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谦《儿时打水漂的游戏》

标签:
图片 |
梦里萦绕总想起儿时打水漂的经历,它是那样亲切那样自然,犹如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时由于受落后生产力的影响,物质生活非常贫瘠,但是我们的精神生活却是非常充实。每天的学习不像现在的孩子这样紧张,所以放学后犹如放飞的小鸟,聚在一块蹦蹦跳跳唱着欢快的歌儿,仿佛有做不完的游戏。特别是我们经过池塘、水库、小河边的时候,小朋友们就会凑在一起就地取材,玩起打水漂的游戏。时常是一边娱乐,一边开始唱起那首叫《打水漂》的儿歌:“打水漂,打水漂,走过了小桥,快把书包放好,小伙伴捡一块薄薄的石片,我们一起打水漂。打水漂,打水漂,来到了小河边,快把袖子卷高,小伙伴挥动着有力的臂膀,我们一起打水漂。打水漂,打水漂,小河里飞起跳动的音符,堤岸上飘荡着天真的欢笑。打水漂,打水漂,小河里漂走了一天的疲劳,小河边飞起了快乐的小鸟……”不过,当时这项看似简单的游戏我却并不入门,还是在大海的指导下学会的。作为同班同学,大海比我大两岁,他时时处处以大哥自居。那次他来到了西湾边,找来一块薄瓦片,弯着腰好像瞄了一下,但见胳膊向右使劲一甩,“嗖”地一声扔了出去。瓦片在水面上犹如“蜻蜓点水”又似“水蛇游动”,一下漂得很远,让我在惊叹之余。开始观察他的动作,并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瓦片,弯着腰,弓着背,也学着大海的样子比划了一下。“嗖——”的一下扔了出去。可是瓦片沾了一下水,还没来得及跳跃就“石沉大海”了。看来,还得虚心向对方请教。大海语重心长地说:“打水漂,瓦片要尽量薄,扔的时候角度要平,动作要快,不能使猛劲,得用巧劲。”这是大海的秘诀。大海告诉我,若要水漂打得好,它得讲究力度,更要讲究出手的速度......于是,我找了一块很薄的瓦片,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我选好角度,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扔了出去。哈,这次瓦片没有辜负我的希望,贴着水面跳了起来,动作是那么轻盈,以至于水面只漾起一点波纹,而且只一瞬间。一下、两下,居然跳了三下......经过不断地练习,我的水漂最多的时候一下能连续击出十多次呢!以后我通过学习物理课程,我懂得了打水漂时,由于瓦片依靠的是自身的旋转和惯性,以及水面反作用产生的弹性,所以它的重量和大小非常重要。太大了容易沉水,打不出几个水漂来;太小了打出去没有劲道,没漂几下很快会沉下去;所以,每次打水漂前,我都先来到沙滩上,仔细挑选那些巴掌大小的,用拇指和中指能够捏得住,而食指又恰巧可以卡在其后的瓦片,放进口袋里。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再次站到池塘边,开始了打水漂的比赛,看谁的水漂打得最远,打得最漂亮。但见参加比赛的大鹏、晋城、刚子光着脊梁穿着裤头排成一排,手里拿着瓦片,抡起胳膊向后扬,大家歪着身子,两腿绷直,沿着几乎与水面平行的角度奋力旋转着掷出了瓦片。但见大鹏掷出的瓦片掠过整口池塘,竟然从这一边漂到了另一边,激荡起数不清的涟漪,顿时让寂静的池塘波纹阵阵,于是大家齐声叫好......小伙伴们玩得那是一个激情,玩得那是一个畅快,玩的那是一个乐趣呀。不过打水漂的游戏,最忌讳风大,那样会影响瓦片投掷的角度。因此只有在无风或者微风的情况下,这项游戏玩起来才更有意义罢了。
现在,我已经步入中年,不过打水漂的游戏始终在梦中萦绕,特别是每次经过池塘的时候,也还想试一下,看那瓦片到底跳几下,跳多远。因为童年打水漂的游戏,让我拥有了一份无法忘记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