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与教育相遇——谈教师的获得感

(2022-04-14 21:50:58)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3C54A96-DA3B-4721-B1B3-80FFD20298F7/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9e1f62605777edd97942cea2e2652350.jpg

      “春风十里,不如有你”,这个春天,我们又一次开始线上教学,网络的这一头是牵肠挂肚的老师,另一头是天真活泼的学生,老师不想任何人掉队,在春风十里的季节,盼望着每一位学生来到线上课堂。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3C54A96-DA3B-4721-B1B3-80FFD20298F7/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c7228d542d147e6559be52aec235e539.jpg

与教育相遇

Encounter with education

       线上教学,老师的状态不如在教室里的状态好,因为抓不住学生的无力,隔空对话的低效率,网课的烦躁、手机判作业的不便,让大家笼罩在一种莫名的薄雾内。与同事聊天,聊起学生、课堂、日常,其实学生的可爱带给了我们很多,我们不仅仅付出了,我们作为教师,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到很多......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3C54A96-DA3B-4721-B1B3-80FFD20298F7/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2cebe5629def8b597d5c205d53090c9f.jpg

与教育相遇

Encounter with education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3C54A96-DA3B-4721-B1B3-80FFD20298F7/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0d8babed5b2138658d9204e60ed86b27.jpg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3C54A96-DA3B-4721-B1B3-80FFD20298F7/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ae3d2752f1665c61ab7510fdaae7bba3.jpg

教育随笔

Educational essays

       最近选择了一位语文老师写的书《与教育相遇》,从图书馆拿来读,只是因为书名和目录内容合了眼缘。今天没有打算介绍很多书中的内容,而是通过看书,让我想到很多自己的教学片断。透过刘老师的教育故事和自己亲身经历的教学工作,越发的肯定我们在教育工作中的收获,这些收获是不易衡量的。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3C54A96-DA3B-4721-B1B3-80FFD20298F7/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1a6f4c28e735cbf50b051fda3c3ce1f7.jpg

分享学识的快乐

The joy of sharing knowledge

       面对孩子们的肤浅评判,我们必须面向学生而不是掉头离开他们。师生之间存在很大的代沟,但是不管这沟有多宽多险,我们都有责任跨过去--不仅因为学生在成长道路上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也需要孩子们的洞察力与活力来帮助老师更新自己的生命。其实,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应该是一种双赢行为,教师与学生应该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师再也不是资源的霸占者,师生资源的畅通和共享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说,教学是一种相互雕琢的过程。学生进步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在成长。唯有依赖学生,我们的教育生命才会更加精彩!

      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亲切“款待”,而亲切的“款待”经常是主人比客人受益更多的行为。关于“款待”,想起这几天同事说爬山到了半山腰遇到一位老人,她请同事这些陌生人进去歇脚,为他们指路,她帮助了我的同事,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储备了一种希望,在他人那里获益,获得存在感,获得与人交流的快乐。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增长学时的过程,也是教师体验教学收益的过程。因此,有人说:“教师对学生的亲切款待产生一个更亲切地款待教师的世界。”在一个 民主而平等的氛围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问题,学生学得愉快而主动,教师教得轻松而自在,这是怎样一幅“乐学图”啊!课堂上,教师不仅在学识方面有收获,在精神层面也有收获。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3C54A96-DA3B-4721-B1B3-80FFD20298F7/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9ad059ae6b7df2937b57b44806beb895.jpg

感受丰富的遇见

Experience rich encounters

       在学校里,教育者无数次与学生相遇,相遇组成了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令人高兴的事情之一是它提供给我们的不断与年轻人相遇的机会,但是最后带给我们幸福的东西可能最初都像个祸害!如果我们明白了我们会像学生害怕我们一样害怕他们,我们会更有可能走过灾祸到达幸福……如果这种相遇是愉悦的那么教育者的教育生活就会是高质量的。有时我们因为学生的种种问题而出现了抱怨、牢骚情绪,在喋喋不休中,处理问题就容易简单而粗暴,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其实,我们要经常追问自己:“你有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难道这些问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了吗?”带着对生命的宽容和纳悦,师生的相遇才能走向欢愉。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3C54A96-DA3B-4721-B1B3-80FFD20298F7/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6d8312279b8658a7feb5fe7efd13a2e0.jpg

换一个思路去教学

Change a way to teach

       教师无须做一个悲壮的殉道者,不妨追问:“教师能依靠学生获得什么?”以这样的思维、视角,我们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需求,当再次走向学生时,思维方法便会发生变化--变得更理性,更切合学生的特性和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关系、教育方式等都在发生变化。也许一开始是微小的、不足挂齿的变化,但时间久了,效果可能就会变得明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