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11月总第383期:湖南长沙冷链物流建设与农村经济协同效应探究聂倩雯

(2025-02-05 10:40:51)
分类: 创新驱动
湖南长沙冷链物流建设与农村经济协同效应探究

聂倩雯
摘要:大力推动冷链物流发展,是农产品上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湖南省长沙市正加强冷链物流建设,并成功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背景,思考如何借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了明晰全市冷链物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以2018—2023年相关数据为计算对象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长沙冷链物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高关联相互促进关系以及高水平耦合关系,且冷链运输车自有量这一最强关联度因素可以为长沙能源汽车使用和销售开拓新局面,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冷链物流;农村经济;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61/j.cnki.zggqgl.2024.11.010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农产品冷链物流成为实现农产品从乡村到城市高效转移的关键环节。新鲜农产品不易保存、错季销售困难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布局与发展为这些现实难题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案。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够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流通成本,为消费者扩大高品质市场供给,还能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支撑。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提供了直接的经济基础和支撑。2023年,《长沙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将推动冷链建设作为重要任务,致力于降低农产品损耗和物流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为了深入探究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程度,本文通过对长沙2018—202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为两者的发展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建议。

一、长沙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迅速

(一)政策发力,助推冷链物流持续发展
长沙紧紧围绕“加快推动发展农产品原产地的仓储保鲜以及冷链物流设施、优化冷链物流空间布局、实施加强县级区域的商业发展措施,构建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系统”四项内容,推进建设用于农产品仓储和保鲜的冷链物流设施,制定专项推进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工作机制。
1.制定专项推进方案。长沙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进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即到2025年,构建起以雨花区为核心区块,以长沙县、宁乡市、浏阳市、望城区为区域中心,以开福区为多式联运示范点,以多个特色基地为重要节点,建设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依托雨花区、长沙县等农产品重要集散地和主销区,以及宁乡市、浏阳市、望城区、长沙县农产品优势产区,建成1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2个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7个区域性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2个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补强两端设施,布局400个产地冷藏和3000个终端设施,实现乡镇商贸中心全覆盖和建制村物流全通达。为确保实施,长沙市制定年度任务清单,明确2023—2025年任务及责任单位。
2.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参与的冷链物流发展协调机制,统筹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完善行业支撑政策,推进解决发展难题,保障方案有序实施。各成员单位,如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物流口岸办公室、市发改委、市邮政管理局等都明确专人负责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作,建立组内成员单位联络机制。为制定《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进方案》,各成员单位之间持续加强政策对接、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建立专门工作台账,用于收集各成员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定期督导任务落实。定期督促、指导推动农产品的仓储、保鲜以及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工作。2023年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各项内容进展较快,已经完成项目入库和铺排,确保新建冷链设施70个以上,新增冷藏保鲜能力3.5万吨以上。推进冷链物流空间布局建设,制定《长沙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和《长沙市物流仓储用地布局国土规划(2023—2035)》。在县域商业建设方面,当前全市县域农产品商品化处理率已接近30%,县域农贸市场(含生鲜市场和菜市场)数量已达到147个,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数量已达到29个。建设县、乡、村三级的物流配送系统,涉及4个县级寄递共配中心的建设进展顺利,可达到行政村寄递网点覆盖率70%以上。
(二)成果显现,冷链物流建设不断完善
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相关政策。例如,对验收合格的项目按照30%的比例给予建设资金补助。受益于该政策,近年来,长沙市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实施,建设成效显著。
1.冷藏保鲜能力显著提高。近三年,长沙市共实施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设施项目179个,实施主体127个,新增农产品冷链库容量7.3万立方米,财政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2022—2025年,长沙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项目将多达22个,其中实施年限在2023年到2024年的重点项目就有4个,分别是望城区湖南红星北盛肉类加工配送中心项目、长沙县湖南凯思力贸易有限公司仓储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雨花区红星冷链直供中心项目和丰彩好润佳智慧物流园项目,项目类型涵盖了仓储、配送、加工等。
2.设施建设需求显著增加。按照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摸底暨有关工作的通知》,长沙市开展2023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工作,全市共有244家主体开展申报,区县(市)农业农村局根据项目建设实际从中选择86家作为2023年储备项目,申报所需总投资达到4.1亿元,2022年下达项目资金2353.21万元。2023年长沙县、浏阳市均积极申请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
3.设施建设重视程度显著增强。2022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首次被纳入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据《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2022年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结果的通报》,长沙市在全省2022年食品安全评议考核中名列一类地区A类第一名,并多方面给与了肯定。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实施年度任务也作为考核内容纳入食品安全考核。2023年12月份,发布《长沙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强调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原则,进行冷链物流设施布局优化,要促进冷链物流降本增效,推动冷链物流全流程创新,从而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效率,培育冷链物流核心品牌,强化全方位支撑,健全多维监管机制,加快建立优质高效、畅通便捷、绿色智能、保障到位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4.设施建设效益良好。支持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争创建设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引导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已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建设具备保鲜、预冷等功能的小型、移动冷链仓储设施,提升设施综合利用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如长沙县江背镇福田村与邻村抱团一起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共赢,有5个村集体及3个家庭农场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并经江背镇政府三资管理委员会的批准签订了合作协议。冷库建成后每年可创收30.2万元,每五年递增5%,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60余人,可持续性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够使财政补助的资金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长沙冷链物流与农村经济协同效应分析

(一)冷链物流与农村经济关联度
综合长沙冷链物流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并以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稳定性等原则为出发点[1],对长沙农产品冷链物流与农村经济耦合指标体系进行设计(见表1)。在此基础上,计算长沙农产品冷链物流与农村经济两个子系统相关指标的关联度和耦合度[2]。通过计算2018—2023年长沙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度,分析、评估它们之间关联的紧密程度。在两个因素之间存在共同的联系并能够共同发展的情况下,它们的匹配程度通常会较高,反之则不然[3](见表2)。

(二)结果分析
1.农产品冷链物流子系统大多数指标与农村经济子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较强。长沙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及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重大。具体来讲,湖南冷库车辆自有量(0.945064)与农村经济子系统属于高关联度,冷库车辆自有量很大程度会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随着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农产品冷链物流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可见,冷链物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冷库运输车自有量持续增长,为湖南全省农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运输系统,从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湖南省冷链物流企业数量与农村经济子系统的关联程度相对较低,处于中等水平。主要是因为目前冷链物流企业数量较少,且尚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尚未发挥出显著作用。 
在农村经济子系统中,长沙第一产业从业人员(0.993110)与农产品冷链物流子系统综合关联度最高,与地区整体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可见,在广大农村地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占据了较大比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有利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就业。
总体看来,长沙农产品冷链物流与农村经济具有较强的耦合关联关系,两个系统在5年间呈现增长状态且形成互助发展趋势。 
2.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耦合分析。2018—2023年的耦合度值整体起伏不大,2020年的耦合度值明显下降。进一步分析可知,综合关联度最高的湖南冷库车辆自有量,长沙地区增量却不明显,且多数集中服务城市,导致城乡差距拉大,从而使得耦合度下降。长沙作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之一,得益于其出色的辐射能力,在具备适宜的条件以及较大规模的冷链物流情况下,仓储、加工和配送的综合服务质量将得到显著提高,能有效保障农村的冷链物流服务和生活物资需求。但是,由于目前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普遍不充分,存在地区分布和结构配比的不均衡现象。且2022年长沙被列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至今,作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影响效应尚未充分发挥。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财政政策支持
一方面,市、县两级设立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为有项目建设任务区县(市)安排配套的工作经费,支持各区县(市)统筹利用、衔接相关资金(如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进行建设用于储存农产品并保持其新鲜度的冷链物流设施。另一方面,强化土地政策支持。实施农业设施用地政策,把与生产直接相关的分拣包装、保鲜存储等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体系,确保满足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的用地需求。针对田头市场中亟需发展仓储保鲜冷链设施的地区,将其作为年度新增土地建设计划的优先选择对象,以确保满足其土地使用的需求。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入股或租赁等方式,支持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
(二)推进冷链物流建设融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且发挥好长沙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作用。首先,应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特别是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和农村基础设施,同时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在冷链领域发展,鼓励各级政府在政策、资金、土地和人才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大力促进行业企业在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领域的创新运用,融入智慧城市和乡村振兴战略。其次,重点加快关键冷链设施建设,提供专项补助,特别是农村冷链,以解决物流末端问题,降低损耗,保障产品新鲜度。最后,优先发展加工配送中心,强化供应链上下游联系,稳定商品供应,防止供应链断裂,提升整体物流效率。
(三)合理借助新能源优势促进冷链物流绿色发展
一是推广新能源冷链物流车辆。长沙拥有比亚迪等六大整车生产企业,通过替换传统燃油车,新能源物流车不仅能减少污染,实现低碳运输,还能降低运营成本,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创造新机遇,同时造福物流行业和社会。二是利用完备的测试设施优化冷链物流车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的先进设施,为新能源冷链物流车辆提供了全面的测试环境,确保车辆在各种路况下的性能和安全,提升冷链物流的服务质量。三是完善产业链配套,支持冷链物流装备升级。长沙的“1+N”汽车零部件产业布局,特别是索恩格等企业的电机等产品,为冷链物流装备提供了本地化支持。湘江新区、浏阳经开区、望城经开区、雨花经开区和宁乡高新区等多区联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为冷链物流提供了坚实的产业链基础,有效预防供应链中断风险。
(四)加强城市与农村冷链物流资源共享与互补
首先,推动城乡冷链物流一体化,同步加强城乡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在农产品产销地完善设施。引导农业主体在村镇建设小型、移动冷链仓储,提升冷库容量和车辆数量,满足田头保鲜需求。其次,下沉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至农村,关注农产品“最初一公里”,鼓励企业共建共用冷链设施,开辟生鲜消费品下乡新通道。同时,加快信息化发展,支持企业开发运营管理软件,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开放共享,实现数据互联互享,提升冷链物流协同发展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军,宋纪薇. 物流业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1):90-101. 
[2]陈绮. 我国冷链物流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机制及其驱动因素[J]. 商业经济研究,2022(19):102-106. 
[3]梁育民,田思苗. 物流高质量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基于广东省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分析 [J]. 商业经济研究,2023(4):89-93.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
编辑:冯莉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