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平金粟山

(2015-08-25 21:46:30)
标签:

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金粟山寺

魅力陕西

西安路过

分类: 魅力陕西
富平金粟山

         从富平到薛镇的道路宽畅车少,路也比较好走,当过了薛镇以后道路开始难走起来,常年行走的工程车是本来就已经很窄的道路更加难行,当然这里也是经过清水峪乡通往红土镇的重要交通要道。去富平金粟山也只能选择走这条道路,过了王马村就是清水峪水库大坝,常年少雨,水库基本见底,一人多高的蒿草在库底长的比人高,要多荒凉就有多荒凉。因为不认识路,只能跟着景区的指示牌走,过了大坝道路拐离X221道开始进入去金粟山的盘山公路,道路用烂来形容那根本是高抬这里,简直就是一条要命的道路,有的地方和爬山一样,人走都很困难,汽车就更加难行了。不过在前两个月西安一个户外团体竟然是把一个47坐的车给开了上去。估计是能把司机吓个半死。
         盘山公路不短,少说也在10公里以上,好处是下车基本就已经到达山顶。景区是个私人承包旅游点,钱少开销大,道路基本都是石子路,还没有用水泥硬化。最近几年陕西只要是还看的过去的地方,就都被修成了景区,全国都一样,想座在那里发财,结果很多景区的命运都是倒闭,大量资金打了水漂。这也只能说是广大人民群众开始明白道理了,不要什么地方别人吹吹就跑去,结果回来除了后悔还是后悔。
          新修的景区大门也很简单,有大概十来个工作人员,门口是简单的简易房子,所有的人员都在这里吃喝拉撒睡,但是工作人员对游客到是很热情。景区每天基本都是游人比工作人员少的情况比较多,所以检票的人员也喜欢和前来的游客啦家常。在陕西的北山和南山有着决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北山几乎少有树木,可是金粟山进去以后会发现几百年的大树到处都是,几乎多数是柏树,这也从另一方面应正了这里绝对不简单,肯定有着超凡的历史。
         第一次来,不知道深浅,进大门前行不远就一三岔路口,左边是去龙王庙和古庙遗址的,右边是去金粟山寺院的,平时不怎么喜欢庙宇,所以选择向左而行,走百来米就到景区内停车场,停车场到是挖的老大,却空无一车。到是停车场东边的土崖下一个铁焊的笼子里面养着一头野猪,到不怎么怕人,估计平时也是见的人多了,并不害怕。四周都是不高的灌木,并无什么景色,心里立即就凉了半截,停车场边一指示牌向上去景观台的道路,于是奋力向上,选择先登顶在说。
         从停车场上去路并不难走,也不远,不过十多分钟就到。山顶上修一景观塔,高不到20米,三层四边形,纯水泥制成,不做装饰,根本谈不上美感。上的塔来碰到一对情侣,男的是本地人,女的是重庆的美女,倒也好客,聊不一会也就熟悉起来,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因为今天行程紧,只好婉言谢绝,这里也表示感谢,(给他们的合影付后,请见到联系,好取照片)
         从山顶遥高处看关中大地,以是尽收眼低,东南山峰好似一道天然城墙,高几百米,直上云霄,老远以巨石横空而出,形同鹰头,当地民间传说此石一然成精,结果70年代果然有架飞机就在鹰嘴山撞崖,机毁人亡,于是乎更成了山精成神之说,被当地群众广为流传。从山顶到金栗山中峰道路四通八达,只要是向下方向的山路都可以走,行走林间,两侧都是百年老树,景色也随之向好,从大路一路小跑,依然就进入金粟山寺山门之前。
         金粟山寺历史悠久,据考证秦朝王翦当年就在此山藏兵,现在山上王翦点将台依旧,古人却已化为历史,大秦时期金粟山也在王翦的封地之内,山下就是美塬镇,想必王翦退休以后也经常来此游玩吧。至唐朝以后,佛教更加兴旺,金粟山更是佛寺众多,香火经久不衰,直至如今。现在山上寺庙依然沿用明清建筑,而石窟更是难得的仿古好去处。
         金粟山寺百步梯前刚好碰见李居士给徒弟田居士讲法,我也就蹭上前去白听,原来百步梯前这颗参天大树是棵名贵大树。学名抱榆树,竟然有1200年之久,因为树身长满各式树疤,年长日久形成各种动物形状,却得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百兽图树。凡是来此游客摸此树者,百病不侵,想财得财,想禄的禄,不看别的,只看树冠之上迫红,就已经知道一年有多少善男信女前来摸福还愿。我也抓紧机会,摸了下,看李居士回身之机直接就把大树楼在怀里,此树真的太大,我根本抱不上它之一二,但愿我今年也得好福气,保佑我股票天天涨停板。
         跟随李居士一道向上进的寺来,山门里中间供奉的神像上梁经过李居士讲解才知道,原来在两根柱子之上缠绕有两条青龙,据说早些时候,一对夫妻艰难过活,女人吃苦耐劳,男人用功读书,结果高考得中以后,竟然抛弃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妻子随告上金粟山寺,晚上佛爷就报应到他,直接化为青龙取了他的首级,挂在梁上,以示后人学好。
        过了山门一排依山而建的庙宇,左边一次是高禖神(民间尊为送子娘娘),其祠已有上千年历史,是目前海内外祭祀高禖神的惟一圣地。其洞上之石扁目前为光绪二十三年所立。前些年有一四川信徒结婚多年不能怀孕,晚上梦到佛爷告诉她富平有一个洞中洞,结果一路寻到这里,就在高禖神洞下方还真有一道仅容一人而进的小门,但是进去却另有洞天,洞内面积广阔就是4人摆上一桌麻将也不过分。四川妇女找到这里,拜罢送子娘娘,回家就开怀受孕,来年产下一对儿女。
         过了高禖神洞就是鸿雁姑姑庙,听李居士说,这为鸿雁姑姑竟然是肉身坐化而成的本地神仙,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真人肉身佛像,我也见过不少,没想到这里也有一尊,鸿雁姑姑是善良,勤劳的化身,在民间,尤其在当地故事广为流传,我今天就不在啰嗦,大家还是亲自去洞前听李居士讲吧,会更加精彩,更加生动。
         鸿雁姑姑庙下方是历朝历代所立石碑,纪录着这里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大小10多方,这里文革期间的破坏也是相当厉害,目前所保存下来的已经是极少一部分了,见证着这美丽的地方,记录着每一段美好的传说。
         当随同李居士进的耳房的时候,李居士还送给我几本书籍,是由西安出版社出版的金粟山神话传奇,由马福元编著书写。闲谈当中,和寺里的解说员也熟悉起来,她告诉我,其实这里最好的应该是庙里的明朝壁画,怎么还有明朝的东西保存下来,原来还真是有,这里山高皇帝远,很多东西不能好好保护,前几年文物部门已经鉴定这里的壁画是明朝古画,也是文物,自然知道的人并不多,庙里也拿不出多少钱来保护,只能买些塑料纸全部遮挡起来进行保护,以防游客在壁画之上乱刻乱画。真是可惜了,为了保护好这里的壁画,平时是不告诉游客的,还好我这次亲眼目睹了这组明朝时期的古老壁画,也是最原始的。
        金粟山最东首是药王庙,这很符合中国的传统,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庙宇都供奉的有药王,这里也不例外。当然也是对我国古代医学的弘扬,对祖国医学的肯定。遗憾的是在解说员美女的陪同下光听她介绍去了,临走时却忘记请教她的姓名,看样子我也太不应该了,当然也证明了这里的故事精彩,这里的人心淳朴,这里的美景如画,让我把什么都忘记了。
         出的金粟山寺,中间就是去中峰的道路,两边分别是去东峰和西峰的道路,端直向前不远,就来到中峰鳌头,向下一看,我的妈呀!难怪这里古代名气那么大,真是不到这里不见美景,山头下方几乎是成九十度的修了条路通下山去,比我们平时上的楼梯还要陡峭山高不能知其高,看了就吓死个人,原来这里才是上金粟山的原始古道,现在已经被景区安装上了铁链保护,我刚才上来的路是最近新修的,难怪那么烂,让我还误会了这里老半天那。
         金粟山民间每年的六月六古庙会也是空前的热闹,来自十里八乡的香客都是从古道上来的,就是我这玩户外的从下面上来也非一两个小时不可。其中很多老人凭着对佛的信念,都是徒步走上来的。听当地人说,每年庙会的时候山上都是人满为患,人多的时候几个小时都上不来,今年庙会期间,景区为了安全,就没有敢开放这条古道,让大家都走的是西峰新修的道路。
         游完中峰返回庙前从东边下去,半小时就到东峰,东峰也是一条陡峭的山崖,在山顶修有两间庙宇,因为没有庙祝,所以不能进去礼佛。但是两边古庙宇遗址的遗迹很清楚的还留有遗迹,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多么的宏伟壮观。刚才在庙里就听李居士和田居士告诉我;金栗山这里的风水也是极佳,整座山体恍若一把太师椅,四平八稳的站立在这里,东西峰依然就是这把椅子的护手了,而鸿雁姑姑正端坐在这龙脉的正中宝地之上,保护着这一方水土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西峰因为上面的庙宇已经倒塌,去的人少,道路已经长满蒿草,过去十分不便,我试探着走了一会,下面都是万丈深渊,怕不注意掉了下去,于是就原路反了回来,决定放弃游览西峰,向回走的时候,耳朵不时传来庙里的大悲咒,感觉身体也轻了许多,是呀,不走完全程,是不能了解其山的,就向我才进的山来,就断定这里风景一般一样。原来是我错了,想想一首唐诗写的真不错,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的我现在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重要提示;
        博客中的朋友如果需要自己的照片,请加我QQ 553811866 取自己的照片,在这里真诚的感谢在金粟山李居士,田居士,还有那个漂亮的讲解员的的热情帮助,在这里再到声谢谢,并感谢你们送给我的书籍以及平安福,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富平金粟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