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4-08-30 08:26:24)
标签:

体育

分类: 体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阐述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   

一、引  言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

二、学生体育课堂的消极表现及心理状况分析

    学生的心理常表现出不稳定和不成熟的特征,他们有时比较敏感,同时又爱面子,自尊心强,易闹情绪。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常有一些影响其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活动效能的消极行为和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

1、意志不坚强,情绪压抑,怕苦怕累

2、性格孤僻,不合群,缺乏社交能力

3、不适应新环境  

4、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

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比较优越,但是同时也在丧失吃苦耐劳的生存能力,他们往往不能吃苦,而且缺乏毅力和耐心,这就往往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耐力跑来训练学生的毅力,譬如,在跑1000米时,有的学生刚开始跑的比较快,处于领先位置,但由于体力消耗比较大,加上意志不坚强,逐渐地趋于落后,这时如果我们用语言来鼓励他们,或多或少能起到一定的效果。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可以先采取榜样教育,并且教育他们在跑的过程中要注意节奏,控制身体重心,注意呼吸,调节情绪。这样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地的精神。

2、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可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不同形式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忘却学习带来的烦恼,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活动中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从而,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如在上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时,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并且积极参与其中。但也经常会碰到一两个女生在进行这项活动中,显得表情紧张,在轮到她们的时候总是退到同学后面,甚至干脆对老师说不想参加这项活动。一问原因,才知原来是“害怕”,不敢接球。针对这一情况,教育者完全没有必要强迫她们必须完成项目,可也不能任其发展,不去努力,这时老师们就要耐心地先让她们双手抱住篮球,然后举到胸前双手放开,让球自动落地反弹,让学生抱接反弹球,经过几次这样的反复训练,她们不再像开始那样害怕了,并且能够主动地用双手接球了。慢慢的再让学生双掌置于胸前,掌心向前,轻轻的将抛球给他们,让其抱接球经过反复几次的成功体验,他们更自信了,慢慢的也能和同学互传接球了。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开始的害怕不敢传接球,更多的是由于孩子缺乏自信,害怕失败。但在老师的一再鼓励和引导下,终于亲手尝试,并且获得成功,学生的这一心理障碍自然也就排除了。这堂体育课,显然达到了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学会了一种技能,又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体现了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渗透的原则。

3、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每位学生将来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升学、入学、毕业及种种原因而重新踏上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为了能尽适应新环境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需要一个良好的适应性心态,适者生存,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而体育活动,它不可能是独立的,而是一个双方的或集体的活动,我们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也不可能固定在一个群体环境里,活动中经常的更换对手,这也是一个新环境的变化。每当更换一个新的环境,同学们就得面对一些能力比自己强或弱的对手,就得接受随着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胜与败的转化,这对学生的心理也是一种考验和锻炼。

记得2004年带校女蓝参加瑞安市小学生篮球赛。由于学生很少在外校和其他队打友谊赛,而且也从未尝试过失败,因此在进半决赛时,开局落后加上不适应那么多的围观师生和喝倒彩。学生心理出现了极大的波动、战术全乱、传接频频失误,结果只拿到了市第三名。经过总结,在以后的几年带队和教学中除了加强基本功练习,还大量增加了竞争性的比赛,也经常拉队到不同小学以及初中队打友谊赛,使队员面对新对手、新环境,让他们学会落后和领先时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经过历练,这几年本校的女篮连续蝉联瑞安市的冠军。

4、通过体育比赛活动,摆正了学生自己的位置。

所谓的“位置”是对自己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是强或弱以及自己的“长短”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衡量及置于其中的地位,现在的学生,由于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小,往往造成对自己缺乏一个正确的衡量,放不准自己的位置,过高,会导致容易失败,过低呢,则会丧失很多胜利的机会。在体育活动中能否正确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胜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表现的相当直接。例如,上一年一度的学区篮球赛,我校男队由于自命为冠军队,在开局时轻视了玉海小学队,在落后的情况下又背着一定要拿冠军的包袱放不开,结果失去了7连冠的机会。所以,只有清楚自己的强弱和“长短”,才能找准位置,在心理上才能有所准备的面对一切,而立于不败之地,并在这个位置上最大极限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一个平凡的位置上,做出不凡的成就,取得生活上的胜利。

四、结论

    1、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摆正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2、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建立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与研究。

    3、加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

    4、挖掘潜在的心理素质教育因素,创设心理健康课堂环境。

    5、突出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五、参考文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月第一版

   《体育运动心理》李建国  刘慎年许尚陕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纲》姚本先   人民教育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