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速度的计算公式
(2013-04-04 13:19:06)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法指导 |
关于速度的计算公式v=s/t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如在百米赛跑的运动场上,如果你是一位观众,你是看哪位运动员跑在最前面,哪个就最快,这实际上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如果你是一位裁判,你是看哪位运动员跑完百米所用的时间最短,哪个就最快,这实际上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但实际上不同的物体往往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都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在物理学中,常常要先算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再通过比较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实际上是用比速度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物理学中,把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如果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则速度的计算公式就是v=s/t。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速度v是不随路程s、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的,只随路程s与时间t的比值的变化而变化。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v=s/t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偏差,主要还是学生对这个公式的理解不够透彻。
例一: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v与s成正比
B.v与t成反比
C.v随s或t而改变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与s或t无关
分析:因为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的运动速度始终是不变的,不会随路程s、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答案应该为D。
例二:下列关于公式v=s/t说法错误的是( )
A.速度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物体的速度越大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
D.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分析:物理学中,速度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大小决定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长短都无关。所以错误的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