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崇辉数学名师工作室
高崇辉数学名师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845
  • 关注人气:2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06月13日

(2022-06-13 10:08:10)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于是有的老师便不管学生的表现如何,一味给予表扬。正如一味地惩罚不可
取一样,一味的夸奖学生同样利大于弊。对学生而言,一方面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他们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的发展无益;另一方面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
正确把握激励性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寻找“闪光点”,正确公正地评价学生

老师都比较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常常对尖子生肯定,而很少对后进生认可,不知不觉地忽视了班上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我们课堂评价中最大的忌讳。老师要用公正的眼睛和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人特别是后进生都能发现自己无限的潜力。
(2)讲究语言艺术,避免千篇一律

老师评价学生,如果只是会说“不错”、“很好”,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没有了新鲜感,评价也就失去了意义。教学中,老师应该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力求给学生一个有个性的评价,避免千人一面。
例如,“某某同学,我真佩服你,你的预习工作做得很认真,你能把你的这些材料办成一篇手抄报吗?”对一些学
习稍有起色的学生,说:“你确实进步了,相信你可以学得更好。”对一些作业书写不认真的学生说:“如果你能把字写得更漂亮点,我可以把你的作业可以展示在班级橱窗里。”等等。评价语言除了口头语言,还有肢体语言,老师信任的眼神、鼓励的微笑、亲切地拍拍肩膀、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等,都会让学生久久难忘。

评价不是冷冰冰的裁判或表扬,而必须情真意切,使被评价的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做到既不伤其自尊,又能指出不足,使他们扬长避短,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健康地成长。

(3)鼓励同学评价同学,使其学会互相欣赏

以往,评价只注重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在新课程、新理念下,课堂评价中融入了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有同桌互评、小组评议或自由评议等。学生学会了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适时恰当地给别人赞扬与鼓励,不但营造了互帮互学、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而且也培养了将来立足于社会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和生存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