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形与几何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学习小结

(2014-10-23 14:11:13)
标签:

股票

分类: 计划心得

《图形与几何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学习小结

这次暑期网络研修学习,本人选择了《图形与几何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这门课程进行学习,那是因为我觉得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感兴趣,但教师却较难把握,不易教学。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的内容结构,掌握各学段教学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能更好地进行对“图形与几何”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我就结合以下几点来谈一谈本次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一、了解整体的内容结构,掌握各学段教学要求

通过《图形与几何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这门课的网上学习后,使我对它整个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很好地梳理,了解各学段的教学要求以及一些内容的调整,这对于像我一样一直在低段教学的老师来说很重要,我们就知道低段应教到哪个程度,怎样才能和高段教学衔接起来,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小学“图形与几何”的课程内容,是以建立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为核心展开的,包括这些内容: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和图形的位置四方面。这几个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教学中应注意互相渗透。如果我们忽略了他们的关系,那我们的教学就会不完善。

1、图形的认识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熟悉的实物例子。注意设计和组织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个物体,使学生感受观察方位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不同。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有关图形的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2、图形的测量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内容。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测量的意义,建立对测量单位的理解及对测量单位的选择,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借助测量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图形与变换要挖掘和利用身边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让学生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丰富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及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4、图形与位置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路线图,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

二、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指导教学实践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深入地理解了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及内在联系,可以指导我经后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联系生活。数学教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并且,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特别是对于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一定要体现生活性,从生活中捕捉图形与几何教材,并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抽象生活中的事物。

2、合作探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学生受到现有认知水平的限制,不能做到准确的观察、抽象、描述、归纳等学习行为,而探索与合作则能让学习变得有意义。

3、动手操作。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活动经验的积累、图形性质的体验等都是在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数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的,而动手操作尤为重要。学生通过折叠、剪拼、画图、测量、建造模型等活动,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对图形的多方面性质亲身感受,这不仅为正式地学习图形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同时提高了学生灵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与能力,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总而言之,我认为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