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谦《走近太公宝鼎》
(2024-04-08 15:52:44)清明节期间,我来了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去的第一站竟然是太公湖植物园。从社区出发,我驾驶车辆,与同事齐明一道,根据导航提示,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便来到了临淄区太公湖植物园,但见迎接我们的第一个建筑物竟然是太公宝鼎。
远远望去整个建筑呈灰棕色,气势宏伟,刚劲有力。宝鼎表面上有草龙、凤鸟、兽面几部分组成,工艺流程属于青铜铸造。既融入中华文明符号,又体现时代特色。鼎前石碑上“太公宝鼎”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由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同志在乙丑年秋所题。石碑后面刻有姜太公后裔姓氏源流考,令我自豪的是其中高姓就在其中。资料介绍:姜太公吕尚作为姜姓始祖炎帝之裔、吕侯伯夷之胄,先是周王朝的开国圣臣,后为周代齐国的开国圣君,立周兴齐,功业并著。从封齐建国到康公绝祀,太公传祚20余世,历600多年,嫡庶子孙繁衍众盛,遍居夷夏各地。因其以国号为氏,以采邑为氏,以祖名为氏,以谥号为氏等多种受氏原因,太公裔族分出多支多氏,而循流溯源,仍然归宗于太公。姓氏有姜、吕、丘、丁、许、谢、纪、崔、高、章、贺、柯、卢、薄、赖、连、饶、厉、聂、王、解、陆、岳、谷、谭、覃、焦、芮、柴、浦、申、向、宇、卞、佘、艾、安、彦、晏、年、齐、文......110多个,碑文写道:姜氏后裔,继承太公之圣德,敦亲睦族,光前裕后,为中华振兴,祖国繁荣,精诚团结。读后让人深受触动,并心生感慨。我接着走近鼎前,有关《太公宝鼎》的简介格外引人瞩目。上面的文字写道:“太公宝鼎总高7.08M(米),外径6.06M(米),内径5.32M(米),厚度7——8MM(毫米),总重10.69吨,材质:青铜。
此鼎仿照陕西省伏凤任家村1890年出土的西周大克鼎铸造,原大克鼎总高0.93M(米),直径0.76M(米),重201.5KG(公斤),现存上海博物馆。
鼎,古代用作食器,相当于煮肉的锅或者盛肉的盆。夏代,鼎由食器发展为标明身份、地位的礼器,广泛用于宴会、祭祀和墓葬。周代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民用一鼎。周代,还是铭记功德的礼器,天子、诸侯国君、卿大夫在庆典或者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并以铭文记载当时盛况。
鼎还曾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传说大禹曾铸九鼎,以象征九州。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今山东曹县),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商朝时期,还把定都或者新建王朝称为“定鼎”。后来,鼎又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含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繁荣鼎盛、、“鼎力相助”等。
姜太公后裔高庆昌先生捐资铸太公宝鼎,一是铸鼎铭记功德,颂扬太公兴周建齐、尊贤尚功、因俗简礼、通商惠工的历史功绩和勤政爱民、变革务实、创新进取的崇高圣德;彰显其兵家鼻祖、百代宗师的尊贵地位。二是铸鼎祭祖,表示太公后裔世世代代对太公的敬仰。三是铸鼎以鼎盛之意,祝愿山东淄博临淄繁荣昌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
淄博临淄齐文化研究中心
阅读完毕,我了解到一个“鼎”字涵盖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饮食、地位到约定、王权、形势等极具象征意义,并由此进一步认识到鼎是中国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的器物,沿用时间之长,被赋予内涵之丰富,罕有其匹,一度被称为“中国文明的一种象征”。确实开阔了我的眼界,拓宽了我的视野,同时我也了解到我的宗亲高庆昌先生捐资铸鼎的个人经历。资料显示:高庆昌,男,汉族,生于1943年12月,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高家村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淄博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淄博万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1976年起历任临淄制酸厂副厂长、临淄刺绣厂厂长、临淄区皇城镇经委副主任、临淄石化机械厂厂长、淄博万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淄博万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曾兼任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山东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山东省质量管理协会副会长、淄博市中小企业商会会长、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务。作为企业家的高庆昌先生,高瞻远瞩,勇于创新,锐意改革,诚信经营,短短几年间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原甲酸三甲酯、原甲酸三乙酯生产供应商,为我国医药与农药中间体行业,以及山东省淄博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高庆昌一生,不但精心致力于企业经营与管理,而且心系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近几年来,高庆昌先后以企业名义向社会公益事业捐500余万元,以个人名义捐款200余万元,以企业家的高风亮节鼎力支持抗震救灾、扶贫济困、爱心助学、文化旅游、见义勇为、残疾人事业、党员救助与扶持等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高庆昌更热心并支持家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以高氏家族企业家的光辉形象与责任感,为家族文化事业发展亲力亲为、殚精竭虑、鞠躬尽瘁。2008年以个人名义出资100万元,在临淄齐文化生态园与韩国友人合作建造了高13.9米的姜太公铜像一座;2009年捐资100万元在临淄齐文化生态园入口处铸造起一方高达7.08米、总重达10.69吨的青铜大鼎;2009年8月与世界高姓宗亲联谊会会长、新加坡三德集团董事局主席高新平先生共同出资40万元在临淄姜太公祠衣冠冢前敬立大型“中华高姓继祖绍宗碑”一块,在敬仲镇白兔丘中华高姓始祖傒公墓前敬立大型“中华高姓始祖高傒墓碑”一块;2010年作为中华高傒文化园主要发起人,带头出资30万元,倾注大量心血,统筹协调、现场指挥实施了“中华高傒文化园”二期建设工程,并与新加坡三德集团董事局主席高新平等人合作,在中华高姓始祖傒公墓前敬立高达8.28米的汉白玉高傒雕像一尊;2010年9月12日与地方以及白兔丘高氏合作,成功举办了中华高氏宗亲团拜祖活动等。(二期工程结束后好几万的不足款全由他自己垫付了;每年齐鲁文化节花三五万接待三五十人的中华高姓拜祖团)高庆昌先生曾获得全国乡镇企业家、中国石油化工协会优秀企业家、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淄博市劳动模范、淄博市明星企业家、淄博市见义勇为事业杰出爱心使者、淄博慈善最具爱心捐赠个人、淄博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高庆昌先生一生勤勉,为国家、为社会、为家族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晚年的高庆昌先生积劳成疾,2011年5月23日不幸离开他耕耘一生的企业和团队,享年69岁。
期间,我与同事齐明拍照留念的同时,近距离围绕在宝鼎周围,仔细端详宝鼎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图纹,无不为高超的铸造工艺心生赞叹,同时也为临淄地区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感到自豪。
在返回的路上我在想:太公宝鼎既然蕴含鼎盛之意,那么淄博临淄在太公宝鼎的庇护下,必将会繁荣昌盛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全力铺展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画卷。相信这个目标一定会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