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
纳西族人原来没有汉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行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朱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汉姓“木”,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成汉姓名字。
丽江木府位于丽江古城,是丽江木氏土司当年在丽江的宫殿,纳西民族首领木氏自元(1253) 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所以木府是丽江地区政治、文化中心。
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坐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 丽江旅游有一句话:“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
纳西人说起“木老爷”来,就跟我们提到自己的老祖宗一样亲切。木老爷,从前就是这座浩大宅第的主人。简单一点说,五六百年前的木府,就是丽江古城中的“紫禁城”。
它是纳西民族发展史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有学者指出,“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留于世的明、清木府古建筑,建筑之宏伟、宫殿之辉煌、雕刻之精致、构件之玲珑、绘画之璀璨,真可谓美轮美奂,无与伦比。
从前的木府殿堂巍峨、布局严谨,仅中轴线就有369米长,中轴线上分别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等大殿,两侧房屋罗列,楼台亭阁,数不胜数;花园回廊,风格别致。其总体建筑风格为“仿紫禁城而建”。
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 丽江能工巧匠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时间,使木府如凤凰涅槃般再现于世。木府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而著称于世。
明末时达到鼎盛,其府建筑气象万千,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室"。 整个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建筑群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大气"。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 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吧"之谐音,体现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灵心慧性,
木府对面是徐霞客和木增(当年土司)的塑像,由江阴市和丽江市合建。记录了1639年徐霞客游丽江古城和木增土司建立了深厚情谊。
这是为数不多的徐霞客手迹。徐霞客对木府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木府门前的石牌坊,用采金沙江边的汉白玉建成,宽9米,高约18米,4根石柱撑着牌坊上的碑、椽、檐和坊盖,匾额上镌刻著明神宗钦赐的“忠义”二字。这座结构宏伟、雕刻精湛的石雕建筑远近闻名,民间有“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的说法,可惜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被拆除。
石牌坊后面的木府大门。
进入大门之后的景致。古典、大气、雍容、权贵。
议事厅端庄宽敞,气势恢弘,是土司议政之殿。
万卷楼集两 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 中轴线有369米之长,两边都是长廊。 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土司议家事之殿,光碧楼乃 后花园门楼,史称其建筑"称甲滇西"。 此处是第十九代木府家主木增的出家场所,他从徐霞客口中得知明王朝已经风雨飘摇,便生了退隐之心,传位给儿子,自己当了道士。 玉音楼是接圣旨之所和歌舞宴乐之地。
木府三绝
(20——216)
木府有三绝:一是元、明、清三朝的古建;二是完整的少数民族历史;三是独一无二的园林。
前面已对古建进行了介绍,本辑主要介绍木府里的园林。
木府的园林有如下特点:奇、老、全和纯自然。
奇:木府园里有一株百年千香松,有几百年的树龄,关键是这棵松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倒长:树顶端开始枯萎,树枝下垂,形成根状,中间茂盛;
老:树龄长,就鄙人目光所及,有520年的树龄。肯定还有鄙人没有看到的;
全:木府园林里不光有南方的树种和花草,北方的树木花草一样有。以松树为例,松树是典型的北方树种,但在木府园林里处处可见;
纯自然:木府园林的各种树木花草处于自然环境生长之中,乔、灌、花、草、藻类、苔藓等自由、自然地生长。
以上这些特点很难集聚在同一景点里,即便偶有,也是小规模、短期的。北京故宫很雄伟、很壮观,但就是没有这种园林。
2020年8月8日
草于青岛
这些都是人工的,不算奇迹。奇迹在后面。 即便是人工的,也是不多见的。 很遗憾,很多不知树名。 盆中见岁月。 巧夺天工。 这是一棵190年树龄的山玉兰,难得一见。 松树的一种,松针细软疏,与北方松树不同。 这是有510年树龄的千香柏。 这就是木府树中一绝:倒长松。树枝向下长,颇像树根。 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看出倒长松的奇状。 旋转了多圈的松树干。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