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汝泉:老百姓身边的书画艺人



纵观魏汝泉的书法作品,他的隶书出自传统,但又不完全继承传统,风格独特极具庄重典雅之美,用笔千钧,力透纸背,呈现笔划疏朗,安排错落,上下呼应,遒劲刚健,豪霸雄迈的艺术风格 。 他的行书作品犹如行云流水,满纸云烟,跳荡多变,锋起锋落,干净利落,笔笔惊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他的篆书既有取法高古的风范,又有法而不拘的洒脱,师古而不拘泥,拥有笔墨当随时代的进取动能,可谓心与笔相合,情与墨相融,形神兼备,再现笔墨魅力!他的楷书,用笔上很有心得体会,起笔藏露结合,行笔稳健,收笔迅疾,法度严谨,富有厚重之感,特别在点画安排和关系处理上,揖让有致,顾盼生姿,彼此联系,相互照应,可谓是端庄方正,神采奕奕,精气神十足,充分展现出姿态造型之美。魏汝泉的绘画深受《芥子园画谱》的影响,从模仿临摹到后来的单独创作,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学习钻研之路。记得在校期间,他根据语文课本内容的不同,能画出许多生动的配图。这个才艺给授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自此包揽了出黑板报的任务。初中毕业以后,他曾经被村委安排去画宣传画。一段时期他的作品出现在大街小巷,由此也走上了以书画为生的人生之路。
采访中魏汝泉告诉记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为了家庭生计,他曾经到陕西宝鸡、西安等地生活了近20年的时间,在那里他以写字、卖画、裱画为生。但是梦里萦绕还是自己的故乡,并无数次用画笔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深情,特别是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已经成为他魂牵梦萦的生命象征。一段时期,为了艺术创作,他也曾把身心融入自然,阅读万物,聆听天籁,与山水对话,和花鸟相恋,以此感悟生活的意义。他崇尚用写实的手法表达自然与人生的真谛,用写意的手法传递众皆心性,把真善美的意蕴传播出来,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因此他的作品融入中国传统写意的笔墨手法,再加以文人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诗融于画,画成于诗,个性鲜明、画风俊秀怡人、诗意内蕴其中,曲径通幽,而为当下众多书画爱好者所追捧。比较典型的是他的写意牡丹作品,以墨的浓淡变化来凸显画面的立体感和明暗变化,将牡丹的鲜嫩欲滴的质感表现出来,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和愉悦感。实乃家居装饰、字画收藏之佳作。
在采访中,让魏汝泉值得回味并引以为自豪的还是他的玻璃画艺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农民盛行玻璃画,在鲁中地区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挂六扇屏、八扇屏的习俗,魏汝泉结合自己爱好木工、美术的特长,细心钻研,融合了中国画法,取得了成功。采访中魏汝泉告诉记者,玻璃画的内容大都蕴含了浓郁的民俗风情,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但是玻璃画是用油彩把图案反画在玻璃背面,画好以后玻璃正面就是一副完整的精美的图画。那么一幅幅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的玻璃画,其绘制过程又是怎样的呢?魏汝泉介绍说:玻璃画的制作大体归纳为四道工序,即画边、构图、上色和裱背。第一步画边并不复杂,只要根据玻璃和图案的大小,画一个合适的比例就可以了。第二步构图就比较难,因为画玻璃画所用的颜料是用油漆和油画颜料调和出来的,一旦画在玻璃上,就很难清洗掉,所以构图一定要准确,尽量一次成功。第三步即上色,这是玻璃画最难的一步。要想很好掌握玻璃画的技巧,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在纸上画最大的不同是,在玻璃上无论画什么图案,都得反着来,就是“反画正看”,尤其是有字的,书写就更难了。但魏汝泉画起玻璃画来,显得一点都不费劲,而且在关键的时候,他还用手掌、手指代替画笔,把颜料涂抹在玻璃上。由于玻璃画是从着色的另一面来欣赏,所以画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一点,要先近后远,先浓后淡,先实后虚,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图案的不同艺术效果。第四步裱背,这比较简单,就是把画好的玻璃画垫上衬纸镶在相框内,或镶在衣柜上,挂在中堂上。由于玻璃画是人们装饰美化生活的理想艺术品。所以一幅好的玻璃画,会使厅堂高雅华贵,给人身临其境,无尽遐思的美感,因此有着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多年来魏汝泉凭借着孜孜以求不怕吃苦拼搏奉献的精神,从事玻璃画创作有200多幅,作品先后销往邹平、高青、桓台等地。现在随着时代发展玻璃画已经被中国画所代替了,但是那份情结却依然留存在魏汝泉的心中,终生难忘回味悠长。
是啊,辛勤的付出换来的必将是甘美的收获。经过自身不断努力,魏汝泉已经在2007年便已经加入了中国书画家协会,2012年加入了淄博市老年书画学会,2015年加入了桓台县老干部书画协会。并于2021年7月1日在新城镇城东村自己的农家小院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面对取得的成绩,已是77岁高龄的魏汝泉老人不为所惑,他喜欢用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激励自己。愿他以此为契机,翰墨临池,笔耕不辍,寄情丹青,勇于进取,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社会、无愧于自己的精品力作,为建设淄博文化大市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们相信他会一如既往做得更好!(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