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孟融朗读成语故事《乐此不疲》的感悟
(2013-04-27 12:51:23)分类: 阅读感悟 |
成语故事《乐此不疲》说的是,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西汉末年,爆发了农民起义,原属西汉皇族的刘秀乘机起兵,加入绿林逐步掌握领导权。公元25年建立东汉政权,统一了全国。
经过长期军旅生活,刘秀对带兵打仗逐渐厌烦。百姓由于多年战乱,急需休养生息。因此平定陕西、四川之后,在没有特别紧急情况下,他很少谈论军队事情,每天从早到晚与大臣们讲经论理,很晚才休息。他的儿子劝他不必如此辛劳,保重身体要紧。刘秀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意思是:我喜欢干这些事,一直干下去也不觉疲劳!
人们把“我自乐此,不为疲也!”简化为“乐此不疲”这个成语,意思是:喜欢做某件事,一直干下去也不感到疲倦。
于孟融自己朗读完后,朗读给爷爷听,与爷爷一起讨论感悟,最后总结说:“我朗读了这篇成语故事,知道了‘乐’是指喜爱、爱好;‘疲’指的是‘疲倦’。这个成语是说,乐于做某事,沉浸其中,不觉疲倦。形容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我造个句子:‘我对朗读这件事情很感兴趣,天天中午朗读一篇文章,虽然少玩了会,但我却依然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