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2019-03-22 16:14:22)
标签:
教育 |
浅谈如何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一、强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保证教学效益
在对只有抓好效率才会减少负担。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要确实抓好“四个保证”:即组织教学要必到,保证学生纪律严明,听课专心认真;导言、检查、复习力求简捷,保证尽快接触新知识;新课讲述努力做到语言精练,减少旁征博引,保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巩固练习紧紧围绕重点设计精巧练习题,保证对重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形成牢固的记忆。“课堂教学务必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教与学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教师在课堂上要彻底摒弃对好学生褒奖有加、对后进生横眉竖眼的做法,而应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营造一个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参与学习,没有过重的负担。
二、精心设计导言——唤醒学生的好奇心
孩子离开幼儿园,笑着跨进小学的大门,他们感觉到自己长大了,憧憬着自己在学校里能学到很多知识,学到很多本领。在那一刻,他们都是好学的孩子。然而,不用多长时间,有相当一部孩子感受到,上小学不如上幼儿园好。慢慢地,他们甚至觉得上学是一件可怕的事。他们不爱学习,但又不得不学习。就这样,要他们做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何止地过重的负担?简直会叫他们感受到痛苦呢!有人说过“教学的艺术,人在乎把年轻人天生的好奇心唤醒,然后加以满足!”好奇心能促使一个人主动探索,无需家长或教师给予什么压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必须设计一个新颖而有吸引力的导言,千方百计地刺激学生心灵中蕴藏的求知欲望,设法唤醒学生的好奇心,点燃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下迅速地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之中。这样他们就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了。
三、营造学习气氛——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人对知识渴求的原动力,是学生对知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习过程中的“内驱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获取最佳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呈现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
四、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精心设计练习,减少低效和无效劳动。减少练习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及其带来的负作用,追求作业质量和效率是我们减少课业负担的重要举措。不布置简单重复的机械性操作训练的无思考性作业,控制作业数量。加强作业设计,达到少而精。分层布置作业并按“必作”和“选作”提出不同要求。每天的作业就是统一的几道题,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的训练节约了时间,学生提高了兴趣,增加了思考的空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提高了。
五、严格控制学生学习时间------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发展
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还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适应儿童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因此,为了让学生有时间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必须坚持做到“四不”:上课不拖堂、不随意调课或占用其他学科课、不加班加点补课、上课、不占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选择自己喜爱的兴趣小组参加活动,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教材编写时,应采用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对教材编写提出这样的要求,当然对教材在平常设计练习时,也应努力做到练习内容和呈现方式的丰富多彩。因此,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题型丰富生动的练习。学生看见这些感兴趣的练习就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了,他们反而觉得非常的有趣、快乐,使新课程标准在学校中真正开展起来,学生的“包袱”真正减轻下来,以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