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永新谈读书100句(四)

(2022-06-05 18:11:48)
O7
 书香校园 8条 
1、学校的教育和学校的教科书、教辅书不可能替代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就像母乳不可能伴随孩子终身。六个月以后的孩子,光靠母乳,一定会发育不良的。孩子需要自己的精神食粮,精神的成长依赖于不断阅读适合年龄发展的优秀作品。
 2、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这是教育应该恪守的宗教教义般的信条。只有阅读成为学校里最日常的行为,阅读才是真正成为教育最神圣的使命,学校才能真正成为丰盈心灵、强健精神的育人之地,青少年的生命也会在与最伟大的作品的碰撞中,绽放出夺目的精神之光。
 3、一位教师的阅读史,不仅是他的精神底色,也是他的教育蓝图。为此,新教育主张教师要有“吉祥三宝”: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其中,专业阅读是最基础最关键的行动。 
4、专业阅读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温暖而持久的。教师是教学生学会阅读最关键的引路人。拯救阅读,应该从拯救教师阅读开始。领读儿童,教师要先领读自己。要认识到无论处于多么不如意的教育环境,无论所面对的是怎样令人焦虑的教育现实,都应该通过专业阅读,让自己丰富起来、温润起来、强大起来,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5、校长的书柜里装着学校的未来,校长的阅读度决定着学校的高度,校长理应是书生。对校长这个特定的人群来说,他们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为了理解教育,明白管理,做视野宽广的卓越教育管理者。
 6、把读过的书说出来,把书面的阅读用口头的语言表达出来,无论是复述故事内容,还是续编新的故事,让孩子开口讲书,不仅仅能够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7、生活在不同的语言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共读,就是和读同一本书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所以,新教育实验倡导亲子、班级共读,通过共读一本书,共写心灵真诚的话语,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至老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
 8、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是人的精神食粮,能够滋养学生的心灵。那些不好的书可能成为精神毒药。英国作家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止庵先生也说,“读一本坏书就像去垃圾场转了一圈,而你却认为自己是去旅游了一趟”。从现实生活来看,坏书也是人生歧途的铺路石。

O8 
阅读方法 15条 
1、读书如饮食,“没有时间”不应该成为借口。当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时,当我们真正把阅读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时,你总可以找到读书的时间。 
2、开卷有益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泥沙俱存、良莠难分的海量图书面前,我们的确需要认真选择最值得我们阅读的书。书有新旧之分也有优劣之别。选书的诀窍,就是选择经过时间的洗涤依然熠熠生辉的书。 
3、信息时代呼唤高质量的阅读。茫茫书海,适合我们的永远只能是冰山一角。越是清楚知识份量的人,在阅读上的选择越谨慎。阅读选择是人生选择的重要部分。 
4、在读书的过程之中,能不能向作者提出几个问题,能不能提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想法,与作者“杀几个回合”?这是检验读书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防止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化愚之道。 
5、要真正地读好书,一方面要“放空”自己,全面正确地了解和把握书中的观点与内容,另一方面也要“以我为主”,把书中的内容经过自己的审视,作为建构自己大脑的原材料。 
6、我们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也阅读生活,阅读世界,同时创造生活,创造世界。通过文学,我们拥有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和更加美丽的人生,我们又根据文学中的形象去塑造自己、改造生活、创造奇迹。文学让世界更美好,让生活更美好,也让我们自己更美好。 
7、阅读就像爬山,不怕慢,就怕站。 
8、追寻自己的梦想,任何人都可以创造辉煌;追寻伟大的灵魂,普通人也可以走得很远。通过阅读寻找生命的原型与人生的榜样,近从阅读他人传记到创造自身传奇。 
9、读书也是思维和智力的体操,如果只在“舒适区”阅读,不读具有挑战性的书籍,就很难超越自己,实现真正的成长。 
10、除了读有字书,还要读无字书。有时候,读无字书的价值不亚于读有字书。清代的涨潮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语;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应善于向生活学习。
11、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阅读是帮助我们看自己的镜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从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总是能够在书中发现更好的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12、读书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而要另辟蹊径,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13、未来的人的阅读,也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的阅读,从阅读方式到阅读内容,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未来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机结合体”,也就是说,未来的学习者,是人脑加人工智能的合体,人们会把简单的、工具性的、检索性的阅读交给智能机器人,会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让机器人为自己读书,阅读的效率和效果也会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将会帮助人类智慧阅读,高效阅读。 
14、人不是被动地接受书籍的。三观不正的人,读好书也可能读出问题;善于阅读的人,读坏书也不会深受毒害。关键还是我们自己用什么样的态度在读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与那些伟大的书籍对话,汲取大师的人生智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善于怀疑,警惕自己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掌握这两点,真正成为书的主人,自然就能正面发挥阅读的价值,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15、不爱读书的人,书本对他们有冰冷的疏离感,共读让这些人找到了阅读的温度,渐渐喜欢上阅读,从而养成阅读习惯,甚至成为他们的重要生活方式,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