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年代哈尔滨华英油坊广告单

(2015-01-27 13:56:57)
标签:

股票

哈尔滨历史

哈尔滨老商号

哈尔滨老广告

分类: 故纸片语
二十年代哈尔滨华英油坊广告单

二十年代哈尔滨华英油坊广告单

19082月,犹太商人卡巴尔金利用圣彼得堡大出口商纳达松公司的名义,从哈尔滨一带运出以大豆为主的农产品,经由海参崴抵达伦敦,成为中国大豆出口欧洲的第一笔贸易。哈尔滨大豆运抵俄国及欧洲后,立即成为国际市场抢手的热门货,被誉为“世界性商品”。从出口大豆中获利的卡巴尔金于1909年在伦敦同英国资本家合作成立了“华英东方商业公司”。1914年,这家公司与英国投资者一同在哈市香坊开办了新式榨油厂,即“华英油坊”,最兴盛时这里被称为油坊街。

 

华英油坊1915年投产。时有二层楼房1栋,制油车间、锅炉房、仓库、简易宿舍及食堂各1(为平房),深井l眼,鬃绳传动蒸汽压机1台,水压榨油机35付。经理是卡巴金,有职工百余人,日产豆油645普特,豆饼1 009片。1930年产豆饼42万片。当时设备简陋,工人生产劳动强度大,每班工时12小时,工人流动性大。1937年,受其原料限制,工厂处在停产或半停产状态。1938年,在日本高压政策下,业主无力承办,作价兑给日方代理人徐鹏志,改厂名为满州油脂株式会社,主产豆油、清油和豆饼。时有职工117人,经营最好时职工292人,有资本30万日元,日产豆油3 800普特,豆饼6 866片。所有产品基本运往日本。19459月工厂停产,工人自愿组成护卫队护厂。19465月哈航校租用此厂,没收资本家全部财产。

建国后先后改称“东建”、“油脂化工厂”、“化工试验场”、“化工三厂”。1957年之前一直以生产豆油、豆饼、清油为主。1958年改为生产化工产品,1963年改为生产肥皂等产品,即原来的松花江肥皂生产厂家。1985年,该厂改为哈尔滨轻工化工总厂,1995年该厂关停改制。19082月,犹太商人卡巴尔金利用圣彼得堡大出口商纳达松公司的名义,从哈尔滨一带运出以大豆为主的农产品,经由海参崴抵达伦敦,成为中国大豆出口欧洲的第一笔贸易。哈尔滨大豆运抵俄国及欧洲后,立即成为国际市场抢手的热门货,被誉为“世界性商品”。从出口大豆中获利的卡巴尔金于1909年在伦敦同英国资本家合作成立了“华英东方商业公司”。1914年,这家公司与英国投资者一同在哈市香坊开办了新式榨油厂,即“华英油坊”,最兴盛时这里被称为油坊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