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千钧一发》说的是,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擅长写辞赋。开始他在吴王刘濞那里作郎中,刘濞想要反叛朝廷,枚乘就劝阻他说:“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重的东西,上面悬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边是无底的深渊,这种情景就是再愚蠢的人也知道是极其危险的。如果在上边断了,那是接不上的;如果坠入深渊也就不能取上来了。所以,你反叛汉朝,就如这缕头发一样危险啊!”枚乘的忠告并没有得到刘濞的采纳,他只好离开吴国,去梁国作梁孝王的门客。到了汉景帝时,吴王纠合其他六个诸侯国谋反,结果被平灭。“千钧一发”这条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于孟融朗读完成语故事《千钧一发》,朗读给爷爷听,爷爷用提问的方式把全文又复习一遍,示范朗读给孟融听,孟融继续朗读,直到完全熟悉为止。
于孟融总结朗读感悟:“成语故事《千钧一发》中的‘钧’,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这是比喻一件事情,已经到了极危险的地步,就好像一根头发,系著一千斤重的东西,随时都有断裂的危险。因此,现在的人在遇到最危险的事情时,往往就会用千钧一发这句成语来形容。我造个句子: 在突发疾病的千钧一发之际,最美司机宋洋强忍病痛,用年轻的生命保护了全车人的安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