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里长江第一阁——作者:石刻迷

(2020-04-11 04:12:29)
标签:

旅游

图片

文化

育儿

分类: 旅游休闲
 观音阁,立于鄂州市小东门外,长江之上。俯瞰长江,可见一巨型礁石屹立江心,其势蜿蜒如龙,此即龙蟠矶。故有“万里长江第一阁”之称的观音阁即雄踞其上。 据史志记载,观音阁始建于宋,至元代建成。翻阅《武昌县志》,其中就有“蟠龙矶隆起,江中去岸不盈一里。”的记载。明弘治、嘉靖及清代和民国均有修葺。世事沧桑,屡毁屡修。蟠龙矶石头翘首西望,观音阁突兀在龙头之上,恰似凌空飞来,虚悬于大江之中,坐东朝西,逆水而立。千百年来,它饱经风雨,纵览长江。每到汛潮,水漫楼阁,只剩高层窗口,甚至只剩那檐牙、龙吻、中亭在浩渺之中。狂涛巨澜曾卷去多少名楼华构,然而“中流砥柱有蟠龙”,汛期一过,水落石出,它又横空出世,威镇江心。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
阁身正壁镌有“观音阁”三个遒劲的大字。进阁正门石碑上刻的“龙蟠晓渡”四字,出自清代官文手笔。观澜亭上,俯瞰江流,胜景忧宏;三重殿里,仰瞻前贤,文章彪炳;纯阳楼上吕洞宾正酣燃大睡。
 进阁正门石碑上刻的“龙蟠晓渡”四字,出自清代官文手笔。
 观音阁始建于宋,元至正五年(1345年)重建,明清多次重修。阁坐东朝西,在礁石上垒石成台,台上建阁。阁内自西向东,分别是观澜亭、东方朔殿、观音殿、老君殿和纯阳楼。万里长江,险称天堑,上起巴蜀,下至吴淞,唯鄂州观音阁雄踞矶头,宛如中流砥柱,气势磅礴。故又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
阁内自西向东,分别是观澜亭、东方朔殿、观音殿、老君殿和纯阳楼。观澜亭上,俯瞰江流,胜景忧宏;三重殿里,仰瞻前贤,文章彪炳。纯阳楼上吕洞宾正酣燃大睡,游人至此,莫不止步屏息,会心一笑:如此蓬莱仙境,独此公得其所哉?                                墙和木柱上均匀水淹痕迹。
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背面
汛期
观音阁长24米,14米,以红石青砖砌就,与龙蟠矶巧妙地融为一体,显得雄峻巍峨,气势磅礴。千百年来,它饱经风霜,纵览长江。每到汛潮,水漫楼阁,只剩高层窗口,甚至只剩那檐牙、龙吻、中亭在浩淼长江水之中。狂涛巨澜曾使多少名楼华构席卷而去,然而,中流砥柱有蟠龙(清人官文诗句),汛期一过,水落石出,它又横空出世,威镇江心。
汛期,高水位时
清朝诗人姜愃在《龙蟠晓渡》中写道:“峭壁起江心,层台水面浮。岂堪龙久卧,但见石长留。云影轻帆处,桡声夜渡头。问津何处是,一柱砥中流。”
江边公园
鄂州历史悠久,帝尧时为“樊国”,夏时为“鄂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楚鄂王封地,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这也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
江边公园有一亭子,名“怡亭”。
里面有一块大岩石,上有摩崖石刻。
原石刻在后面的玻璃屏里,被保护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