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原 龙桥

(2014-03-20 10:00:02)
标签:

三原龙桥

尚书桥

魅力陕西

西安路过

三原新龙桥

分类: 魅力陕西

     三原 <wbr>龙桥

    游完三原城隍庙向西走百米见一大道,后右拐向北就见一大桥横跨南北两岸,桥下就是三原县清水河了,站在桥边,有一石碑,上刻三个大字;“新龙桥”。如果你站在桥上观望两边风景的同时,看见下面有一石桥,已经破旧不堪,那你就别见怪了。他才是真正我今天就要游览的三原龙桥了

       在宋代这里就已经建有木桥了,每因涨水就会水过桥面,是南北交通杜绝,人车不能通过,此危难一直到了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三原当地出身人工部尚书温纯回乡探亲,见河水泛滥,通行不便就和三原知县高进孝倡导集资修建,历时12年竣工。桥身长110米,宽11米,高26米,采用三孔拱桥形式,中间孔大两边孔小。大孔采用尖形拱顶,建筑全部用石钩铁钳,青石砌筑,石缝用糯米和石灰汁粘合,桥上两边石栏杆上雕刻有人物,二十四孝图等。古龙桥宏伟壮观,坚固异常,虽曾久经劫难,现在仍然巍然立。 《三原县志》有“水从碧玉环中过,人从苍龙背上行”的赞美诗句。  

今观龙桥如二郎担山横于两岸腰间,结构沉实,形状如龙,桥体两侧各雕有龙头三只,护着这桥。桥栏为五十七幅浮雕组成,多为人物,其中二十四孝图尤为特色,颂扬着儒、释、道三家的向善教义和伦理道德,造型极是大气美观。桥北头左侧现存石龟一只乃是镇桥之物,桥下清清河水分三股流过桥洞,桥面为磨扇铺成。

   石拱桥建成后,遂收一劳永逸之效。据《三原县志》记载,明万历44年,大雨瓢泼,河水猛涨,汹涌洪水越桥而过,桥面房屋被冲,而石桥依旧巍然不动。民国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狂风怒吼,暴雨倾盆,滚滚波涛,奔腾咆哮,石桥却中流砥柱,稳如泰山。受到古今桥梁建筑专家的称赞,也留到了今天,让我们后代之人可以欣赏到它的风范。

1985年三县政府又在古桥上方建成了一座斜拉式平桥,桥长173.28米,宽9.7米,高94.82米,并肩负有南北通衢之能,极大方便了南北二城居民生活。古龙桥卧龙饮涧,新龙桥飞虹空悬,两桥相映,成为三原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2年4月20日古龙桥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是个少水多山的地方,桥梁并不多见,是不能和江南水乡相提并论的,尤其是这样的古桥保存下来的并不多,在今天的三原县城河边能够见到,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这里是三原人多热闹的地方,还能保护的怎么好也是和当地的人民已经当地历代政府有相当大的关系的,此桥造富当地400多年,直到1985年以后才退出历史舞台,留给我们今天一份文化遗产,成为一座古石桥建筑的活标本,供后人观览和研究,也同时和上面的新桥同为三原县的标志,成为三原人的象征。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三原 <wbr>龙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