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一:
国内外构建高效课堂的24个策略
钱守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分册主编
第一讲1、观念更新、内化理念
认真学课标,学习课改典型,借鉴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广泛涉猎名家的教育著作
轻松学知识,改变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让学生学会、会学。教师——导师 教室——学室 灌输——探究。
让学生拥有愉悦感、充实感、成就感。
引导学生想明白的人才是好老师。
2、读懂学生、高效对话
3、读懂教材、明确目标
4、适度拓展、开阔视野
要点:教学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理念问题,理念改变了,教学自然会有创意;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只有真正读懂学生,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读懂教材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如果教师对所教内容了然于胸,课堂上就会更加从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儿童知识化,而是让儿童智慧化。
要提升学生的智慧,教师就不能“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
第二讲 5、经理过程、自主建构
6、训练语言、促进交流
7、先学后教、少教多学
8、教不越位、学要到位
要点: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经历、体验、探索”是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学习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学习数学语言,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先学后教”是课程改革后很多学校所用采用的方法。先学后教可以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并由此引导和推动学生的发展;好的教师不仅教数学,而且能引导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报告二:
对“以学定教”的实践性解读
牛献礼: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曾多次获省、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999年获全国第四届小学数学评优课一等奖,数百次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深受好评。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有效的教学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的,做到“目中有人”、“以学定教”。
一、怎样理解以学定教中的“学”?
“学”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情,二是教学的内容。教学活动始终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既需要对学生的学情开展调查,也需要对教学内容作出深入分析,既吃透两头:学情、教材。
1、学情调研
有效的教学一定是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把学生的学研究清楚,把学生学习的障碍与困难研究透彻,并能够准确地分析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才能在关键处引领学生的思维,教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学如同挠痒,哪痒挠哪。
解读:在刚刚的课上,为什么将面积的认识与周长作为重点?课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于面积和周长混淆很厉害。
思考:让学生更早地辨析两者的区别,在辨析、比较中学习。
2、分析教学内容
备课要采取从整体到局部的教学设计方法。
理解教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千教万教一定要教好教材。
理清教材编排的层次和目标
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过程来处理教材
好课——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
二、以学定教中的“教”要关注什么?
问:知识是教师讲清楚的,还是学生想清楚的??
“教”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立足儿童的现实,促进儿童的发展。
1、激发“火热的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有思考才会有反思,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
将“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
2、在互动对话中引领思维
教师不仅要会“讲授”,而且要会“倾听”。
尽可能地“引出”而不是“堵塞”学生的真实想法,给各种基于思考的观点与想法提供碰撞的机会。
应常常以“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怎么想”等类似启发性话语与学生对话,并注意延迟判断学生的反馈。
报告三:
“助学课堂”的意蕴
仲广群: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副校长。参加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省自然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要点记录:
作为教师,我们眼中的课堂是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
作为教师,我们心中理想的课堂是小手直举,小脸儿通红,小口常开,小眼闪亮。应该是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
助学课堂,既可以看做是一种教学理念,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教学方法。
助动力:让学生乐学、好学。
助方法:让学生会学、活学
助行为:让学生善学、勤学。
“助学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改变了,让我们的学生改变了,让我们的教师改变了。
教师:
教师的角色改变了:由进而退,有讲授者、控制者到孟非+乐嘉
教学的指向改变了:由“授人以鱼”到“授人以鱼+渔”
教学理念改变了: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
教学的量和质改变了:从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到“三个不教”;从背冗长的教案到点穴式的讲解, 教学轻松了,质量提高了
教师教学的幸福指数提高了:由欣赏学生而生教育幸福
学生: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学生角色:小侦探、小记者、小老师、小辩手
学生改变了“被学习”的状态,变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
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弘扬:会自学、会倾听、会思考、会提问、会合作、会辩论、会表达了、会反驳;
学生解决问题是块状的,而不是以往被老师切割后分解成了零碎的小问题的。这就让学生完整经历了一个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便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改善:容易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提高
——是一种吻合了学生特点的教学(好奇、好趣、好问、好胜、好探、好玩)
真正的课堂是学生的世界,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