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崇辉数学名师工作室
高崇辉数学名师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428
  • 关注人气:2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内外构建高效课堂的24个策略

(2018-12-26 09:14:36)
分类: 名师在线

报告一:

国内外构建高效课堂的24个策略

钱守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分册主编

   第一讲1、观念更新、内化理念

   认真学课标,学习课改典型,借鉴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广泛涉猎名家的教育著作

   轻松学知识,改变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让学生学会、会学。教师——导师  教室——学室  灌输——探究。

   让学生拥有愉悦感、充实感、成就感。

   引导学生想明白的人才是好老师。

  2、读懂学生、高效对话

  3、读懂教材、明确目标

  4、适度拓展、开阔视野

 要点:教学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理念问题,理念改变了,教学自然会有创意;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只有真正读懂学生,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读懂教材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如果教师对所教内容了然于胸,课堂上就会更加从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儿童知识化,而是让儿童智慧化。

      要提升学生的智慧,教师就不能“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

第二讲 5、经理过程、自主建构

       6、训练语言、促进交流

       7、先学后教、少教多学

       8、教不越位、学要到位

要点: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经历、体验、探索”是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学习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学习数学语言,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先学后教”是课程改革后很多学校所用采用的方法。先学后教可以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并由此引导和推动学生的发展;好的教师不仅教数学,而且能引导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报告二:

以学定教的实践性解读

牛献礼: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曾多次获省、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999年获全国第四届小学数学评优课一等奖,数百次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深受好评。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有效的教学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的,做到“目中有人”、“以学定教”。

 一、怎样理解以学定教中的

 “学”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情,二是教学的内容。教学活动始终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既需要对学生的学情开展调查,也需要对教学内容作出深入分析,既吃透两头:学情、教材。

  1、学情调研

   有效的教学一定是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把学生的学研究清楚,把学生学习的障碍与困难研究透彻,并能够准确地分析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才能在关键处引领学生的思维,教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学如同挠痒,哪痒挠哪。

   解读:在刚刚的课上,为什么将面积的认识与周长作为重点?课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于面积和周长混淆很厉害。

  思考:让学生更早地辨析两者的区别,在辨析、比较中学习。

  2、分析教学内容

  备课要采取从整体到局部的教学设计方法。

  理解教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千教万教一定要教好教材。

  理清教材编排的层次和目标

  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过程来处理教材

  好课——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

  二、以学定教中的要关注什么?

  问:知识是教师讲清楚的,还是学生想清楚的??

 “教”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立足儿童的现实,促进儿童的发展。

  1、激发火热的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有思考才会有反思,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

将“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

  2、在互动对话中引领思维

  教师不仅要会“讲授”,而且要会“倾听”。

  尽可能地“引出”而不是“堵塞”学生的真实想法,给各种基于思考的观点与想法提供碰撞的机会。

   应常常以“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怎么想”等类似启发性话语与学生对话,并注意延迟判断学生的反馈。

 

报告三:

“助学课堂”的意蕴

仲广群: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副校长。参加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省自然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要点记录:

  作为教师,我们眼中的课堂是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

  作为教师,我们心中理想的课堂是小手直举,小脸儿通红,小口常开,小眼闪亮。应该是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

  助学课堂,既可以看做是一种教学理念,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教学方法。

  助动力:让学生乐学、好学。

  助方法:让学生会学、活学

  助行为:让学生善学、勤学。

“助学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改变了,让我们的学生改变了,让我们的教师改变了。

教师:

  教师的角色改变了:由进而退,有讲授者、控制者到孟非+乐嘉

  教学的指向改变了:由“授人以鱼”到“授人以鱼+渔”

  教学理念改变了: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

  教学的量和质改变了:从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到“三个不教”;从背冗长的教案到点穴式的讲解, 教学轻松了,质量提高了

  教师教学的幸福指数提高了:由欣赏学生而生教育幸福

学生: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学生角色:小侦探、小记者、小老师、小辩手

   学生改变了“被学习”的状态,变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

   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弘扬:会自学、会倾听、会思考、会提问、会合作、会辩论、会表达了、会反驳;

  学生解决问题是块状的,而不是以往被老师切割后分解成了零碎的小问题的。这就让学生完整经历了一个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便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改善:容易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提高

   ——是一种吻合了学生特点的教学(好奇、好趣、好问、好胜、好探、好玩)

   真正的课堂是学生的世界,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