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淄博高谦:《李可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22-12-02 15:33:33)
标签:

图片

文化

淄博高谦:《李可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走近淄博画家李可禄

 

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有一位耄耋老人,他不忘初心,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义务授课20多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们的敬重。他就是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齐鲁书画院国画家,泰山画院名誉院长,淄博市老年书画学会理事,桓台县老年书画学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李可禄老人。

初见李老,但见他中等身材,身体清瘦,满头银发,慈眉善目,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给人一种平和厚重之感,随着交流深入,便感受到他渊博的学识,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谈话中了解到:李可禄老师出生于1938年,是淄博市桓台县实验中学退休教师,从事音美教育工作40个春秋,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退休后的李可禄老师为了充分发挥艺术专长,加入到淄博市桓台县老干部书画学会这个大家庭中,连续担任学会副会长十余年。期间,他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任劳任怨,为推动老干部书画艺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淄博高谦:《李可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继承传统    融合创新

李可禄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一直坚持不忘初心,认真学习和继承传统,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创作出了一批以花鸟为主题反映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和美术界人士的喜爱,书画作品也多次被国内外人士收藏。

淄博高谦:《李可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淄博高谦:《李可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淄博高谦:《李可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淄博高谦:《李可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淄博高谦:《李可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在花鸟画题材中,李老最钟爱的作品首先是梅花,并把自己的创作画室取名“寒香轩”。他认为梅花不仅是傲骨凌霜铮铮铁骨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勇当先昂扬向上的象征。为了画出梅花的风骨,他细心观察,四处写生,在借鉴古人画梅技法的同时,从关山月、吴昌硕,于希宁,孙其峰等近代画梅名家中吸取营养,从而广猎博纳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创作的六尺、八尺、丈二的梅花大幅作品,构图险峻,气势磅礴,枝干如铁,苍劲有力,繁花似火,雄浑厚重,清丽秀逸,给人以信心与向上的力量。他创作的葡萄作品,画面清新淡雅,用笔任意挥洒,意趣横生,疏放有致。但见藤条纷披错落,葡萄挂满枝头晶莹剔透,秀色可餐,独具匠心,整个画面犹如清风吹拂枝叶摇曳果实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喜悦之情。他创作的丝瓜作品,其形状饱满鲜嫩,黄花娇艳欲滴,满架丝瓜一片生机盎然,隔着画面仿佛丝瓜独有香气扑面而来。而且彼此之间相映成趣,和谐相依,无不透出点滴成趣的乡村田园生活。特别是画面中还配以数只小鸡或者小鸭,憨态可掬,动静有致,又颇得志趣。这些朴实而美好的生命,让整个画面极富内涵和生活情趣,看后让人过目不忘连连叫好

淄博高谦:《李可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淄博高谦:《李可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淄博高谦:《李可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淄博高谦:《李可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仔细品鉴李可禄的花鸟画作品,色彩丰富艳丽,造型生动传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性地将传统花鸟画与水墨画融为一体,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而且在传统花鸟画作品中加入现代气息的元素和表现手法。用现代笔墨语言表达人们对大自然和花鸟虫鱼的热爱之情,使之更具有当代审美特征和艺术效果。从这一点讲,李可禄不仅重视笔法、笔墨、设色的运笔习惯,还善于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抒情,把自己对大自然、对人生的态度和生活的追求用不同的笔墨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展现出一帧帧、一幅幅具有深刻文化内涵、艺术品位和艺术追求的绘画作品,奉献给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们。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来李可禄老师创作的书画作品已经有上万幅被博物馆、书画院和大众广泛收藏,李老的事迹材料和创新精神被《桓台工作》《淄博工会》《淄博晚报》《桓台周刊》《老年书画艺术》《人间晚晴》《夕阳红》《中国书画报》等媒体刊发介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不忘初心,授业解惑

在县老干部书画学会每年举办的培训班上,李可禄作为绘画课的主讲老师,为了让老同志们学好绘画,他经常认真备课到深夜,精心讲好每一节课,手把手的辅导大家学习创作。平时到他家求学问教的老干部络绎不绝,李可禄和老伴都会热情接待,对求学的问题详细讲解,并毫无保留的在画案上示范传授,其诲人不倦的真情感人至深。跟他学过的老同志们常说,我们不仅跟李老师学到绘画艺术,更学到了他的人品。为了提高学会老同志们的书画技艺水平,李可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经常邀请书画名师到学会为老同志们授课,对各级举办的书画展和老同志们参赛的绘画作品,他都坚持认真把关,力求每幅作品都成为精品。

期间,最让人感动的是:2016年上半年,李可禄萌发了一个想法——义务为书画爱好者授课。他说,为人民服务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作为一名书画创作者和老师,应该做点实际工作。考虑到城乡群众中有很多书画爱好者,想学而无条件,他执意到农村和城市社区,把老年大学、书画学习班搬到基层。在县委老干部局及新城镇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这一年的5月13日李可禄老师国画学习班开班仪式在新城镇举行。第一站选在新城,因为这里是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学习工作了31年。除此之外,少海社区也是义务授课点。期间,80岁的李可禄老师坚持每周一次在县城至新城之间往返,义务为众多书画爱好者授课,不图名利,寒来暑往,风雨无阻。据统计,近一年半时间,李可禄为授课累计奔波2500公里。他说,举办这样的学习班,不收分文学费,也不是功利性的快餐培训,而是较长时期、系统性地精心教学。对此学员们由衷地说“李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画画,还教会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事,我们终生难忘。” 近一年半时间过去了,学习班取得了圆满成功,李可禄实现了自己用艺术奉献社会的愿望,学员们也真正学到了知识,艺术水平有了很大进步。 

 

热心公益,不计回报

李可禄常说,我爱好画画,就是想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情。多年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于县老干部书画学会组织的创建书画村、书画企业及书画“五进”活动,他总是以身作则,带头参与。特别令人难忘的是在汶川地震救灾书画募捐活动时,李可禄正在因病输液,他毅然拔掉针头,拖着虚弱的身体,赶到活动现场,挥毫作画,苍白的脸上虚汗直流,仍不停下画笔,此情此景,深深感染了现场群众。仅半天时间,县学会便募得捐款三万多元,《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艺术报》等报刊都作了大篇幅纪实报道。除此之外,李可禄还被聘为学校的艺术顾问,在任职期间,他经常带领县老干部书画学会创作研究组的老同志们到县实验中学无偿为学生讲课,进行现场指导,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作为这个学会元老级人物,他像担任班主任时那样,认真负责地为会员们服务,手把手地辅导会员们创作,对上门求教的会员更是茶水相待、热情讲解,还满腔热情地组织书画笔会、送春联下乡等有声有色的活动。看到他风风火火的样子,街坊们感叹,“老李退休后比在职时还忙。”让人感动的是,每当建党节和国庆节,他还组织书画学会的老同志们集体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歌曲。从事过音乐教学的他站在主席台上当指挥,台下二三百名双鬓斑白的老人起立肃敬,和着他的节拍纵情高歌,几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同志也不例外。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通过他和其他同志的努力,县老干部书画学会团结了一大批老同志,成为老人们的精神乐园和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舞台。

 

 

艺海扬帆,硕果累累

李可禄虽有着40多年音美教学积累的绘画基础,但他对此并不满足,2003年,时年65岁的他自费到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国画花鸟班进修。此前,考虑到他年龄已大且身体欠佳,每天要吃五六种药,加之一人在外几个月,家人很是担心,极力反对。决心已定的他只得向家人“摊牌”:在外受再大的苦我也乐意,你们要是真对我好,就让我去,否则我会很郁闷,很难过的。就这样,他成为中国美院历届进修班学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这样梦寐以求的学习机会,李可禄自然很珍惜,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上课,他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精勾细描;写生,他三四个小时蹲着不动,专心致志,还买来十几本画论专著,逐字逐句推敲领悟,大家都称他是“眼不离书、手不离笔”的最老大学生。2001年和2003年,李可禄又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班和书法班的学习。就这样,年的美术教学实践,加之名师名家的指点、灵山秀水的熏陶、书论画论的滋养,还有其非凡的毅力,李可禄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进步。为认真总结自己的艺术成果,并为其他老同志提供学习借鉴的资料,他于2005、20132022年将自己一生辛勤劳作的智慧结晶和理论成果,编辑出版了《李可禄画集》《奉献之歌—李可禄艺术活动纪实》一书,并分别在市、县举办了个人画展。他以热爱家乡、歌颂桓台为主线创作了大量精品画作,多次在全国、省、市展赛中获奖,相继被编入多部画集。其中仅《中国书画报》就四次刊登了他的作品,并被评为省美协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委创作委员、泰山画院名誉院长、市蒲松龄书画艺术研究院创作研究员,县美协顾问。由于表现突出,他于1999年、2004年两次被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表彰为“全国优秀会员”和“全国先进工作者”。

可以说,李可禄用执着完成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有人问过李可禄这样一个问题:你从画中得到了什么?他回答“快乐”,并补充说,“我学画、作画并非为了世俗眼里的成名成家,是爱好让我难以释怀。如果说有所奢望的话,那我的奢望是自己的这一喜好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如今李可禄老师虽然已是85岁高龄,但是依然侃侃而谈、声如洪钟,精神矍铄、充满了活力,依然每天忙忙碌碌、挥笔不辍。在采访即将结束之际,李可禄老人感慨地对记者说道:一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但艺术人生、为人民服务、对社会是无限的。因此我要在有限的生命里仍做无限的努力和奉献,努力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做一个心态阳光的人,做一个善良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用正能量激发自己和他人,重点是能够感染身边的亲朋好友,这是我希望和欣慰的事情

在此,让我们衷心祝愿他的艺术生命之树常青!为世间留下更多更好的书画艺术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