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淄博高谦随笔《华严寺散记》

(2023-09-14 14:40:53)
标签:

图片

文化

淄博高谦随笔《华严寺散记》

华严寺我去过多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华严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高楼村,始建于隋代,面积约六千平方米,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名称的由来是因华严宗而得名,华严宗,中国佛教著名宗派之一,依《华严经》而立宗,故而得名。武则天曾赐号创始人法藏为“贤首大师”,故又称“贤首宗”。《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又称《杂华经》,为华严宗主要典籍。据《新城县志》记载:桓台县历代建有佛寺十二座,以高楼村华严寺最著名。当时规模宏大,金佛高耸,殿宇辉煌,香烟缭绕,钟声佛号庄严殊胜,是黄河下游一带盛极一时的佛教圣地。

淄博高谦随笔《华严寺散记》

淄博高谦随笔《华严寺散记》

走近华严寺,我们发现它分东西两院,相距百米,均为坐北朝南。宏伟的殿堂,庄严的佛像,清净的环境,无不给众生以心灵的宁静。在这里倾听梵音阵阵的经声佛号,体验晨钟暮鼓的清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自然而生。仔细观察,重修后的华严寺,其建筑风格为清式“皇家”气派。山门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整座寺院意境高远,错落有致,巍巍壮观。山门前有11步青石台阶,山门檐下悬着蓝底金字匾额,上书“华严寺”三个颜体大字,溢彩流光。山门暨天王殿为牌楼式,三门并列,中间一道为正门。山门的大梁以上为木制结构,彩绘为清式旋子小点金,门窗为古式木制,正脊两端正吻高耸,垂脊挑角仙人、走兽排列有序,金黄色琉璃瓦覆盖。山门设计与建筑精巧,富丽雍雅。过山门进入前院,正面为雄峙台基上的大雄宝殿,殿前两侧配殿对峙,庄严肃穆。大殿为全木制结构。大殿内置8根巨型木柱和四面16根巨型檐柱,把整个大殿的上部承托。大殿的彩绘为金龙合玺,整个大殿的彩绘,构图严谨,色彩鲜艳,笔法细腻流畅,有着极强的艺术魅力,堪称精美绝伦。东西配殿建于大雄宝殿前两侧,建筑形式为悬山过陇脊,博风板、门窗为古式木制,其他为泥混构成。彩绘为清式旋子小点金,金黄色琉璃瓦覆盖。东、西配殿同雄峙于台基上的大雄宝殿浑然一体,更加增添了整座古刹的恢宏气势。大雄宝殿后是第二进院落,正面是观音殿。观音殿基础及立柱为泥混,大梁额枋以上均为木制结构。正脊为二龙戏珠,两端正吻高耸,挑角仙人、走兽排列有序,垂兽昂首,彩绘为清式旋子大点金,金黄色琉璃瓦覆盖,古式木制铁红花棂门窗,显得巍峨庄严而又玲珑秀丽。

淄博高谦随笔《华严寺散记》

据随行的刘老师介绍,华严寺整体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得体,参差有致,历经千年,于明成化、万历,清康熙、乾隆、嘉庆时有过修缮和复修,后变得残破不堪。作为桓台历史上12座佛寺的惟一幸存者,清末有诗云:“锦秋水畔华严寺,连亘荒村一带斜。云锁空廊闻吠犬,树封古殿宿昏鸦。苍松骨瘦寒龙月,石碣苔皴碎结花。危塔曾闻高百尺,千秋遗迹没烟霞。”此诗是华严寺在清末已是一派荒芜景象的写照。建国后,古刹又经历了诸多的政治风云,饱经风雨的洗礼,而主体建筑大雄宝殿、观音殿、殿前东西配殿尚存,虽然面貌残破,但苍老中仍不脱璀璨的气象,其文物价值极高,1984年华严寺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6月16日,中共桓台县委、桓台县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快文化大县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抓好华严寺重修。”市、县文物管理部门及时行文批准对华严寺进行修复,并派员到现场对修复进行测绘、规划。市、县宗教管理部门很快为华严寺颁发了“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并礼请高僧常净法师出任古刹主持。2004年9月19日,华严寺重修工程破土动工,2006年11月,千年古刹再现巍峨秀丽的面貌。

在华严寺出行期间,我不仅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厚重,同时还听说这座寺院是鲁班神工一夜建成的传奇故事。据说有一年的腊月二十,鲁班听说高楼这个地方要建一座寺院,便行色匆匆来到这里。经过一番商议,确定了从正月初一开始拉运砖瓦木料,三月三日正式动工兴建。按着鲁班的安排,三个月备料完工后,开工时他就来。就这样,掌管这项事务的人集中了很多人力、车马,从正月初一就开始搬运砖瓦木料了。整整花了三个月的功夫,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材料才运完。到了三月初三这天,大家都盼望着鲁班的到来。从大早等到下午仍不见鲁班的踪影,人们心中非常着急。到了傍晚时分鲁班才匆匆走来,他先询问了三个月来运料的情况,然后围着料堆转了几圈,突然面带怒色的问:“你们在运料中可有人偷懒吗?”这突然的问话使管这件事的人目瞪口呆,只好吞吞吐吐地回答:“人车嘈杂,没曾见偷懒的。”鲁班更为生气了,就令人从大堆木头中抽出了一根木头,说:“这根木头是顶大梁柱子用的,却短了三尺,不信你们丈量一下。”掌管这事的人急忙找人丈量,果然不错,整整短了三尺,众人暗自惊奇。寺内大殿事已至此,时间不能再迟延了,鲁班命人掌灯点烛,星夜动工。在刮着清风的夜晚,整个工地灯火通明。鲁班为三尺短缺的柱子之事紧锁着眉头在院中徘徊,忽见在院子的东南方有一颗灰菜摇摇晃晃,似在点头,便连忙跪倒在地叩头祈祷,诉说着缺一根柱子的困难。由于他终日奔波身体很累,在第九次叩头时不觉头触黄土昏睡了过去。一阵凉风吹过,他打了一个寒颤,清醒过来。抬头看见眼前的灰菜已长成几丈高,和缺少的那根柱子一般粗,鲁班心想真是天助我也。鲁班又忙叩头拜感神灵的保佑,叩拜完毕,他马上叫人锯倒,截断三尺。天刚蒙蒙亮,大殿就落成了。三十二颗大柱腾驾着悬梁斗拱,石雕木刻,样样逼真。高超的工艺,没有一处短缺、残漏之处。后来人们才知道大殿最东南角的那颗大柱是由三尺灰菜与木头结合而立的。或许这个动人的传说,更增添了华严寺的神秘色彩,由此也吸引了更多的善男信女前来烧香祭拜,祈祷保佑家人平安如意万事顺遂。

是啊,当我带着虔诚之心,漫步在华严寺,聆听随风飘逸的诵经低吟,举目望着在阳光下泛着莹莹光辉的金瓦玉瓯,置身于华严寺佛教传经布道的圣地氛围中,更加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使自己的心灵和魂魄受到荡涤和感悟,自是收获多多感悟多多,从这一点讲走近华严寺可谓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