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藏族舞蹈述课稿

(2013-07-19 16:32:10)

藏族舞蹈》述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我述课的题目是《藏族舞蹈》,下面我主要从该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叙述本课。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该课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舞蹈》本节课本书的第三节的内容,是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重点学习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各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而藏族民间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纯朴,健壮,粗犷,豪放的特点,种类丰富,形式多样。

大纲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藏族民间舞的学习,掌握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基本技能技巧和运用这些风格、特点、身段、舞姿的要领。通过学习组合提高学生对舞蹈的表现力,丰富幼儿舞蹈的表现素材,开阔幼儿舞蹈创编思路,为学生今后的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我们职业高中幼师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和学生舞蹈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要求

通过藏族舞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藏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舞步,基本造型,动作韵律特点、基本掌握组合《翻身农奴把歌唱》。以简明易懂的舞蹈动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此举可借助学生已有的舞蹈基础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完成。

2、能力目标与要求

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表演舞蹈的能力。教学中不断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3、德育目标与要求

正值西藏和平解放60年大庆之际讲述本课,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提高艺术素养,培养高尚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坚强自信、勇于探索的精神,将新课标改革中的德育培养精神贯穿到整个教学中。

4、情感目标与要求

在情感目标上,适当减弱表演的专业化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动作的学习,从学习中不断提高舞蹈基本功,切身体验舞蹈艺术的美与情感。如此定位不仅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教学中也不会因学生的畏高惧难,羞于脸面而影响必要的学习。

三、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舞蹈虽然是动作的艺术,但不仅仅是做做动作而已,更重要是体现一种内涵,尤其是民族舞蹈,更要舞出本民族的文化与特点。所以藏族舞的难点是:怎样把握膝部有连续不断,小而快的有弹性的颤动与连绵的曲伸,做好了这一点,弦子舞的味道就出来了。

、 教法与学法

俗话说: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就会事半功倍。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遵循新课改中提出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及舞蹈专业的特点,采用面对面示范,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目的、方式、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法。特别强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学习领悟慢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以帮助和肯定。

在练习中通过观察、模仿、对比、思考、提问、帮助等方法领悟知识技能要点。特别是难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正确评价学生的问题,尤其让差生多锻炼,多给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及时纠正表扬,共同进步。

由于藏族舞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也有一些种类的差异,以及弦子舞与藏族的经济、文化、政治的密切关系,为了学生能够更准的抓住弦子舞的特点,攻克舞蹈难点,我具体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视觉图像法:藏族的风土人情、经济、文化对于我们汉族的学生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学生能更深的体会到这一点,我在网上查到了许多他们生活以及舞蹈的图片,以及西藏和平解放60年大庆的图片,结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

2、情景模拟法:这节课我把它设计成为一节“舞蹈采风行动”,老师为导游,学生则为快乐的旅行者,从认识藏族到走进藏族,始终让她们感觉身临其境,不会觉得上课会有什么压力,能够很好的融入其中。

3、服饰体验法:弦子舞一跳起来,长袖轻拂、舞姿婀娜、风格独特,这也是弦子舞与其它藏族舞蹈的最大区别。所以,我准备了几套弦子舞的服装,配上长长的袖子,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弦子舞的独特魅力。

4、对比法: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不时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谁的动作做得好看?”“为什么好看”“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教师的动作与学生的动作进行对比,“老师做动作时,身体的各个部位是怎样的?”;自己与自己对比:镜子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镜子,把一些动作上的细节给弄清楚,“一样的动作,我这样做与那样做哪个更漂亮?哪个更体现弦子舞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找准弦子舞的特点。

二、 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用视觉观察模仿老师的动作,用听觉来把握乐曲的旋律、节奏,用感觉去体会乐曲的背景及心情,从心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巧妙采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我本课设计的意图之一。学生先通过看藏族弦子舞的片段了解舞蹈中大体的动作风格、音乐旋律,感受艺术美,从而激发学生身上的新鲜感和热情,然后进行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在舞蹈动作的学习中,先学单一的动作,再把动作拼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如:先学脚上的动作,后学手上的动作,再学体态、面向、头部等的动作,最后再成一个完整的舞蹈动作。动作学完后,以小组形式组织组员进行认真的训练,熟练动作、记住动作,最后全体学生伴随组合的音乐进行有感情色彩的表演,从而提高对舞蹈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1.  课前搜集有关藏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资料。 

2.  有关藏族音乐的剪辑 

3.    VCD、电视机、录音机

、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主要分为八个层次,具体过程如下:

1、第一个层次是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清查人数,进行软开度的训练。

2、第二个层次是前提测评,用随堂问答的发式让学生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同时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3、第三个层次是用欣赏舞蹈片段、听音乐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之前对新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认识,提高对新知识的新鲜感和求知欲。

a、首先播放一段藏族民族特点的成品舞蹈,让学生带着思考去欣赏去感受“这个舞蹈哪一民族的舞蹈”“欣赏的舞蹈有什么样的特点”

b、让学生们分小组(4小组,每组8人)进行讨论:“你对藏族舞蹈了解多少?”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

c、教师完整的讲述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并结合图片、服饰等,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正当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我们学习藏族舞蹈意义深远,醉美一词是对西藏风光的真实写照,森林、小溪、雪山、湖光与田园,诗画一般的景致,最慷慨的阳光,最纯洁的天空,最虔诚的人们华丽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藏民族虔诚叩拜的终点-大昭寺;湛蓝绝伦的天唱-纳木措;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精妙结合。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风情醇厚、多彩多姿的民间舞蹈生动而鲜明地表达了我国各族、各地区人民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和情趣。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这里的几百万藏族同胞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造就了藏族人民善于以歌述怀、借舞抒情,形成了高原特有的淳朴、健壮、粗狂、豪放的特点;服饰方面:厚重、身着大袍长靴,而为了便于劳作常将双袖扎在腰间,舞蹈时旋转起来犹如孔雀开屏,长袖飞舞犹如彩虹划空。主要分为:踢踏   弦子    锅庄“围圈歌舞的意思”)

4、第四个层次是教师用口述的方式展示本堂学习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这教学环节中,我运用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方法。

5、第五个层次是对舞蹈动作进行教学,理论讲述结合动作的实践使学生亲自体验了舞蹈艺术的美与情感,可以先表演一遍藏族舞蹈《卓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a、采用看——听——动的程序,首先教师把一些基本手位、基本脚位、基本步子,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记住这些动作的空间位置;随后教师把这些动作在口头重复一番,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动作深入人心;再后来就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做。

(基本体态:坐胯、懈腰,双手自然垂于体旁。基本手形:五指并拢,向前平伸。基本脚位:自然位  小八字位  丁字位。基本手位:扶胯位  斜下位   单臂袖。弦子基本动作:平步   单靠  长靠   三步一靠   拖步   单撩   三步一撩   三步一踏。手臂动作:单臂撩袖   双臂甩袖   前后悠摆袖   横向摆袖   晃袖   献哈达)

b、 为了把学生真正“带入”西藏,为了能让动作更加规范化,我再次随着藏族音乐完整的示范表演《翻身农奴把歌唱》,随后讲解动作要领,把每一个基本动作逐个逐个的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弦子舞的组合。

动作一:三步一抬三个八拍,第四个八拍向后做拖靠步。动作二:三步一靠接点步转身,二个八拍。动作三:三步一撩同时单臂撩袖。动作四:三步一踏接点步转圈。动作五:献哈达。

c、 舞蹈最最忌讳的是麻木、呆板、无灵气。因为学生没有舞蹈基础,不懂得怎样在舞蹈中运用感情。当他们已能基本完成弦子舞组合时,这时我就去引导他们怎样去运用舞蹈中的眼神,处理舞蹈中的感情。从深处去挖掘学生表达情感的本能。

6、第六个层次是检验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组的形式进行比拼,相互学习

7、第七个层次是回顾本课所学的重点,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一个评价,肯定学生学得好的地方,也提出还需加强改进训练的地方,总体要以鼓励为主,这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8、最后是通过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对本节学习的舞蹈动作进行训练,牢固掌握知识。要求学生对舞蹈《翻身农奴把歌唱》进行动作到位练习,并融入情感表现。因为整个舞蹈都已经教授完毕,学生在熟练的基础上应该加强情感的渗入。让学生初步了解藏族的文化,感受藏族弦子舞的魅力。

最后,用一句藏语结束这堂课的教学,祝大家扎西德勒!

八:课后记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决定于教师,还包括学生的因素。所以建立一种和谐的,彼此尊重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既教学生,又要爱学生,做到“严而有情”,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舞蹈教学中赏识教学美感训练是两项不可忽视的基础训练,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舞蹈的自信心及舞蹈意识和美感,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认识美,理解美、把握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在课常中创造美的意境,营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如跳藏族舞蹈时,教师用语言提示:眼前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峰、雪山、草地、雪莲花等等。启发学生眼光要看得远些,情绪要奔放些,当一些感受较差的学生理解了舞蹈意境后,表演起来情绪会逐渐少活跃。我想,这主要在于通过启发、调动了她们已有的关于青藏高原及藏族风情的印象,使他们深入意境,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这些情景的假设,诗情画意的联想、借鉴和象征虚拟的运用,真正使自己舞蹈得淋漓酣畅,真正使我们展开了美丽的翅膀

 

 

 

以上是我结合本课粗浅地谈了一些自己的感触和心得,不足之处请评委老师们指正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