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小古文教学要点——景物篇

(2017-07-18 12:40:56)
分类: 小古文教学

小学生小古文教学要点——景物篇

一、《放风筝》

【课文】

青草地,放风筝。汝①前行,吾②后行。

【注释】

①汝: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②吾:第一人称代词。我(们),我(们)的。

【译文】

在青青的草地上放着风筝,你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

【提示】

1、字词训练(汝、吾)。

①汝:你,你的。汝等、汝辈:你们。

②吾:我(们),我(们)的。吾家:我的家;吾国:我的国;吾兄:我的哥哥;吾弟:我的弟弟;吾子:我的儿子。

2、仿写训练。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

(什么地方 + 干什么 + 汝怎样 +  吾怎样)

花园里,追蝴蝶,汝在前,吾在后。

课堂上,写作业。汝写外语,吾写中文。

教室里,搞卫生。汝倒垃圾,吾擦黑板。

山林间,采蘑菇。汝前行,吾后行。

二、《乡村》

【课文】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①水/成村。水边/杨柳/②株,中夹③/桃李,飞燕/一双,忽④高/忽低,来去/甚捷⑤。

【注释】

①临:靠近。②数:几;几个。③夹:夹杂。④忽:一会儿。⑤甚捷:很快。甚:副词。很,非常。捷:迅速,敏捷。

译文

乡下农民家,用茅草搭成房子,用竹子搭成篱笆,在靠近河水的地方形成村落。河边有几颗杨树、柳树,中间还夹杂着桃树和李树。两只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非常敏捷。

【提示】

1、字词训练( 、忽、甚

水边杨柳数株。 什么地方 + 什么东西 + 数个)

天上星星数颗//池中荷花数朵//屋前花草 数盆//盒中铅笔数支。

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什么事物或动物 +  一会这样,一会那样 + 很、非常,怎样)

草地乌龟,忽行忽停,行动甚迟。

蝴蝶一对,忽左忽右,舞姿甚美。

云朵数片,忽分忽聚,变化甚速。

星星数棵,忽明忽暗,甚不可思。

2、写法点拨

以空间为顺序,运用色法描写,从静态的竹篱、茅屋、杨柳、桃李,到动态的飞燕。静态略写,飞燕详写。

三、《芦花》

【课文】

水滨/多芦荻②。秋日③/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注释】

①滨:水边;近水的地方:河滨、海滨、湖滨。②芦荻:芦苇。③秋日:秋天。

译文

水边有很多芦苇。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提示】

1、风与季节。由于气候的原因,春夏秋冬的风向是有差别的,所以,古人就把四季的风和东南西北对应起来。秋天多吹西风,所以西风又是指秋风。春天的风又叫东风,冬天的风又叫北风,夏天的风又叫南风。

  2、仿写训练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什么地方+多+植物),(什么季节+花、叶怎样),(一片+颜色),(什么风、雨+吹来、飘来),(花、叶+如什么,怎么样)。

园中多桃树。春日开花,一片粉红,东风吹来,花飞如蝶。

湖滨多杨柳。春日发芽,一片碧绿,细雨飘来,叶绿如玉。

池塘多荷花。夏日开花,一片粉红,南风吹来,花影婆娑。

河滨多枫树。秋日叶茂,一片红色,西风吹来,叶舞如炬。

路边多银杏。秋日落叶,一片金黄,西风吹来,叶落如蝶。

山坡多梅树。冬日开花,一片粉红,瑞雪飘来,花香如故。            

四、《荷》

【课文】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①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④名曰⑤/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6/有丝。            

—— 选自民国老课本

【注释】

①或:有的。②荷梗:莲的叶柄或花柄。③茎:植物体的一部分,由胚芽发展而成,下部和根连接,上部一般都生有叶、花和果实。荷的茎是藕。④其:代词,它的。⑤曰:说;叫作。6之代词,它,这里指藕。

译文

池塘种着荷花,夏天开花,有的开红花,有的开白花。荷花的梗子直直的立着。荷叶的形状是圆形的。茎横在泥中,它的名字叫作“藕”。藕有节,中间有孔,断了有丝。

【提示】

1、字词训练(或:有的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什么地方的植物 + 什么时间怎样变化+或。。或。。)

园中种桃,春日开花,或红或粉。

田中小草,春日萌芽,或嫩黄或翠绿。

园中种葡萄,夏日成熟,或红或紫。

园中种菊,秋日开花,或黄或白。

盆中种水仙,冬日开花,或黄或白。

2、写法点拨

以空间为顺序,运用色法由上到下描写。每一句话都写了荷的某一个方面,分别写了荷的花、荷的梗、荷的叶、荷的茎、荷的藕。水面上的花、梗、叶略写,水下的茎、藕详写。

http://s7/mw690/003hSkxTzy7cJF07eGa56&690


五、《菊》

【课文】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①。其②瓣/如丝,如爪。其色/③黄、或白、或赭④、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⑤降,百花/零落,惟//独盛。

                               —— 选自民国老课本

【注释】

①溢: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指流出、散发出。②其:代词,它的。③或;有的。④赭:红褐色。⑤既:已经。性:特性。唯:只有。

译文

菊花盛开了,清香到处飘散。它的花瓣像丝,像爪子。它的颜色有的黄,有的白,有的褐,有的红。(菊花的)种类特别多。菊花的特性很耐寒,寒冷的霜雪已经降临了,百花都凋谢枯萎了,只有菊花独自盛开。

【提示】

1、《菊》与《荷》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这两篇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写了植物的某一个方面。

2、《菊》的每一句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句:菊的清香;第二句:菊的花瓣;第三句:菊的颜色;第四句:菊的种类多;第五句:菊的特性是耐寒。

3、想一想,“百花零落,惟菊独盛。”真的只有菊“独盛”吗?这么写是为什么?由此可见,“菊”与“荷”的不同点是什么?

根据生活常识,其实在秋季开花的植物也不少,作者说“百花零落,惟菊独盛”,表现出菊在作者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地位,表现出作者对菊花由衷的喜爱之情。

“菊”与“荷”的不同点是:“荷”非常客观,就是告诉我们荷花是什么样的,各个部分有什么样的特征,但是,其中并没有加入作者的感情色彩。“菊”则不同,它在结尾用“独盛”悄悄的传达了一种作者对菊花的喜欢,加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

4、仿写训练

   )盛开,(        )。其瓣如(  ),如(  )。其色或(  )、或(  )、或(   )。。。

荷花盛开,芳香扑鼻。其瓣如蝶,如碗。其色或红、或粉、或白。

荷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盘、如月。其色或红、或粉、或白。

杜鹃盛开,清香淡淡。其瓣如羽,如笠。其色或红,或粉,或白。  

玉兰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玉琢,如冰雕。其色或白、或黄、或红、或粉。

桂花盛开,香气扑鼻。其瓣如米,如粒。其色或黃、或白、或红、或紫。

桃花盛开,芬芳扑鼻。其瓣如绢,如缎。其色或红,或粉,或白。              

牵牛花盛开,五彩缤纷。其瓣如喇叭,如斗笠。其色或红、或粉、或紫、或白。

六、《雨》

【课文】

今日/天阴,晓雾/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 选自民国老课本

【注释】

:阴沉。:慢慢地。;停止。初出初:开始;出:出现。

译文

今天天空阴沉,早晨的雾渐渐浓了起来,细细的雨像丝一样。天黑了雨也停了,风吹过来云朵散开了,明月开始出来了。

【提示】

1、古文中常见的表示一天中不同时段的词语。如晓:早晨。旦:早晨。平明:天亮的时候。日中、晌午:中午。晚、暮、日暮:傍晚。宵:晚上。

2、细细的雨像丝一样纤细、轻柔,细雨还像什么?可以想像成牛毛、绣花针、松针、烟、雾等,我们可以说:细雨如毫(如烟、如雾、针),细雨如织,细雨蒙蒙,细雨绵绵。

3、写法点拨:作者写雨,不单单写下雨时怎样,还写了雨前、雨后的景象。雨前雾浓阴沉,雨中细雨如丝,雨后风清月朗。

4、《雨》四字一句,像一首四言诗。你能把它改写成五言或七言的诗句吗?如:“今日天阴沉”、“细雨细如丝”,“今日天阴晓雾浓”、“风吹云散月初出”。

5、字词训练(表示时间的词语如;如晓、旦、日中、晌午、晚、日暮、宵、夜等。)

今日天阴,乌云滚滚,日中风急,大雨如注。日暮雨止,彩虹初出。//今日天晴,晨起雾浓,如烟如纱。近午日出,东风吹过,一望千里。//今日天晴,旭日东升,晌午酷热,汗流浃背。日落夕阳,轻风曼舞。//今日小暑,骄阳似火。树冠为阴,蝉鸣雀噪。夜幕降临,星月闪亮。

七、《雪》

【课文】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注释】

尽脱:全都落了。尽:所有的。四布:向四方散发。弥漫:布满;到处充斥着。;副词,没有。屋宇:房屋无际:没有边界。顿:立刻;忽然。真:的确;实在。

译文

冬天非常寒冷,树木的叶子全脱落了,阴沉的云朵向四方散发开来,布满天空,飞行的乌鸦成千上百只聚在一起,天没有黑就回到了林中。半夜,北风刮起来了,大雪飞起来了。清晨,站在楼上向远方望去,山上的树林房子,一片白色看不到边,立刻成了银色的世界,真是奇特而壮丽的景象啊!

【提示】

1、写法点拨:以时间为顺序,写了雪前、雪中、雪后景色的变化。

雪前:冬日严寒,。。。。未暮归林。(冬天的傍晚)

雪中:夜半,北风起,大雪飞。(半夜)

雪后:清晨,。。。。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清晨)

2、仿写训练: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世界真奇观也。

春日温暖,草木新芽,百花开放,小鸟歌唱。燕子千百成群,飞还树林。夜半,雷电交加,春雨骤落。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片翠绿,顿为绿世界,真奇观也。

春日风轻,树木长出嫩叶,白云飘逸,布满天空,大雁千百成群,展翅飞翔。夜半,雷声起,春雨落。清晨,登楼远望,树木田野,一片生机,顿为绿世界,真奇观也。

夏日炎炎,树叶浓密,雷声隐隐,乌云四布,麻雀成群结队,未暮归林。夜半,风急骤,大雨落。清晨,登楼远望,沟河池塘,一片蛙鸣,顿为蛙世界,真奇观也。

八、《日月星》

【课文】

/②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④,星/⑤次之。

【注释】

①日:白天,与夜相对;太阳。②则:连词,就。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相承。③者:代词,指人事物等。④次之;次:次序在第二的。之: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⑤又: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译文  太阳、月亮、星星

白天有太阳,夜晚有月亮,夜晚又有星星。太阳、月亮、星星之中,太阳最明亮,月亮的明亮程度在太阳后面,星光的明亮程度又在月亮后面。

【提示】

1、猜谜语(日月星)

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日)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月)

一闪一闪亮晶晶,挂在天空数不清。(星)

2、仿写训练:

父,母,吾。三者之中,父最高,母次之,吾又次之。

篮球、排球、乒乓球。三者之中,篮球最大,排球次之,乒乓球又次之。

地则有水,天则有云,天又有虹。三者之中,虹最美,云次之,水又次之。

天则有鹰,地则有兔,地又有龟。三者之中,鹰最快,兔次之,龟又次之。

山则有树,园则有花,园又有蝶。三者之中,蝶最美,花次之,树又次之。

九、《日时》

【课文】

一日一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注释】

日:白天;一昼夜。十二时:十二个时辰。是也:就是指十二时辰的。夜半:半夜(夜里12点钟前后)。日中:正午。

译文

一白天加一夜晚,共分为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就是指这十二个时辰的。夏天白天长而夜晚短,冬天白天短而夜晚长。半夜十二点为子时,中午十二点为午时,午时之前的白天为上午,午时之后的白天是下午。

【提示】

1、时辰与动物值班图

http://s6/mw690/003hSkxTzy7cJF061vLa5&690


2、六十甲子(用天干地支纪年,60年为一个周期)。练习写出六十甲子,编上序号。

以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组合,从"甲子"起﹐到"癸亥"止﹐满六十为一周﹐称为“六十甲子”。

如:01 甲子 02 乙丑 03 丙寅。。。。11 甲戌12 乙亥13 丙子14 丁丑。。。。58 辛酉 59 壬戌 60 癸亥

3、问问妈妈,写出自己的出生时辰以及自己的属相。

阴历(    )年(  )时,属(   )。

十、《猫捕鱼》

【课文】

缸中/有金鱼,一猫/缸上,欲/食之,失足/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注释】

①伏:趴,脸向下,体前屈。②欲:想要。捕:捉;逮。之:代词,指金鱼。失足:行走时不小心跌倒。坠:落,掉下。皆:都。

译文

缸里有金鱼,一只猫在缸的上面,想要捕鱼,不小心脚滑了一下坠到了水中,急忙跳起来,全身都湿透了。

【提示】

1、谜语导入课题。谜语:头大耳朵小,胡须两边 翘。走路静悄悄,说话喵喵叫。 学生一起说出谜底,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小猫咪。

2、写法点拨。以事件的发展为顺序,开始(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然后(欲捕食之),接着(失足坠水中),最后(急跃起,全身皆湿)。

十一、《猫斗》

【课文】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入室,不敢/出。

【注释】

:在。:耸立。:怒视。久之:过了很长时间。,起到补足音节的作用。逐之:追逐它。,代词它,指白猫。:跑。:再。

译文

黄猫和白猫在房顶上争斗,发出呼呼的叫声,毛竖起来了尾巴也翘起来了,四只眼睛紧紧的盯着对方,互不相让。两只猫相持很久,白猫稍微有些退缩,黄猫奋力追打白猫,白猫跑进屋子里,不敢再出来。

【提示】

1、写法点拨。以事件的发展为顺序,采用声法、色法描写二猫争斗的过程。声音:呼呼而鸣//生气的动作:耸毛竖尾//面部表情:四目对射//动作的连续性:(白猫)退,(黄猫)逐之,白猫)走。  

反复多读几次,脑海中想象两只猫对打的情景,可能会有两只猫惨烈的叫声,可能会有两只猫犀利的眼神,也可能会有两只猫追逐的身影....

2、仿写训练

黑黄二狗,斗于(      ),(      ),(      ),(      ),(      ) 。久之,(      )稍退缩,(      )奋起逐之,(      )走入(      ),不敢复出。

黑黄二狗,斗于院前,汪汪而,耸毛竖尾 眼露凶光 两不相让 。久之, 黑狗稍退缩,黄狗奋起逐之,黑狗走入,不敢复出。

黄黑二牛,斗于草坪,哞哞而鸣,摇尾欲扑,四目怒射,互不相让。久之,黄牛稍退缩,黑牛奋起逐之。黄牛慌入圈,不敢复出。

黄鸡白狗,斗于院里,呼呼而鸣,狗耸毛鸡拍翅,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黄鸡稍退之,白狗奋起逐之,黄鸡走入窝,不敢复出。

花粉二蝶戏于草坪时而高飞时而低落翩翩而舞 不离不弃。久之, 花蝶稍远移,粉蝶急忙逐之,化蝶远走粉蝶相随

。。。。。。。。。。。。

           。。。。。。。。。。。。。。。。。。

十四、《松》

【课文】

松,大树也。叶状如针。性/耐冷,虽至冬日,其色常青。干/长而巨,可以造桥,可以造屋。

【注释】

也:表示肯定,感叹。与“呀”“啊”“哇”类似。状:形状。性:特性。其:代词,它的。干:树干。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又。

【译文】

松树,是大树。叶子的形状像针。这种树能耐严寒,就算到了冬天,它的叶子也是绿色的。树干又长又大,可以用来造桥,可以用来建造房屋。

【提示】

1、“也”字在古文中是语气词,位于句中时表示停顿,位于句末时表示判断、陈述、感叹等语气。在“松,大树也”中,“也”是判断句的标志,此句翻译为“松树是(一种)大树”。

2、其后三句分别说明了松树的形态、特性和功用。

形态:叶子的形状像针。

特性:能耐严寒,就算到了冬天,它的叶子也是绿色的。

功用:树干又长又大,可以用来造桥,可以用来建造房屋。

3、“冷”与“寒”分析:

    有人觉得,“性耐冷”的“冷”字不好,不如换成“寒”字。“寒冷,寒冷”,虽然说的都是冷,但是“寒”比“冷”更冷,更能表现松树不怕寒冷的本性。但是,往后看,这一句的末尾有一个“青”字?“青”的字音,与“冷”字接近,前后一读,就有了押韵的感觉,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作者用“冷”而不用“寒”字。

4、字词训练( 也、而、可以

松,大树也。干长而巨,可以造桥,可以造屋。

  柳,大树也。枝长而柔,可以编筐,可以编篓。

  牡丹,花之王者也。花艳而大,花可观赏,根可入药。

  银杏,大树也。干长而巨。叶可入药。果可食用。

莲,名花也。梗长而直,叶可入药,藕可食用。

十五、《桂》

【课文】

庭中种桂,其叶常绿。 秋时开 花,或/深黄,或/淡黄。 每遇微风, 浓香扑鼻,人咸爱之。 花落,取以糖,贮于瓶中, 虽历久/而香/甚烈 

【注释】

:代词,它的。:有的。扑鼻:形容气味浓烈:都。以:用来。:搀和,混和在一起。:贮存,放在。历久:过了很久。甚烈:更加浓烈。

【译文】

庭院当中种了桂树,它的叶子长年都是绿色。秋天的时候开花,有的是深黄色,有的是淡黄色。每当遇到微风,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人们都喜欢它。花朵落下之后,取它用来和糖混和在一起,贮存在瓶中,即使过了很久,但是它的香气却更加浓烈。

【提示】

  1、写法点拨。《桂》共四句话;第1句写叶;第2句写花;第3、4句是重点,写桂花的浓香。桂花可以做桂花糕、桂花酒、桂花茶等。

2、仿写训练

  )种( ),(  )开花,或(   ),或(    )。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田中种薯,秋日结果,或紫或红。

  盆中种石榴,初夏开花,或红或白。

十六、《莲》

【课文】

莲花,亦曰/荷花。种于暮春,开于盛夏。其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 /横泥中,其名曰/藕。其实曰/莲子。 藕与莲子,皆可食也。

【注释】

:叫做:代词,它的。:的:铜钱。:都,全部

【译文】

莲花,也叫做荷花。在暮春时节播种,花朵在盛夏时节开放。荷花的叶子,大的像盘子,小的像铜钱。荷花的茎横生在淤泥里,它的名字叫做藕。它的果实叫莲子。藕和莲子都是可以吃的。

【提示】

 1、写法点拨。《莲》共6句话;分别写了别名、生长季节、叶、茎、果实、食用价值。指名让学生读文中相应的句子。

  2、四季的名称

春季: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季:初夏、中夏、暮夏、九夏、盛夏、炎夏、三夏

秋季:初秋、中秋、暮秋、三秋、金秋、九秋、清秋、霜秋、霜天

冬季:初冬、中冬、寒冬、九冬、暮冬、雪冬、冷冬、隆冬 

十七、《杨柳》

【课文】
    杨柳①,随处可种,临水尤②宜。春初发叶, 旋③开黄花。及④/春末,叶/渐多。花中结实⑤, 细/而黑。蕊落,有絮出,质轻如棉,色白如雪,随风飞舞,散于各处。

【注释】

①杨柳:在此指杨柳②尤:特别,尤其③旋:不久之后⑤实:果实:像棉花纤维的东西,这里指柳絮。:裂开。:飘飞散落。

【译文】
    柳树随处都可以种植近水边尤其适宜。春天刚刚开始的时候长出叶不久之后就开出黄色的花。到了春末的时候叶子慢慢茂盛起来。花中结了果实,细细的、黑黑的。花瓣掉落,有柳絮绽放出来,质地轻盈就好像棉花一样,颜色白的像雪,随风飞舞,飘落到各个角落。

【提示】

1、 写法点拨。以柳树的种植、生长为顺序,写了种植、叶子、花、果实、(果实外的)柳絮。

2、观察仔细,注意描写颜色的词语。春初发叶,旋开()花。//花中结实,细而()。//质轻如棉,色()如雪。

3、柳树的用途很广。柳芽可吃、泡茶。//柳絮可做枕芯、鞋垫。//柳叶、皮、根可入药。//枝条可编箩筐。//树干可做家具。//柳树可遮荫观赏,美化环境。

十八、《岁寒三友》

【课文】
   儿侍①父,立庭前,见/梅树著②花,松、竹并茂,儿问曰:“霜雪之时,他③树/多枯落, 何以/三者独否⑤?”父曰:“其性/皆耐寒,与/他树不同。古人称岁寒三友,即/松、竹、梅

【注释】

①侍:陪伴侍候②著:盛开、绽放③他:其他的④何以:为什么⑤独否:独:唯独;否:不是这样。:志趣相同的人。这里指松竹梅皆有耐寒的特性,故称它们为友:表示肯定的语气。

【译文】

冬日里,儿子侍奉着父亲站在庭院前看到梅花开放、松竹茂盛,(心中产生了疑问),便问父亲冬天有霜有雪,别的树大多枯萎落叶了,为什么这三种没有呢?父亲听了,回答说“它们的特性都耐寒,和别的树不一样。古人所说的“‘岁寒三友’,就是松树竹子和梅树啊!

【提示】

1、岁寒三友。志趣相同的人们可以相互称为“友”。松、竹、梅三者都有经冬不凋、品性耐寒的志趣,人们就把它们拟人化,赞美为“岁寒三友”。类似的词语还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文人四艺(琴棋书画)、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等。

2、岁寒三友的寓意: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

3、对联。上联:松竹梅岁寒三友。下联:桃李杏春风一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