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 注释 译文)(一)

(2015-05-17 18:58:39)
标签:

转载

[说明]
   
这是司马迁回复友人任安的一封信。当他任中书令时,任安曾来信,“责以古贤臣之义”(《汉书·司马迁传》),要他“推贤进士”。信经久未复,直到武帝太始四年(93)冬天,任安因事下狱,将被处决,(任安:字少卿,荥[xíng](今河南省荣阳县东北)人。曾任益州(今四川省及其附近一带)刺史。汉武帝征和二年(91),太子刘据(史称戾太子)因遭诬陷,起兵反抗。当时任安任北军使者护军(禁卫军的将领),曾接受太子的符节。太子兵败自杀,任安也因牵连入狱,被处死。)才写这封复信,倾吐他从来不愿向人诉说的内心隐痛和积愤。

信从自己不能担负“推贤进士”的责任说起,申述了惨遭宫刑的经过和蒙垢忍辱完成史书写作的苦心。信里对武帝刚刚愎专横、偏私残忍,朝臣们迎合趋奉、自保身家以及自己周围人物的冷漠无情,都加揭露,勾勒出了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丑恶嘴脸。同时,也抒发了内心的愤懑和发愤著书的坚定意志,表现出较正确的生死观和坚韧精神。通多本篇,可以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人格,并领会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史记》诞生过程中作者的心情。

全文有委宛详密的叙事,透辟深刻的议论和真挚恳切的抒情。文笔纵恣,气势排宕,篇幅宏大,一气贯注,使痛苦经历,胸中悲愤,一吐无余,激发起读者的深刻同情。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太史公牛马走:太史公牛马走——给太史公掌管牛马的仆人,自谦之辞。走:仆人。再拜:两次下拜。旧时书信中示敬的套语。言:陈述,上言。太史公、供牛马般奔走的司马迁再拜陈说。)少卿足下:(任安:字少卿。足下:书信中对友朋的敬辞。)曩者辱赐书,((nǎng)者:以往。  辱赐书:承您寄信给我。辱:“承蒙”的意思。旧时书信中表示敬意的用语。)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这两句说:以谨慎地处世接物、努力推荐贤士两件事指教我。少卿足下:以前,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顺应时世来处理事情,把推举贤人、引进才士当作责任。)意气勤勤恳恳,(意气:情谊。)若望仆不相师,(若:象是。  望:埋怨。仆:自称的谦词。  师用:遵从并照着做。)而用流俗人之言。(而:“如”的意思。  流俗人:世俗的人。这两句说:好象是埋怨我不能依照您的话去做,而把它看作一般世俗人的见解。来信的辞意和语气诚恳而真挚,好象在抱怨我不听从您的指教,却随着一般人的意见而改变主张。)仆非敢如此也。(我是不敢这样做的呀!)仆虽罢驽,(罢驽(皮奴pí nú):才能低下。罢,通“疲”。驽,愚劣。)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侧闻:从旁听说。谦词。长者:前辈有德行的人。  遗风:遗存的美好风尚。虽然无才无德,但也曾听说品德高尚的长者遗风。)顾自以为身残处秽,(顾:但,却。身残处秽:指遭受宫刑并处在污秽的环境里。)动而见尤,(动而见尤:有所举动就受人责怪。见,被。尤,过失。)欲益反损,(欲益反损:指望对事情有所补益,却反而招致损毁。)是以独郁悒而与谁语。(郁悒(yì):忧愁苦闷。  谁与语:“与谁语”的倒文。只是自以为身体残缺、地位下贱,一行动就遭人指责,想做点贡献却反把事情搞坏,所以才心情抑郁,无人诉说。)谚曰:谁为为之?(   谁为(wèi):“为谁”的意思。)孰令听之?孰令:使谁。这两句意思说:要做善事,又为谁去做呢?要发善言,又让谁来听呢?  谚语说:为谁而干呢?又让谁来听呢?)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钟子期、伯牙:都是春秋时楚国人。  鼓:弹奏。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能知音,因此成为知己。钟子期死后,伯牙毁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何则?(何则:什么道理呢?将加以申述而先设问的用词。)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yuè):通“悦”,喜爱。  容:动词,修饰容颜。这两句说:士人为知己的人效劳尽力,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梳妆打扮。因为士人只为知己者效力,女子只为喜欢自己的人美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大质:指身体。  亏缺:残缺(指受宫刑)至于我身体已经残缺,)虽才怀随、和,(随、和:随侯的珠,卞和的玉,都是至宝。此借指美好的才学。)行若由、夷,(由:唐尧时的高士许由。相传许由曾辞却尧让给他的天下。  夷:殷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周亡殷,伯夷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适:恰好。  见笑:受嗤笑。自点:玷污了自己。这四句说:虽有象随侯珠、和氏璧那样可贵的才能,象许由、伯夷那样高洁的品行,也终究不能看作光荣,而恰恰足以惹人嗤笑并污辱了自己)书辞宜答,(书辞:指来信。)会东从上来,(会:恰逢。  东从上来:随从皇帝从东方回来。上,皇上,指汉武帝。《汉书·武帝纪》载:“太始四年(93)春三月,行幸泰山。……夏五月,还。”)又迫贱事,(迫贱事:急于处理一些杂事。贱事,自谦之辞。)相见日浅,(浅:短,少。这句说:能相见的日子不多。您的来信本该及时答复,但正碰上我跟从皇上东巡归来,又忙于低贱的琐事,彼此相见的机会很少,)卒卒无须臾之间,((cù):匆促。  须臾(yú):极短的时间。)得竭至意。(志意:心意。这两句说:匆促得没有片刻的空闲,得以尽情倾吐自己的心意(指写回信)忙忙碌碌没有片刻的空闲可以让我倾诉衷肠。)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抱:遭到的意思。  不测之罪:杀身大祸。不测,无法度量。)涉旬月,(涉:经过。旬月:满一个月。)迫季冬,(迫:近。季冬:指十二月。这两句说:再过一个月,就迫近冬末(汉代在冬末处决罪犯)现在,您背着后果不堪设想的罪名,再过一个月,就到冬末了,)仆又薄从上雍,(薄:迫近。  雍:今陕西省凤翔县南。这句说:我又将随从皇上到雍。《汉书·武帝纪》:“太始四年(93)十二月,行幸雍。”而我又将被迫跟从皇上到雍地去,)恐卒然不可为讳,((cù)然:骤然。卒,同“猝”。  不可为讳(huì):死的委婉说法,指任安将被处决。讳,避忌。担心您会突然遭到不幸。)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是:这就。舒:展示。  愤懑(mèn):愤恨、烦闷。  晓:告知。  左右:旧时书信中对对方的敬称。这句说:这就将使我永远不可能抒发内心的愤恨来让您知道了)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长逝者:与世长辞的人,指任安。  私恨:指内心的遗憾。而您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抱恨无穷的。)请略陈固陋。(请:表敬副词。  陈:述说。  固陋:指鄙陋的心意,谦辞。请让我简略地陈述一些偏狭、浅陋的意见。)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què)然:指隔了很长—段时间。阙,通“缺”。  报:写回信。幸:希望。  过:责怪。这么长时间不给您回信,请不要责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符:符信,证验。我曾听说:修养自身,是一个人有智的证验)爱施者,仁之端也;(这两句说:乐于加惠于人,是仁爱的开端)取予者,义之表也;(表:标志。这两句说:一取一与是否恰当,是义或不义的表征)耻辱者,勇之决也;(耻辱:以受辱为耻。耻,动词。这两句说:能以受辱为可耻,这是断定一个人有勇气的标志)立名者,行之极也。(这两句说:树立声名,是修养德行的最高表现。)士有此五者,(五者:指智、仁、义、勇、行。)然后可以托于世,(托于世:寄身于社会。)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士人具备了这五种品德,然后可以立身处世,跻身于君子的行列。)故祸莫憯于欲利,((cǎn):同“惨”,惨痛。所以,祸害没有比贪利更悲惨了,)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辱先:辱没了祖先。)诟莫大于宫刑。((gòu):耻辱。悲哀没有比伤心更痛苦了,行为没有比祖先受辱更难堪了,而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巨大了。)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比数(shǔ):比较,计算。)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这两句意思说:受过宫刑的人,已不能和一般人相提并论。并非一代如此,由来已久了)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载:乘车。适:往,前去。这两句说:卫灵公有次出行,与宦官雍渠同乘一辆车,孔子见了立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商鞅:战国时卫国人,原名公孙鞅。后助秦孝公变法,封于商,称商鞅。  因:凭借。  景监:秦孝公宠幸的宦官。赵良:秦国的贤人。  寒心:内心戒惧。史载商鞅依靠宦官景监的引荐而被秦孝公召见,赵良认为商鞅以宦官做引荐人,名声不好,因而寒心。商鞅靠景监被秦孝公召见,赵良就替他担忧;)同子参乘,袁丝变色:(同子:即赵谈,汉文帝宫中的宦官。作者为避父亲司马谈的讳,改称“同子”。  参乘:同“骖乘”,在车右陪乘。  袁丝:袁盎(àng),字丝,汉景帝时官至太常,当时任中郎将。  变色:发怒。这两句说:汉文帝有次出行,命赵谈和自己同乘一辆车,袁盎见了,顿时发怒)自古而耻之。(自古以来就是鄙视宦官的。)夫以中材之人,(中材之人:材能中平的人。)事有关于宦竖,(宦竖(shù):太监。竖,小厮。)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慷慨之士:意气风发、情绪激昂的人。中等才能的人,只要事情同宦官有关,没有不自感气馁的,更何况慷慨激昂之士呢?)如今朝庭虽乏人,(乏人:缺少人材。)奈何令刀锯之余,(奈何:如何,怎么。  令:使。  力锯之余:遭受害刑而身体残毁的人(作者自指))荐天下之豪俊哉?(豪俊:才能杰出的人物。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材,又怎么会让受过宫刑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英俊呢?)仆赖先人绪业,(先人:指作者的父亲司马谈。  绪业:未竟的事业。绪,余。)得待罪辇毂下,(待罪:任职的谦辞。  辇毂(碾谷niǎn  gǔ)下:指京城。辇毂,帝王所乘的车辆。)二十余年矣。(我依靠先人未竟的学术事业,才得以在京师做官,至今已二十多年了。)所以自惟:(惟:思,想。这句说:自己所念叨的是……。)上之不能纳忠效信,(上之:从最高方面说。下文“次之”、“下之”,依次递降。纳忠效信:向皇帝献效忠诚、信实。效,献出。  )有奇策才力之誉,(才力:特出的才能。)自结明主;(自结明主:指取得英明君主(汉武帝)的信任。所以我想:对上,不能献纳自己的忠信,获得有奇策和才能的声誉,从而取得皇上的信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拾遗补阙:向皇帝进言、规劝的谦辞。阙,通“缺”。   )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显:称扬,荐举。  岩穴之土:指隐居在山中的贤能之士。其次,又不能为皇上拾缀遗漏、弥补缺失、招纳贤才、引进能人,使山岩洞穴之士扬名于世;)外之又不能备行伍,(外之:在(宫廷)外面。  备行(háng)伍:参加军阵。备,充数的意思。    )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qiān)旗:拔取敌人的旗帜。对外,不能参加军队行列,攻打城池,作战野外,建立斩杀敌将、拔取敌旗的功勋;)下之不能累日积劳,(积日累劳:指依着年资逐步上升。)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交游:朋友。  光宠:光荣。最次,不能累积年资和功劳,获取高官厚禄,以此为宗族和朋友增光。)四者无一遂,(遂:成就。这四条没有一条实现, )苟合取容,(苟合取容:苟且求合,以得容身之地。)无所短长之效,(短长:或短或长、或大或小的意思。  效:贡献。)可见于此矣。(我只是苟且迎合皇帝的心意,取得容身之地,而对政事没有多少贡献,由此可见了。)乡者仆常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乡者:乡,通“向”,以往。  厕下大夫之列:置身在下大夫之中(汉朝太史令秩( [zhì] ,古代官吏的俸禄:官人益~,庶人益禄)禄六百石,和下大夫相等)。厕,夹杂。陪:参预的谦词。  外廷:外朝官(汉代丞相以下至秩禄六百石的官员)。太史令属于外朝官。  末议:对自己所发议论的谦辞。末,微薄。   过去,我也曾置身于下大夫的行列,奉陪于外廷发表一些微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维纲:指法令。   不在这时申张国家的法度,竭尽智谋,)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亏形:毁损了身体。  扫除之隶:从事扫除的差役。闒茸(榻冗tà rǒng):卑贱,低劣。这里指地位低微的人。   到现在形体已经亏缺,当了一名打扫台阶的差役,身处下贱之辈的行列,)乃欲仰首伸眉,(仰首伸眉:扬眉吐气的样子。)论列是非,(论列:议论,陈说。)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却要昂首扬眉,评论谁是谁非,不是也太轻视朝廷、太羞辱当今的士人了吗?)嗟乎!(嗟乎:感叹声。)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唉!唉!象我这样的人,还说什么呢?还说什么呢?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本末:事情的原委。而且事情的本末是不容易搞清楚的。)仆少负不羁之材,(少:年轻时。  负:欠缺。不羁之才:不受拘缚的高才。)长无乡曲之誉。(乡曲之誉:乡里的称誉。我少年时自恃有骏马般不可羁绊的才华,但长大后并没有在故乡获得好名声。)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奏:进奉。  这两句说:幸蒙皇上因为我亡父的缘故,使我得以贡献微小的技能。)出入周卫之中。(周卫:指宫禁。宫禁守卫周密。幸亏皇上因为我祖先的缘故,使我得以奉献微薄的技能,在宫廷里进出。)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这句是借头上顶着盆不能望见天的比喻,说明自己专心于职务,不能兼顾到人事往来。我以为头上带了木盆怎么能够望见天空呢?)故绝宾客之知,(绝宾客之知:断绝和宾客交往。)亡室家之业,(亡:通“无”。室家之业:家庭的产业。所以谢绝宾客的交往,忘记家庭的私事,)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不肖:不贤。)务一心营职,(务:勉力从事。  一心营职:专心致志于自己的职务。  )以求亲媚于主上。(亲媚:亲近。日日夜夜思考竭尽自己并不出色的才干和能力,一心一意地克尽职守,以求得皇上的亲近和好感。)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大谬(miù)不然:指实际和自己的想法完全不合。谬,错误。但是,事情却远远不是这样。)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fú):发语词。李陵:字少卿。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善射,拜为骑都尉(羽林军的将军),天汉二年(99)秋,率步兵五千配合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被匈奴包围,战斗多日,粮竭矢尽而救兵不至,终于战败被俘,降于匈奴。门下:指宫门之下。司马迁和李陵都任侍中,同是出入宫门的官员。)素非能相善也。(相善:交好。我与李陵,同在侍中曹任职,素来不是好朋友。)趣舍异路,(趋舍:趋赴和舍弃。)未尝衔杯酒,(衔杯酒:指在一起饮酒。)接殷勤之余欢。(殷勤:情意恳切。这两句说:我与李陵从未衔杯同饮,相互表达恳切深厚的情意彼此的好恶不同,所以未曾在一起喝酒,尽情地欢乐。)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自守奇士:能自己坚守节操的奇士)事亲孝,(事:事奉。)与士信,(与土信:和士人交往能讲信义。)临财廉,取予义,(这两句说:对待钱财很廉洁,对于取舍能合乎道义)分别有让,(分别有让:能分别尊卑长幼,以礼相待。让,谦让。)恭俭下人,(下人:对人谦逊。)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徇:通“殉”,为某种事物而牺牲生命。  急:急难。然而,我观察李陵的为人,的确是一个奇士,他侍奉父母很孝顺,与士人交往守信用,遇到钱财廉洁奉公,获取和给予都符合礼义,懂得名分和差别而能谦让,恭敬节俭,甘居人后,常想奋不顾身地去排解国家的急难。)其素所蓄积也,(蓄积:指蕴藏在胸中。)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国士:受全国推重仰慕的人。他这些长期养成的好品德,我以为有国士的风貌。)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人臣:臣子。)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这句说:这是很难得的啊。一个大臣出于宁肯万死而不求一生的意念,奔赴国家的危难之地,这已经很难得了。)今举事一不当,(举事:行事。  当:恰当,合宜。)而全躯保妻子之臣,(全躯保妻子之臣:只顾保全一身一家的臣子。)随而媒孽其短,(媒孽(niè)其短:意思说,象酒曲一样,把李陵的过错酿成大罪。媒、孽,都是酒曲。媒,同酶;孽,同糵。这里都作动词用,扩大的意思。)仆诚私心痛之。(痛:伤痛。现在,他办事一有不妥当,那些只会保全自己的身躯和妻儿的大臣紧跟着就夸大他的短处,我实在私下感到痛心。
   
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
提:率领。)深践戎马之地,(深践:深入的意思。践,到。  戎马之地:指匈奴统治地区。匈奴产马,故云。)足历王庭,(历:经历:  王庭:匈奴君主的住处。)垂饵虎口,(垂饵虎口:比喻置身险地,以引诱敌人。)横挑强胡,(横挑:四面挑敌求战。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这里指匈奴。)卬亿万之师,(卬:通“仰”:面向。  亿万:极言数量大,不是实数。)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chán)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所杀过当,(过当:超过了和汉兵相当的人数。)虏救死扶伤不给。(虏:古代对敌人的蔑称。  不给:不足。这句意思说:敌人来不及救死扶伤。况且李陵带领的步兵不足五千人,深入敌方阵营,到达匈奴王驻地,在虎口垂饵诱敌,气势凌厉地向强悍的匈奴挑战,向群山之间的匈奴大军发起仰攻,与匈奴王接连战斗了十多天,杀伤敌兵超过了自己将士的人数,以致敌寇救死扶伤都来不及。)旃 裘之君长咸震怖,((zhān)裘之君长:指匈奴的首领。旃裘,同“毡裘”,匈奴族所穿的毛织衣服,借指匈奴族。  咸:全,都。)乃悉征其左右贤王,(悉:尽,完全。  征:召集。  左右贤王:左贤王、右贤正:为匈奴封号最高的贵族。)举引弓之民,(举:全部发动。引弓之人:指能开弓作战的人。)一国共攻而围之。(匈奴的君主、长官们都感到震惊和恐怖,于是全数调集了左、右贤王的军队,征发善长弓箭的百姓,全国一起进攻和围困李陵。)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lào)军:慰勉军队。)士无不起躬自流涕,(躬自:亲自。)沫血饮泣,((huì)血:血流满面。沫,古文作洗脸。  饮泣:泣不成声,泪流入口。)更张空弮,((quān):弓。这句说:拉开没有箭的弓弦。)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北向:面向北。  争死敌:争先恐后地拚命杀敌。  者:和上文“无不”相应。意思是“战士没有一个不……的。”  李陵转战数千里,箭矢用尽,兵退绝境,而援军迟迟不至,死伤的士卒堆积遍地。但只要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兵,士兵没有不强撑起身体,流着眼泪,以血洗脸,以泪解渴,拉开没有箭的空弓,冒着寒光闪闪的锋刃,争着向北拼死杀敌。)陵未没时,(没:陷没,指被俘。)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奉觞(shāng)上寿:举起酒杯向皇帝祝寿。有预祝胜利的意思。当李陵的军队还没有覆没时,有信使来报捷,朝中的公卿王侯都向皇上祝贺胜利。)后数日,陵败书闻。(  书闻:(报告李陵战败的)奏书上达到皇帝那里。  )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怡:愉快。   几天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食不甘味,上朝听政也闷闷不乐。)大臣忧惧,不知所出。(大臣们担心害怕,不知如何奏对。)仆窃不自料其卑贱,(料:量。)见主上惨怆怛悼,(惨怆(chuàng)(dà)悼:忧伤,悲痛。)诚欲效其款款之愚,(诚欲:真想。  款款之愚:忠诚的愚心。自谦之辞。我心里不再多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痛苦,实在想要献上自己诚恳的意见。)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甘:甜美。这句说:好吃的东西,自己推却不受;分东西时,自己取少的一份。指能先人后己。)能得人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我以为李陵对待部下向来先人后己,因此能赢得别人以死力效劳,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比不上他。)身虽陷败,彼观其意,(彼观其意:即“观彼之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得其当(dàng):得到适当的机会。这句说:是想得到一个适当时机报答朝廷。  他虽因兵败而身陷匈奴,但看他的用意,是想要寻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效汉朝。)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  摧败:摧毁、击败(敌方))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Pù):表露。  这件事已经无可奈何,但他曾击败强敌,功劳也足以颁布天下了。)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适会:刚好遇上。)即以此指,(指:通“旨”,意旨。)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广:宽解。)塞睚眦之辞。(塞:堵住。  睚眦(崖自yázì)之辞:指对李陵怨恨辱骂的言语。睚眦,怒目相视。  我心里想陈述给皇上听,但却没有机会。正逢皇上召见,我就用这些意思来推崇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舒皇上的胸怀,堵塞那些怨恨李陵的言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晓:明白。)以为仆沮贰师,((jǔ):毁谤。  贰师:即贰师将军李广利。汉武帝所宠幸的李夫人之兄,和李陵同时出兵北击匈奴,对李陵没有及时救援。)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游说:这里是分辩、解说的意思。下于理:交付狱官审问。理,掌管刑狱的官吏。我没能彻底表达清楚,以致英明的皇上不能进一步了解,反以为我在诋毁贰师将军,而有意为李陵说好话,于是就把我交司法官审判。)拳拳之忠,(拳拳:忠诚,恳切的样子。   )终不能自列,(列:剖析,说明。)因为诬上,卒从吏议。(这两句说:以为是欺蒙皇帝,终于听任狱官的审判(汉代法律规定,诬上罪应判宫刑)。诬,欺骗。卒,终于。耿耿忠心,终于无法自我表白,因而指责我欺蒙皇上,皇上终于听从了狱吏的判决。)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货赂:钱财。这句说:因为缺少钱财,不能赎罪(汉武帝时规定,可以纳钱赎罪)   我家境贫困,钱财不足以为自己赎罪,)交游莫救,(交游:朋友。   )左右亲近不为一言。(左右亲近:指侍从皇帝的亲近之臣。  朋友无力救援,皇上的左右亲信也不为我说一句求情的话。)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 幽:拘禁。囹圄(灵语,líng yǔ):监狱。   )谁可告愬者!(恕:同“诉”,诉说。我不是木块、石头,却偏要让我同执法的狱吏一起相处,被关押在重重监狱里,心中的痛苦可以向谁诉说呢?)此真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乎?(然:如此,这样。   这些正是您亲眼看到的,我的行为处事难道不是这样吗?)李陵既生降,颓其家声,((tuí):降落。  家声:家族世代的声誉。   )而仆又佴之蚕室,((二èr):居住。  蚕室:古代受宫刑的人所住的防风保暖的囚房。  )重为天下观笑。(  重:深。观笑:见而嗤笑。  李陵既然已经活着投降了匈奴,败坏了他家族的声誉,而我关在蚕室里,又被天下的人看着耻笑。)悲夫!(悲夫(fú):悲痛啊!)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一二:一一,逐一。可悲啊,可悲!这些事情是不容易一一数说给一般人听的。
     请继续关注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 注释 译文)(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