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477年-523年),字子昭,梁武帝叔父萧崇之之子,梁武帝的堂弟。齐时曾任永宁令,政绩显著。齐永元二年(500年),封步兵校尉。萧衍代齐建梁后,封吴平县侯、南兖州刺史,加都督。后历官领军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侍中、安西将军、郢州刺史等职。他勤于政事,颇负盛名。梁武帝对他极为器重,“军国大事告与议决”。普通四年(
523年)卒于郢州治所江夏郡城(今湖北武昌西南黄鹤山上),时年47岁。梁武帝诏赠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萧景死后,初葬于江夏,后迁葬建康(今南京)。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位于南京栖霞镇十月村,墓前现存石刻两种三件,其中石辟邪两只,东西相对,间距约21米。西辟邪于1956年曾掘出地面,因破碎无法修复,于是又埋入原来地下。东辟邪为雄兽,原来从腰部断为两段,左前腿、底座也断,1957年5月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重修。现臀部略残,身长
3.80米,高3.50米,体围3.98米。昂首张口,长舌垂胸,右腿前迈。头有鬣毛,腹侧双翼,翼前部饰6根翎毛。胸前几缕勾云纹,仿佛长髯飘拂。整个辟邪体态肥硕,雄俊壮美。
萧景墓神道仅存一石柱,现存石柱为神道西侧石柱,是南朝陵墓石柱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之一。柱头为一饰有覆莲纹的圆盖,圆盖之上仍立着一只仰天长啸的小辟邪。柱身上方接近圆盖处,有一长方形柱额,其上反刻“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23字,字迹清晰。柱座上圆下方,上为衔珠双螭,下为方形基座,基座四边刻有张口、吐舌的神怪纹饰。整个石柱造型精巧,装饰华美,是驰名中外的雕刻艺术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