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4-08-30 08:03:42)
标签:
教育 |
分类: 音乐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音乐美
1.
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学都是以“美育”为核心,因此,怎样的音乐课才算是精彩的?怎么的音乐课才能够让小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真正地做到让音乐美走进每个小学生的心灵。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有一点值得我们肯定的是:精彩的音乐课能让学生受益匪浅、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能够通过学生不断咀嚼回味并最终成为学生能享用终身的一种享受,因此,它不应只是停留很多老师不排斥的表象上,比如说活跃的课堂气氛、丰富的教学内容、师生对答的如流等,更应该赋予其更多更深之涵义——以音乐和学生为本。
2.健康和心理健康
1健康
健康除了传统的观念认为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还要包括心理方面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其实,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上述两个方面即构成了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讲授法,认识指导法,活动体验法,行为改变法,自我调控法。
3.音乐课堂教学
每个人对音乐课堂教学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应用的方法。有些老师,特别是刚毕业的,不专业的老师总喜欢给学生放一些流行歌曲,给他们鉴赏鉴赏;有些老师基本功比较厉害,就喜欢教学生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更有些老师,完全照着教科书来上,学生对此就很不感兴趣。本人认为只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说是精彩的音乐课堂教学。总体来说精彩的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4.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教育产生影响
音乐课堂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的尝试和探讨是必要的,特别是如何来培养小学生对美的感悟。本人认为可以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上来选择有效的方法来探讨小学音乐教学:
小学生的特点
中学生能有自我约束的能力,学生不比中学生,而小学生的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从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主要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哪便随着年岁的增大,他们形成概念、理解知识、进行判断也常常离不开直观的感性材料。动人的音乐、明快的节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内容丰富、生动而准确的感性知识。
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有意注意的重要阶段,但无意注意仍起一定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注意力往往带有很强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易被新鲜、多变的事物吸引,音乐的享受,音乐美,更容易唤起他们大脑神经功能系统积极的反应。
学生也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学生的情感易感而外露,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松弛、愉悦、满足的同时,产生兴奋情绪,继而产生音乐学习的欲望。
行之有效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小学课堂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认识指导法,活动体验法,行为改变法,自我调控法。
1讲授法
讲授法,即通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和学科渗透等形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蜗牛与黄鹂鸟》这课的导入中,我是采用了听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自由律动来进如新课的。任务一、叫学生说出刚才欣赏的歌曲歌名,哪里的名歌。任务二、请大家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台湾方面的知识。然后用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台湾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让学生简介台湾。当然,学生不能回答的时候,可以老师来讲授。教师并不要求学生一开始就完全理解这种镶嵌式教学情节,而是学生后来自然产生理解这些概念。
2认识指导法
认识指导法,旨在提高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和水平,如在音乐课堂上可以采取课堂讨论、自我表述和自我评价等;如在《蜗牛与黄鹂鸟》这课的教学中,我是采用了听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和多媒体播放舞蹈《杵舞》,让学生欣赏热情奔放、活泼风趣的台湾民间歌舞《杵舞》来让学生进行讨论。
任务一、欣赏了一段具有特色的台湾民间歌舞《杵舞》后让学生去讨论那台湾名歌具有的特点。任务二、用多媒体播放flash歌曲学习台湾名歌《蜗牛与黄鹂鸟》。当然了,这任务一比较难,学生可能会有困难,但是学生可以积极的参加,在这个任务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说,然后用第二个任务来验证任务一的答案。
3活动体验法
活动体验法,即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体验,以丰富和发展小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如做游戏、示范表演、实地观察、谈感想、演讲等;如在《蜗牛与黄鹂鸟》这一课上,我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flash歌曲台湾名歌《蜗牛与黄鹂鸟》,然后设计了几个任务让学生参加。
在播放歌曲前给任务一、:想一想歌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在听第二遍时,给出任务二、请大家用拍手、摆动身体等动作来感受歌曲的活泼风趣的情绪。任务三、请大家随范唱轻声学唱歌词,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活泼风趣的情感。
通过这三个任务,让学生充分地融入这个课堂学习中。小学生的模拟能力很强,通过这三个,他们都反应热烈。
4行为改变法
另外,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还应该采取行为改变法,即在引导小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基础上,鼓励良好行为,改变不良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行为训练、行为塑造、榜样示范和游戏性的奖励和惩罚,以达到良好行为养成和强化之目的;如在《蜗牛与黄鹂鸟》中,我在学习后还布置了以下的任务:任务一、合作创编与表现,通过学生去讨论歌中的几个角色,去区别每个角色演唱时在音色和语气上的不同。让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唱歌曲;分组讨论:创编葡萄树成熟以后的歌词;交流演唱学生创编的歌词。
在这个环节中,肯定有做的好的学生,这时我进行表扬这些同学,对于做的不好的,也不是当面批评,除非他违反破坏课堂,而是采取婉转的批评,让学生的自尊心得到维护。
5自我调控法
自我调控法,即通过引导小学生自我教育来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利于增进心理健康,在音乐课堂中,如鼓励和要求小学生写小结,适当组织学生表演,谈收获、体会、感受等。如在《蜗牛与黄鹂鸟》我还设计了这个任务,在学生编得歌词以后,让学生来表演,和让学生来总结或学生谈谈在生活中要学习蜗牛的什么精神。
这个环节可以大大的促进学生调控能力,鼓励他们的创造精神。
音乐课堂教学是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音乐鉴赏的主渠道,也是我们实施音乐美的主要的手段,而课堂教学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学问。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准确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首要目的,学生学会学习为最终目的,把音乐课堂教学组织的精彩有效。相信经过我们的实践、创新、积累,我们的音乐课课堂可以更精彩更有效率的帮助学生得到好的音乐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