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单为哈尔滨“华乐大舞台”1938年2月演出节目广告,所请团体为北京复兴社,演出剧目有林长荣、崔有奎主演的《大退朝》,尹湘云、周富贵主演的《血手印》,雪艳云主演的《胭脂虎》,纪云樵、张恒懋、郭庆兰、林长荣、陈月华主演的《罗成斗关》,鑫艳秋、于洪真主演的《鸿惊喜》,贾济仙、张凤茹、美艳君、张兰馨主演的《坐宫探母》,郭庆兰、周少楼主演的《怀都关》,李墨香、林长荣主演的《举鼎跑城》,莜九雪、贾润仙、艳秋衡主演的《西游记》,陈丽芳主演的《玉堂春》,李盛藻主演的《群英会》。
广告单另一面为名角李盛藻、陈丽芳的演出预告,剧目为《三顾茅庐》、《青梅煮酒论英雄》、《群英会》。
当时“华乐大舞台”早场价格为二层包厢六元、二层桌座六角、三层包厢四元、三层桌座五角、前排池座六角、池子方桌四角、三层散座二角、两廊边座二角;晚场二册包厢十四元、二层桌座一元五、三层包厢六元、三层桌座六角、前排池座一元五、池子方桌八角、三层散座二角、两廊边座二角。票外每位外加五分包厢外加五角,茶水白水每位一毛包厢包桌五毛,手巾把随意。
华乐大舞台,地址在道外南十六道街路西,建国后为哈尔滨评剧院,现已废弃。
华乐大舞台,由哈尔滨富商胡仁泽建于1929年9月,亦称华乐茶园。华乐大舞台内地面、顶棚、观众座席、立柱围栏、舞台设置均为木结构,雕刻油绘。剧场正门上端有砖雕“双狮双球”、“凤落梧桐”。图案中间刻有“华乐部”3个楷体字。观众座席为3层,座席2300个,分雅座、包厢和边座3种。舞台宽23.5米、深14米,台口宽13米、高7.5米,舌形舞台面板伸向观众席4米。一顶多面彩绘的木雕台帽吊装在舞台上方,台帽中间有八角形洞,可调节音响。化妆室、制景室、洗漱间、艺人宿舍均设在连接舞台的二层楼下。京剧艺人马德成、程永隆、杨瑞亭、赵松樵、白玉昆、李万春、李少春、梅兰芳、周信芳等都在华乐舞台献艺。
1931年5月15日因电火被焚,旋即重建。1948年4月由东北文化艺术协会接管,改称哈尔滨剧院,1953年为哈尔滨市评剧团址,所属剧场改称哈尔滨评剧院。
建国后,哈尔滨市评剧团的剧场共修缮3次,1950年进行剧场内的彩色油绘,长条板凳改为1500人的靠背座椅。1952年提高舞台帽檐,修建舞台屋顶,增加高吊面光等。1978年由哈尔滨市政府投资180万元,进行剧场翻建。改砖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原3层观众席改为2层梯式观众座席1150个,扩大观众休息室200平方米,扩建舞台150平方米,改半吊景为全吊景,备有34根活动吊杆,舞台面积增至250平方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