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秋天》项目学习教学设计

(2015-09-25 08:22:45)


标题

《美丽秋天》

所属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二年级

对应教材

有(需在teacher_support下以对应教材为文件名提供相应教材扫描页)√无

覆盖范围

√单元           其他

所需时间(实施此教案所需的时间,如:45分钟,4小时,1年):

3


涉及学科(建议不要超过四门学科)

语文、美术、计算机

框架问题

基本问题

什么是美丽?

单元问题

如何感悟秋天的美丽?

内容问题

你看过哪些秋天的美景?觉得它美在哪里?

你欣赏过哪些写秋天的文章,觉得秋天美在哪里?

我们将通过哪种方式了解秋天的美丽呢?

你如何将学过的词语或句子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展现秋天的美丽?

你还能用哪些方式来展现秋天的美丽?

概述(简要描述教学目标、实施过程、成果要求等内容):

对于二年级学生们来说,秋天是什么?除了树叶黄了,庄稼丰收了,他们知道的并不多。通过本次项目学习,学生们可以发现秋天的变化、更好的感受秋天的美丽、感悟秋天美丽的内涵,养成乐于观察、勤于发现、用心感受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学生作为主体,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查找并收集有关秋天的的精美图片、诗歌,从而欣赏秋天的美。通过写话、绘画、贴画等形式展现秋天的美丽。通过小组合作,分享的形式对框架问题进行探索和解答,最后再激励学生进行成果的展示。本单元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在家长的支持下,开展活动。多种评价手段(开始前的问卷调查、学生助学指南、小组合作记录、小组合作评价等)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课程标准(简要说明本单元所涉及的国家课程标准):

1、  提高审美情趣。

2、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3、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4、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5、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7、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8、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学习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简要说明学生通过学习后所能达到的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观察、网络搜索等方式,寻找美丽的美丽,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美丽。

2、通过小组合作,能找到与单元项目相符合的资料,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现秋天的美丽。

3、学习上网浏览、筛选资料的方法,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项目学习过程,掌握一定的获取信息的方法,扩展自己的阅读面,丰富自己的积累。

2、在学文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3、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倾听,敢于表达、交流,发展合作精神,提高交际能力。

4、通过图文并茂而又准确、清晰、流畅地介绍,提升口语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浏览图文并茂的秋天画面,更好的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积淀美,并付诸实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4、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协作的精神。

过程(描述你的教学步骤以及相应的活动序列。请注意体现教学活动与框架问题的针对性并说明各活动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在用到自己制作的文档时,请注明文件名并设置相应链接)

    教学准备

1周之前

1、确定参与本次活动的学生人数,整理查列出能够求助的老师、家长的名单。

2、郊外寻秋,感受秋的来临。

第一周——取得我的“资格证”!

1、老师提出基本问题:什么是美丽?(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开展讨论,让学生关注美丽的不同种类。)

2、关注单元问题:先提问“你认为秋天美丽吗,美在哪里”?请学生进行介绍。老师介绍秋天更深层的美丽。从而提出单元问题:如何感悟秋天的美丽?

3、学生完成问卷调查。

4、根据框架问题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记录下学生需要帮助和特殊学生的分配名单,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二周——开始我们的寻美之旅!

1、大家一起学习和展示一些技能。学习网上浏览等技术。

2、开始自己的寻美之旅。根据自己的任务,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将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分享,并与其他小组交流素材。

4、进入到有趣的设计,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自己的创作。

5、结合同伴给你的意见,请重新思考和修改各自的创作。

6、请学生将这些收获记录在自己的学习日记上,并完成部分的小组合作记录。

第三周——“美丽秋天”成果展示

1、小组间交流自己的作品。

2、征求同伴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3、征求老师和家长的的意见,再次进行修改。

4、结束后,把自己的成果在班内展示。

5、在各自的学习日志上记录收获。

6、教师完成随堂观察记录、教学反思、并根据综合评价量规为学生的作品签发ABC评价证。

所需资源(介绍可以用于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材料或参考网址,建议在每个网址后写上一句话,简要介绍该网站适用于本教案的内容):

http://image.baidu.com/  搜索图片素材

https://www.baidu.com/s?wd=古诗文网   搜索诗文素材 

评价时间线

培训前

培训中

培训后

问卷

学生单元助学指南(ppt)

 

小组合作评价量规

资料搜集评价表

评价表

研究评价表

记录学习日志

教师随堂观察记录

单元学习结评价量规

单元学习终结

 反思随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本教案的实施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请注明这些评价工具对应的文件名并设置相应链接):

1.对学习过程或活动:

问卷

完成学生需求评估。从学生那里得到的了解:学生关于对秋天的感悟,需要怎样的指导,学习条件和学习能力情况。

学生单助学指南(ppt)

给学生提供项目学习的指南,让学生能够有一定学习评价。

小组合作评价量规

帮助学生对小组合作的情况进行分析比对。

资料搜集价表

教师使用这个评价量规可以监控学生的进展情况,评价他们在最后作品中具体使用资料的情况。它可以被修订用于学生自我评价或同伴提供反馈。评价要点:资料收集,数据展示,建议和结论。

讨论评价表

小学生使用这个符合他们语言特点的评价量规可以自我评价他们的讨论技能。它可以被修订用于同伴提供反馈和教师监控学生的进展状况及评价最后的作品。评价要点: 有目的地听, 专注, 积极地听, 参与程度, 营造协作氛围, 合作, 提供反馈, 遵守规则, 接受批评, 反思, 自我评价参与程度。关键词:,参与程度, 合作, 反馈, 批判性, 自我评价。使用指南:使用这个评价量规自我评价的讨论技能。

 研究评价表

 

小学生使用这个评价量规反思他们的研究技能和过程。它也可以被修订用于同伴和教师监控学生的进展状况和提供反馈。 评价要点: 提出一个问题; 筛选、整理和评估信息; 组织信息;分析信息;综合信息;创作作品。

关键词:评估、分析、组织、资源

使用指南:做研究的时候使用这个评价量规比较你的工作。

教师随堂观记录

教师的随堂记录,将反映学生在自主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的必要指南。

2.对学习成果:

单元学习终结评量规

     为单元学习评价提供标准。

单元学习终结评价

对学生整个单元学习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最后成果包含:具体的、确定质量的内容标准;过程和高层次思维技能标准;写作技能标准;学生能很容易的比照对他们的期望,使用这些标准评价完成的任务,教师也能用来评价项目学习的最后成果。单元学习终结性评价量规 为单元学习评价提供一定的标准。

3.其他评价:

师生共同对项目的学习进行收获反思,提升自主思维的能力,同时为今后开展进一步学习,提供的经验总结记录。

课前分析:

学习需求基础:

1、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写秋天美景的词语和句子,对寻找“美丽秋天”有一定兴趣。

2、学生能过自主阅览和目标指向的文本,查看图片资料,并尝试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技术运用基础:

1、学生能够使用电脑搜集资料。

2、根据年龄特点,学生有能力自主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到电脑软件使用的简单技巧,并能在实践中尝试运用。

学生阅读基础:

1、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筛选自己需要的资料,进行合理的选择。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自主形成项目项目观点,并通过阅读寻求必要的支持。

教学反思: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枫林披上火红的风衣,苍翠的松柏绿得更加浓郁。秋天是多彩的季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景色宜人。苹果挂满了枝头,棉花张开了笑脸,高粱举起了火炬。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硕果累累。秋天,我们感到了“爽”,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金秋时节,神清气爽;我们感到了“美”,大雁南飞,山河壮美,春华秋实,劳动创造美。而孩子们对秋天美的感知并不丰富,因此我们开展了本次“美丽秋天”小项目学习,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美丽。下面就我们班开展的这次项目学生谈一谈我的反思。

     “美丽秋天”项目学习开展伊始,在孩子们初步认识到秋天来临后,我请家长们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到郊外寻秋,进行观察。让孩子们对秋天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进入本次的单元小项目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热情非常高。不懂就问,讨论积极,创作时非常专注、认真。整个过程中既发展了语言能力,也发展了思维能力,激发了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来看,本次的小项目学习取得了预期的成效。第一小组:我眼中的秋天——赏秋景小组,不但收集到了大量关于秋天的精美图片,而且还能把搜集到的关于秋天的图片进行分类整理,制作成不同的主题的幻灯片,如“金秋时节”、“丰收时刻”、“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等。尤其是有个学生制作的关于“识字1”的图片,图文并茂,充分展示了秋季的景色、气候等特点。这些说明了需要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非常透彻。第二小组:我口中的秋天——诵秋韵小组,学生们能够把搜集到的关于秋天的诗歌背诵下来,感受秋天。第三小组:我笔下的秋天——抒秋怀小组,学生们能够把书中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这正体现了课标中所说的“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一精神。第四小组:我手中的秋天——绘秋景小组,学生们不但创作了许多关于美丽秋天的绘画和贴画作品,而且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作品创作意图,这说明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均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不足之处:一是孩子们的朗诵能力需要培养和加强。二是展示活动中只是教师的简要点评,缺少学生的相互评价。三是活动形式应该再丰富和灵活一些。

这样的一个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的展开,让学生们和我都觉得时间过得真快,也让我觉得围绕着这一主题的活动,课程的选择也更多样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不但要关注学生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指导学生有个性地参与活动,使他们获得个性化的收获与发展。而项目学生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我一定会将“项目学习”活动进行到底,在实践中摸索,在探索中前进,让项目学习日臻完善。

学生反馈:

    从学生的学习反馈来看,本次的小项目学习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一是学生们把搜集到的关于秋天的图片进行了分类整理,制作成了不同的主题的幻灯片,如“金秋时节”、“丰收时刻”、“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等。尤其是有个学生制作的关于“识字1”的图片,图文并茂,充分展示了秋季的景色、气候等特点。这些说明了需要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非常透彻。二是学生们能够把书中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这正体现了课标中所说的“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一精神。三是孩子们不但创作了许多关于美丽秋天的绘画和贴画作品,而且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作品创作意图,这说明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均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有待提升的是学生的朗诵能力。

同行点评:

    这次“美丽秋天”的小项目学习,让学生加深了对秋天的“美”的认知,锻炼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整个过程中既发展了语言能力,也发展了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