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谦散文《儿时养兔的经历》

标签:
图片文化历史 |
兔年期间,与兔相关的卡通图案充斥着大街小巷,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触景生情总让我思绪翻滚感慨万千,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在农村老家养兔的那段难忘经历......
或许是天性使然,儿时的我对兔子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有着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它乖巧、可爱、温顺的模样,总让我心生喜欢爱不释手,正因为如此,那首《小白兔》的儿歌至今仍在我的耳边回响:“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正是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受落后生产力的影响,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作为出身农村的家庭的我们来讲,除了地里出地里进以外,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只能通过养兔、喂鸡搞点副业用以补贴家用和生活开支。大概是八岁那年,母亲从集市上买回了六只小兔,在院子西墙处整理出了一片空地,垒起了兔窝,开始了我家的养兔生涯,自此喂养兔子成了我与姐姐每天的必做功课。
记得当时家中粮食紧缺,兔子的主要食物只得依靠兔草(野菜、树叶等)解决,于是每天放学后,我把书包往家中一放,带上提篮与镰刀,犹如一只快乐的小鸟,高高兴兴唱着不知名的歌儿,与姐姐一道蹦着跳着来到了南坡,开始给兔子拔野菜了。根据姐姐提示,我专门选择它们爱吃的剪刀草、蒲公英、车前子、葎草等野菜和杂草,(有时候也会从家中的树上够些刺槐叶、杨树叶搭配使用)不一会儿工夫,便装满了一提篮之多,在夕阳的余晖中,我们说着笑着打着闹着回到家中,将野菜一股脑地倒入兔圈里面。兔子们看到以后,或许是饥饿的缘故,瞪着发亮的眼睛一哄而上,二话不说便痛痛快快吃了起来。看着它们争先恐后贪婪的样子,我心中的那份喜悦与满足,犹如一个将军指挥了一场成功的战役!有时候做完作业以后闲得无聊,我也会趴到兔圈一侧,瞪着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聚精会神地观察兔子们的一举一动。我惊奇地发现:灰兔子的眼睛是黑色的,而白兔子的眼睛却是红的,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警惕性很强,大耳朵总是一动一动的,圆圆的眼睛也会左顾右盼,三瓣嘴快速地咀嚼着,时常发出喀嚓喀嚓的声响。有时候兔子们吃饱了,它们喜欢伸开四肢,懒洋洋的趴在地上休息或睡觉,那份悠闲自得的模样真是让人羡慕与嫉妒......进入盛夏时节,烈日炎炎酷暑高温,我发现兔子有时候浑身发抖,总认为它们是不是病了?姐姐告诉我说,这是兔子在调节自己的体温,由于它们生性胆小、生命脆弱、喜欢安静,所以这个时候要把兔子转移到通风好、易安静、光线柔和的地方,更有利于它们的生长。
经过我与姐姐勤勤恳恳辛辛苦苦持续不断的喂养,历时四个多月的时间,兔子终于到了繁殖时节,听姐姐讲:正常情况下一只母兔一年要产三至五窝小兔仔,每窝大概五到八只,有的多达十二只之多。成年母兔怀孕之后,它会在兔窝一侧向里挖上一个小洞,精心地铺上一些洁净的干草之类的东西,这样一个月后就生下小兔宝的。不过刚出生的小兔宝就在小洞里面,我们是看不到的。此时就要增加母兔的营养,不光要喂她青草,还用喂它水拌玉米面等等。有一次受到好奇心驱使,等到母兔出去寻找食物的时候,我快速进入兔圈,蹑手蹑脚扒开了兔子的洞口,终于看到刚出生的小兔宝了,它们闭着眼睛,胖嘟嘟红彤彤的像个小老鼠,真是憨态十足可爱极了......过了一段时间,在我们的期盼中,母兔终于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从洞穴里面钻出来开始散步了,看着它们犹如学龄前儿童一样懵懂呆萌,真是让人高兴更让人心生爱怜。不过这些小兔仔长到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断奶独立生活,到那时候母兔就可以交配再次生育了。
到了深秋时节,母亲把家中那些养大的兔子带到集市上卖掉了。那一次大概卖了20元人民币,在我的眼中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最起码母亲可以为我买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了......
也许家庭养兔的生涯就此结束了,但是这段经历却深入到我的脑海当中挥之不去,它培养了我从小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动物,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良好习惯,让我终生受益,一直到今天依然记忆犹新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