性也强,也有所谓的大家期待的“中立性”,不用紧紧巴巴地讨论如果不说“我爱你”,是否方式说或语言词汇也能表达‘我爱你’呢?世间最难说的话当然不是”我爱你“,最难说出口的是:”谢谢“ 和”对不起“。
已经写的太多了。 而事实上这一周我再赶一个又一个的DDL。
给日记一个安静的结尾。从岛屿们回来,想起Wyeth的Island Funeral. 这幅画名儿有歧义,倒像是给岛屿举行的葬礼: 缅因的Teel Island.
N. C. Wyeth, Island Funeral, 1939, Brandywine River Museum of Art
Source: https://www.brandywine.org/press-room/press-releases/n-c-wyeth-new-perspectives-most-depth-presentation-renowned-20th-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