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谦散文《话到嘴边留半句》

近日,我在看望岳母期间,再次聆听了她的教诲。特别是她说的“话到嘴边留半句,事从理上让三分。”让我深受触动和启发,并一度引发了我的思考。
“话到嘴边留半句”我想就是提醒人们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能随心随性地发表见解。所谓祸从口出福从口入便是如此。记得多年前我学过鲁迅先生的《立论》一文,其中一段这样写到:“我告诉你一件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这个事例再次说明,说话是一门艺术。哪些话当讲,哪些话不当讲,在什么场合讲,在什么时间讲是有学问的。
众所周知:现在是文明社会,法治社会,我们倡导言论自由。但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此话不无道理。不恰当的言语,往小处说会破坏亲友的和谐关系,破坏家庭和睦气氛,往大处说会破坏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给自己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甚至是灾祸。熟人之间留口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尴尬、维护了情分;陌生人之间留口德,则会避免无所谓的争辩,从而消除了更多的误解。
“话到嘴边留半句”也在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首先要懂得倾听。因为倾听,是一种无声的表达,更是将心比心,代表着接纳和理解。它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滔滔不绝更有力量,它是尊重,是涵养,更是一个人永不过时的魅力。而那些随意打断别人话的人,只会令人心生反感,与其渐行渐远。二是不议人非。不要只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去追问别人不愿说的事情。因为凡事刨根问底,只会是对别人的冒犯和负担。学会说话点到即止,不问人私,不言人难,不揭人短,不议人非,才是明智之举。因为谈论他人是非,恶意揣测他人想法,不但损人也不利己。三是沟通之时,注重换位思考。因为沟通最高级的智慧,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顾及他人的感受,更能赢得对方的好感。如果遇事多照顾对方的尊严,说话多在意别人的感受,就是做人最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