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题记:这是我和老公共同完成的作品,虽然迟了一年,但还是希望在这个七夕把它奉献给需要的人。没有刻意修改,保持原汁原味。也许读来平淡枯燥了些,但我相信对准备怀孕的亲们是有用的。
很多人把怀孕生育当做女人的本能,想生孩子时就匆匆忙忙怀孕了甚至还未有生孩的打算就意外怀孕等等,当然生育是基本能力,但在动辄生七八个孩子的30~60年代,孩子的存活率是较低的,不少孩子夭折,即使存活,有一定残疾的孩子很多。人的健康特别重要,哪怕是有点头痛发烧,人就特别难受,精神不振。更不要说伴随一生的残疾,身体受折磨不说,性格也很难无缺陷。现在,一般家庭只要一个或两个孩子,所以不容许孩子有任何缺陷,给孩子一个健康完整的身体是负责有担当的父母必须做的,意外怀孕或未充分准备的生孩都是不负责的。相比给小孩上早教班,各种艺术培训班以免输在起跑线上,做好充足的孕前准备和孕期工作,给孩子健康的体魄才是赢在起点。身边也接触了不少各种孕前未准备或一无所知就匆忙怀孕的例子:
例1:不清楚怀孕症状,刚怀孕两周,就提重物导致流产,后期再怀困难;例2:未做准备的异地两口见面后同床,怀孕两个月后检查发现宫外孕,紧急做手术,切除一侧输卵管,再怀概率降低;例3:结婚后匆忙怀孕,结果身体欠佳,孕吐持续几个月,甚至卧床休息,生活无法自理。
开工没有回头箭,生活不是拿来试试的,特别是怀孕生育这件事,可能一辈子就一次,没有吃一堑长一智的机会,而且一旦怀上,将是持续十个月(长远了说,孩子的健康与否影响整个后半生的个人与家庭的幸福生活)的孕期,无法中途退出。出现卧床无法自理的极端状况,一个月都很漫长,何况是十个月呢。
所以现在孕育孩子,要尊重科学,依靠科学,优生优育,做好准备工作。
相比很多人,我觉得我的孕期是幸福的。除了前三个月刷牙会出现的孕吐,闻见油烟味会有的恶心,后期肚子大了公交车挤不上去的尴尬外,其他方面是舒适的,工作上领导同事都比较照顾,家里老公也很贴心,我也尽量保持心情舒畅,注意营养。最后宝宝如期顺产降生,宝宝现在一周一,可以说乖巧懂事,各方面发育良好。
现总结几条经验供后来者参考:
一、孕前准备
1、身体准备:父母双方都要提前半年,最少提前三个月开始锻炼身体,加强营养,将身体调试到最好的状态。我们当时是每周末一起打羽毛球,晚上有空一起散步。饮食上没有太大变化,就是提前三个月开始每天晚上睡前吃一粒叶酸,正好吃到三个月的时候怀孕。现在想想,如果母体本身缺钙的,可以提前补钙。母体钙质充足了,才能给孩子打好基础,孩子才能有充足的钙质。
2、心理准备:孩子的到来会给两个人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应提前考虑清楚。必须双方都认为条件成熟,从心理上可以接纳孩子的到来。这点每个人情况不同,不赘述。
3、孕育:选择在双方都身体健康、不劳累,心理放松、不焦虑的时候。季节我认为秋天或者春天都挺合适的。提前计算一下,孩子最好出生在暖和(起码不冷)的季节,因为刚出生的小婴儿实在很难给他穿衣服,天气冷了给小婴儿洗澡也是一大难题。
二、得知怀孕
例假未准时来报到的时候就要小心了,等一周左右可以去药店买早孕试纸,这个时候就可以测到了(为确认可以第二天早上再测一下)。当时我测到已经怀孕的时候第一感觉不是喜悦,心情一下变得沉重,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了,我孕育了一个宝宝,有了责任重大的感觉。但是也不用紧张,按部就班该干什么干什么就行,注意不要剧烈活动,不要穿高跟鞋,不要提重物。当时别人推荐了一个非常好用的软件“快乐孕期”(现在可能叫“宝宝树”),对没有经验的妈妈来讲非常有用,软件会提醒你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你应该做什么,其他处于同一个月份的妈妈是什么情况,你可以发帖子和她们交流,重点推荐。当然,找一两本相关的书来看也是有必要的,让自己了解整个孕程,做到心中有数。
三、孕前期(怀孕1-3个月)
怀孕前三个月,继续每天睡前补充叶酸。
1、时间计算:怀胎十月其实并不是足足十个月,而是四十周(自然月大概几个月),且不是从怀上开始计算,而是从最后一次例假的第一天开始计算。所以你测出自己怀孕的时候,其实已经有35-40天了。而反应较为剧烈的就是12周以前。所以这个时间说长不长,关键是心态要好。这时候就可以计算一下预产期了(网上有公式)。
3、产检:产检最好一直固定在一家医院,生产也在那家医院,以后生产、报销都比较方便。书上一般建议发现怀孕了要去医院做NT,我当时并无不适,所以一直没有去医院,一直到12周的时候才第一次去医院做B超。当时之所以没去医院,一是因为没有出现流血、肚子痛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去医院了),二是医生看病按部就班,像流水线一样。但每个妈妈例假周期不同,孩子发育进度也不一样,所以有的没有及时测到孩子的胎心医生就说建议不要,这时候父母就会非常忧虑担心。但有的妈妈坚持几天,孩子又正常了。所以自己了解一些知识是必要的,不要被吓到。
四、孕中期(怀孕4-6个月)
孕中期可以说是比较舒适的一个阶段,因为孕吐基本上已经消失了,而身体还没有变得笨重,胃口也慢慢恢复。所以这个阶段要注意加强营养,多活动身体。
1、饮食:早餐是重点,一定要吃好。怀孕前我们的早餐都是在外面解决,一个包子一杯豆浆就打发了。但是怀孕后每天都是在家自己做。早餐一般是稀饭或者豆浆,搭配水煮蛋或者鸡蛋煎饼之类的。稀饭不是简单的白稀饭,里面加红枣、红豆、黑豆、芝麻、核桃等等可以加入稀饭的东西,豆浆也不是单纯的豆浆,也是黄豆、红豆、黑豆、黑芝麻、核桃、玉米粒一起榨出来的五谷糊糊。往往煮出来看着就有食欲,这样也基本保证一天摄入了多种食物。
早上我会备好今天一天的点心和水果,水果洗好装在袋子里,路上再买一袋新鲜牛奶。我每天上午必吃的是一个苹果喝一袋牛奶。中午饭在食堂解决。下午再吃点水果,吃几颗核桃、葡萄干之类的干果,对宝宝的发育也是极有好处的。我记得有几种东西是不能吃的,也适当注意,我当时基本上没有太多忌讳。晚饭就在家吃稀饭,馒头之类的,也没有特别有营养。周末炖一锅排骨汤,或者清炖一条鱼就够了。孕期饮食不是自己爱吃什么就多吃,不爱吃什么就不吃。要切记,你吃不是为你自己,而是为了宝宝的发育。我平时不吃苹果,煮鸡蛋,牛奶,核桃,但是孕期每天都坚持下来了。(苹果是最适合孕妇的水果,可以让孩子皮肤好;核桃等坚果补脑;鱼类对眼睛视网膜发育好,牛奶,鸡蛋补充蛋白质,黑芝麻乌发)
2、活动:前面说了,这个阶段精力也慢慢恢复了。如果有时间有精力身体也允许的话坚持锻炼,散步是最好的方式。你在18-20周左右会感觉到胎动,宝宝会喜欢你走路的时候一晃一晃的感觉,对你来说,你通过锻炼保持了体力,也有助于顺产。你的体态也会相当轻盈,一直到后期都不会有笨重的感觉。
3、营养元素补充:如果你有按时产检的话,医生在这个阶段就会提醒你叶酸不用吃了,可以补充钙、铁、DHA、复合维生素或者是孕期奶粉之类的。这些东西因人而异,如果需要的话就补充,但是也不要过量。
五、孕后期(怀孕7-10个月)
到了后期肚子慢慢鼓了起来,身体开始变得不那么灵便。这一阶段会觉得时间过的比较慢,尤其是如果你工作比较累,上下班路途又遥远的。但是,呵呵,到了这个时候你只能挺着了,宝宝会时不时在肚子里踢你,但大部分时候你并不会觉得痛。如果可以坚持活动,如果体重增加过多到最后一个月要控制饮食。这一阶段的任务有两点:
1、胎教:大概6-7个月开始,宝宝能听见外面的声音了,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给宝宝听固定的音乐,或者有空的时候拍拍宝宝跟他对话,他会做出反应的。时间在5-10分钟,太久了宝宝也会烦躁。宝宝在肚子里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睡觉或者半睡半醒,所以要挑他清醒的时候。如果有兴趣可以系统学习一下,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保持情绪的平稳和愉悦对宝宝最为关键,切记整个孕期都是如此!
2、准备待产包:宝宝已经七个月了,距离来跟你见面已经不远了。所以妈妈这个时候就要开始操心,宝宝来了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待产包的准备分两部分,一个是妈妈生产和月子要用的东西,一个是宝宝出生后一两个月内要用的东西。待产包网上非常多妈妈分享的经验,可以参考,也可以向周围有经验的人请教。当时这一部分我是花费了比较多精力,问了很多过来人,又在网上看各种经验分享,形成了自己的购物清单,包括要准备哪些东西,什么牌子的性价比高,买好了就勾掉。事实上我准备了好几千块钱的东西,老公当时觉得多,但后面基本上都用上了。提前准备的好处是你可以货比三家,买到性价比高的,而且用的时候顺手拿来,不会在人手不足的时候忙中出乱。(有空我再整理我准备的那些东西)
六、生产
最期待的时刻终于要来了。
预产期前后半个月生产都有可能。所以提前收拾好去住院要用的东西,包括妈妈的和孩子的,最好各用一个背包装好。此外一些证件,如身份证,准生证,结婚证等也要准备好装起来。最好提包就能走。生产的征兆包括见红、阵痛、破水。说不好哪个先来。但是一破水就要平躺下肢抬高,最好打120拉去医院,因为羊水流干了宝宝很危险。见红不用紧张,如果没有阵痛距离生还有一段距离。提前了解一下产程的三个阶段,做好心里有底。医院不远的话,当阵痛达到规律的十分钟一次的时候就可以去住院了。去了医院就听医生的就行。
阿弥陀佛,我只痛了大概六个小时宝宝就顺利出来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