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搭配——排列》教学反思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多种学习方式结合的教学情况之下,让学生学习生活化的数学,生活化的数学当中体悟数学的真谛。本节课,在教学《搭配——排列》一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
1、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课堂教学极为不利。为了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我在课程开始为学生设置了闯关的游戏。“同学们,你们玩游戏的水平怎么样?”学生们睁着大眼睛疑惑地看着我,同时,已经有部分同学高高的举起了小手。随后,我采访了几位同学,他们逐一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借此契机,我告诉学生,“本节课我们将采用闯关的游戏方式学习今天的新课。”教室里面顿时沸腾了,学生们跃跃欲试。我趁机开启了今天闯关的第一道题。
2、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数学术语积累的少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他们经常不能完整的表达清楚自己的思考结果。有些学生在几次回答问题之后,便不愿意再在同学面前发言了。面对班级里面的这种状况,我改变了自己的教学策略。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让他们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让他们回答难度适中的问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在《搭配——排列》一课中,我在抛出第二关问题“用1、2和3组出两位数,两位数的十位和个位不能一样,你能组出哪些两位数?”的时候,先让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规定时间内在小组里面商量解决方案。在时间到达以后,先由学习困难的同学开始汇报,再由学习能力适中和学习能力强的同学逐一汇报,互相补充,逐步完善解决方案。在这一步当中,学生们从分析题意、划重点词句入手,分析的十分透彻。最后呈现的结果也让人满意。他们有用列举法解题的,也有用列表法解题的,还有用连线的方法解题的,而这些方法都是他们自己商量出来的。作为教师的我,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是做了一些引导、点拨。所以,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与此同时,本节课当中还存在一个问题,班级里面有一小部分同学,随着学习时间的拉长,注意力逐步分散,他们在课堂上做小动作、玩小纸片。面对这部分学生,我一方面是要在课堂讲解上下功夫,使自己的课堂再丰富生动有吸引力一些,同时,对这部分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要多多用心。连岳老师说:“内容是教育的一部分,但纪律(他律和自律)才是决定因素,你能控制自己,你才能得到内容。”所以,对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要走在内容的获取之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